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呼呼呼……仿佛突然被一双无形大手扼住了咽喉,无法自由呼吸,没有征兆、不知原因,旁边的人也被吓得不轻,这就是哮喘发作。哮喘总会突如其来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却又无法完全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一时。为了更加轻松和自由地呼吸,科学防治是缓解症状、减少发作必不可少的方式。
● 揭开哮喘的面纱
1.哮喘的症状: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2.哮喘的病因:哮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了哮喘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致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烟草等,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导因素;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等也会对哮喘发作产生影响。
● 消除误解,树立信心
对哮喘的误解很多,如“哮喘会自然消失”“哮喘是感染性疾病会传染”“哮喘患者不能运动”等。这些错误认识常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事实上,哮喘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哮喘发作并非感染导致,不具有传染性;哮喘症状控制良好时,患者可正常参与日常生活和一般性的体育活动,并将适当运动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手段。
● 缓解哮喘的策略与行动
1. 制订个性化管理计划
每个哮喘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哮喘管理计划需因人而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情监测:定期记录症状变化、用药情况和肺功能检查结果,以便复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合理用药:药物治疗是防治哮喘的基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控制哮喘药物,以及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咨询。
(3)避免诱发因素:识别并尽量避免诱导哮喘发作的因素,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滋生;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在花粉多的季节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进行户外活动;远离个人已知的过敏原,如宠物皮屑、霉菌等;积极戒烟,并避免在吸烟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家庭成员尽量减少吸烟,为患者创造一个无烟的生活环境。
(4)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营养充足。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诱导哮喘发作。
(5)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哮喘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患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或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运动性哮喘患者,建议在运动前使用快速缓解药物预防哮喘发作。
(6)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
2.紧急情况的应对
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应掌握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以便在哮喘发作时迅速缓解症状。家属要了解急救流程并熟悉附近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就医。
哮喘虽然会给生活带来苦恼,但不要过于担忧,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注重生活中的细节,自由地呼吸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