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抗生素破坏“免疫防线”

2024-10-14 00:00:00王晓玲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8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感染性耐药性

抗生素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能是我们出现感冒、咳嗽、腹泻等轻微症状,不愿去医院又需要缓解症状时首先想到的药物。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它不是万能药,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正确认识抗生素

要了解抗生素的危害,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抗生素发挥杀菌作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杀死细菌;另一种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为人体免疫系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力量消灭细菌。这两种不同的“对敌”策略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共同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许多人不知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误以为抗生素能治疗所有感染性疾病。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胃肠炎等,由于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并不能消灭病毒。因此,正确识别感染类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 抗生素滥用与耐药性问题

抗生素确实是临床常用且“好用”(效果好)的药物,但如果滥用,是药三分毒,同样会带来严重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被抗生素反复攻击后逐渐“进化”,能够“免疫”抗生素的杀灭作用。这种机制,可以视作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一场“军备竞赛”,当细菌变得更强大时,抗生素的效果就逐渐减弱,对疾病就没有治疗效果。

细菌耐药性并非“杞人忧天”,而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数十万人因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而死亡。例如,曾经很容易治愈的肺炎,现在可能需要复杂的治疗方案,甚至无药可用,这是因为导致肺炎的细菌已经对常用的抗生素不敏感了,只有新型抗生素或大剂量抗生素才能杀灭细菌。

▲ 抗生素滥用对健康的危害

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性,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1.破坏肠道菌群:人体消化道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尤其是在肠道中,部分细菌具有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是“有益菌”。然而,抗生素对细菌是“无差别攻击”,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减少有益细菌的数量,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增加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过敏反应:抗生素的种类繁多,每个人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应答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轻度过敏可出现皮疹和瘙痒,重度过敏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应了解患者的抗生素过敏史,必要时需要做皮肤试验。

3.免疫力低下:健康人群感染细菌由免疫系统负责杀灭,每一次感染其实也在“锻炼”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每次细菌感染都依赖抗生素杀灭细菌,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减弱,容易生病。

▲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1.盲目或习惯用药:许多患者根据以往的就诊经验,一旦出现某些相似症状,不经检查和医生指导,就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只要出现不适,首先想到吃抗生素。

2.过度预防:有些人担心继发严重感染,如感冒变成肺炎,在有咽喉不适、流鼻涕时就服用抗生素预防,或在轻微感染口服抗生素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求静脉滴注。

3.对抗生素的依赖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疾病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的有效性让患者尝到了“甜头”,对抗生素产生了依赖,认为抗生素是常见病的“万能药”。

4.缺乏对疾病过程的认识:每一种疾病从发生到消退都有一个过程,人体免疫功能对抗疾病、恢复健康也需要时间,这期间出现的症状难免让患者感到不适,许多患者即使在没有必要干预的情况下,也更倾向于使用抗生素快速缓解症状。

5.对抗生素的错误认知:当服用抗生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患者的反应不是药物是否对症,而是药物是否是最新一代、药量是否足够,认为价格高、进口的、更新一代的抗生素效果更好,盲目追求广谱抗生素。

6.不正确的用药习惯:不同的抗生素在人体内生效和代谢具有不同特点,部分患者不按医嘱及时、按量服用抗生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反而按自己的意愿调整剂量,或随意更改抗生素种类。

7.缺乏对耐药性的认识:由于缺乏对耐药性的切身体会,患者服用抗生素只考虑又快又好地治疗当前的疾病,而忽视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耐药性风险。

▲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抗生素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治疗疾病,用不好伤害健康,以下几点建议帮助您正确使用抗生素。

1.减少自行服用:严格来说,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在药店购买,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在药店买到抗生素,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有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尽量减少自行购买和服用抗生素。

不要一出现症状就想到抗生素,即使是感染性疾病也需要确认感染的病原体,因此需要去医院检查确定疾病的性质。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类型、剂量、疗程等。

2.遵循医嘱: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建议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是服用的抗生素越多,杀灭细菌就越快,同时也不是病情好转后就可以停药,提前停药可能残留少量细菌,细菌可能会“升级”,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抗生素的发明无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丰碑,但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抗生素“疗效”背后的风险。免疫力才是属于人类自己对抗疾病的武器,抗生素只是工具,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谨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捍卫人体的免疫防线。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感染性耐药性
让免疫系统适当“放松”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0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