慢病要养,中医优势独特

2024-10-14 00:00:00周庆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8期
关键词:脏腑经络慢性病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急性病逐渐被攻克,慢性病反而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挑战。中医被称为“慢郎中”,这虽然不是对中医的褒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医独特的理论角度和治疗方法,在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人人都可能患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个内涵庞大的概念,凡是久治不愈、病程绵延、病情反复、无法根除的,无论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都可以统称为慢性病。慢性病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肝硬化等;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此外,还包括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

▎中医视角下的慢性病

《黄帝内经》记载:“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从中医视角看,慢性病由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引起。外因,是人体外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包括饮食、情志、起居等。正常人体保持着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当内外相感,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衡、脏腑不调,则疾病丛生。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是脏腑的气、血运行异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的独特优势

(1)中医治病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先调人再治病,注重保护人体的正气,顾护人体的生机,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

(2)中医很重视七情内伤,认为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慢性病患者通常因为疾病而焦虑、恐惧,是心身同病。中医治疗慢性病注重身心兼顾、形神同调。

(3)整体观是中医的两大特点之一,既祛邪治病,又培元固本;既看到人体,又兼顾环境;既治疗形体,又调理神气;既注重治已病,更强调治未病。

(4)中医所用药物为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且通过合理配伍减毒增效,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5)中医治疗手段多样,除了中药,还有针灸、拔罐、推拿等方法,都是绿色天然的疗法,简便、经济、安全有效,患者乐于接受。

▎中医调理的常用方法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经过四诊和辨证,中医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改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平衡人体阴阳,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病的目的。

(2)针刺疗法:针刺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基于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鼓动气血、调理脏腑、扶正祛邪。针刺有毫针、梅花针、火针、皮内针、腹针等多种针具和操作方法,对于很多慢性病的急性症状,针刺疗法可立竿见影、效如桴鼓。

(3)艾灸疗法:同样基于经络理论,利用艾叶的药性和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经络和腧穴,以扶正祛邪。艾灸疗法可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尤其善于治疗阳虚寒盛导致的慢性病。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在人体的关节、肌肉上施以各种手法,以松解筋骨、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尤其善于解除疲劳、缓解疼痛,对于慢性病导致的身体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效果显著。

(5)拔罐:拔罐是利用燃烧或抽气形成负压,使罐子吸附在皮肤上,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通过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以促进体内湿气、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代谢。

(6)刮痧:刮痧使用特定的工具在皮肤表面沿经络或骨骼肌肉走向刮拭,以刺激皮肤、舒筋活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可松解肌肉筋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功能等。

(7)药膳: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可通过食物的特性纠正人体阴阳的偏颇,从而治疗疾病。食物的偏性比较平和,适合长期食用,对于慢性病患者,可根据疾病证型和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材进行食疗。

以上是中医治疗慢性病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疾病需要辨证论治,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应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应用中医治疗慢性病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慢性病的养生方法

俗话讲“三分治七分养”,治疗手段通常用于缓解急性症状,而根除疾病仍需落实在日常。中医理论寓预防、治疗、养生于一体,究之有理、行之有效、验之有据,正确的养生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康复的关键。

(1)心态平和:《黄帝内经》云:“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认为情志不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激,可预防疾病。慢性病患者需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不要将注意力放在疾病上,使心有所寄、心有所用、心有所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慢性病的症状。

(2)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饮食偏嗜,要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饮食清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控制饮食,减少摄入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烟草和酒精对人体有害,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容易引发和加重各种慢性病,慢性病患者需戒烟限酒。

(3)运动导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坚持运动可振奋阳气、疏经活络、通畅气血。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又可锻炼身体、调养身心,缓解慢性病症状。

(4)作息规律:“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人体恢复,增强正气,抵抗疾病。

中医的作用已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将持续发展,在慢性病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

猜你喜欢
脏腑经络慢性病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癌症只是慢性病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经络考证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22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