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是基础教育阶段夯实职普融通、终身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对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多层意蕴的分析,从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开发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为高质量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提供科学指引,为高水平建设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思路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基本逻辑;多层意蕴;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5-0005-04
随着人工智能、AR、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革命的到来,各类职业岗位更新率达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具有复杂性、非确定性,经济发展及技术革新都会对职业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速度产生影响,这种非线性发展的模式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进入新时代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精神,也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和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强化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最大限度激发中小学生参与职业体验、职业启蒙教育的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体验感,基于职普融通理念促进技能型社会成型。
一、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的基本逻辑
(一)丰富职普融通内涵
1.拓展职普融通价值
职普融通关键是促进职普教育双向融通,途径是促使职普教育课程等值化。高职院校立足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将会向中小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直接、更加具象化地展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认知不同职业属性,更好地锻炼艰苦奋斗的精神,培育积极进取的态度,培养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等。中小学生在参与职业体验的过程中,还能够更好地满足自我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匹配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核心素养教学育人的最新要求,真正促进职普融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助力高职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共享,并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
2.丰富职普融通路径
高职院校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创新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职业情景创设、职业环境营造、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作用,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区域产业特色,开展针对性的推进职业体验教育活动。通过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能够让更多社会企业参与到职普融通、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去,促进校企在更多行业领域实现产教融合,实现地方企业产业资源与高职教育资源、基础教育资源的相互融合,真正为建设校内校外的职业体验教育基地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帮助更多中小学校更好地开展跨学段、跨类型、跨界域的职业体验教育。
在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更加直观地去“感知职业、认识职业、体验职业、感悟职业”,在“自我认知、学业生活、职业意识、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全方位的探索,最终形成更加综合、更加全面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素养。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不仅丰富了职普融通的路径,满足了更多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心理需求,而且带动高职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进而丰富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育人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高职院校在社会产业经济发展、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影响力,让职普融通与终身教育实现有效衔接。
3.创新职普融通模式
职普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向普通教育倾斜、转移、应用,能够更好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能,能够彰显高职院校引领开展职业体验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能够便于双方携手开发设计职业体验教育活动、配套课程等,并最终带动全社会更好建设“职普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普融通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更多应该落实到具体化的职普融通育人模式上,比如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能够更好匹配高职教育、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需求,能够促进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建设,能够让相对宏观、相对抽象的高职教育切实服务基础教育教学,切实发挥高职教育服务本土基础教育的作用,尤其可以通过一些职业体验线上课程的建设,互动体验活动的设计,会促进中小学校职业体验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高职院校与中小学校共同开发职业体验教育项目,促进学校相互之间信息的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真正让职普融通育人理念落到实处,让职普融通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强化职业启蒙教育
开展职业体验是实现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建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知和体验工作的世界,能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能够萌发出关于社会不同职业的想法,能够在职业体验中认识自我的优势特点,反思自我的问题不足,评估自我的发展情况。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有利于学生“双创”能力的逐步提升,学习创新成功案例、了解产品革新与研发,从岗位—生产过程—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转化试体验,从而将双创精神落实在职业体验实训教育过程中。
2.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高职院校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丰富了职业体验教育的措施办法和形式内容,让原本相对单一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也让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连接,让职业教育更具体化地深入到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课堂,从小抓起、从小开始培养更多学生将来成长为大国工匠人才、科技创新人才,让职业教育形式更加多元。
3.发挥职业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能够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助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高职院校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更好服务区域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也是高职院校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党和国家推进职业体验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表现形式,满足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三)提升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效果
1.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与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其不仅拥有非常优秀的职业师资教学队伍,而且具备线上线下职业教育的资源和素材,甚至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建设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为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也能够让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资源、场地、基地等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能够让更多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开展职业体验教学活动,也能够切实提升职业体验教育的效果。
2.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贯通性教育改革
新时代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职普融通工作,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职业互动体验活动等创新基础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地方高职院校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尝试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不断积累职业体验教育的资源与经验,不断丰富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成果。但是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水平并不高,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还存在着发展定位模糊不清、职业体验启蒙教育形式单一、配套课程资源严重匮乏、师资等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不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水平和育人质量。据此,非常有必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贯通性教育改革,助力校企协同、校校合作培养职业人才。
3.打造产、教、研、学、用五位一体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摇篮,需要积极打造产、教、研、学、用一体发展平台,让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实现有效衔接。本次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将会让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成果、理念等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发展应用,将会让高职院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与中小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衔接,将会带动更多高职院校以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和契机,创新打造更多产、教、研、学、用五位一体发展平台。
二、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的多层意蕴
(一)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满足新时代中小学生职业教育需求
1.学生群体职业启蒙教育需求
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单纯依靠中小学自身努力难度很大,而通过引入高职院校这一主体,将会让职业启蒙教育变得容易,也会在创新开展高质量职业体验教育活动的同时节省更多职业启蒙教育的资源,并帮助中小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互动等更好地认识世界并与社会职业建立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学习与职业、学习与生活等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日本学校就非常重视职业启蒙教育,只要通过建构“小学以参观为主、中学以职场体验为主、高中以职场见习为主的递进体系”,来满足中小学生的职业教育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满足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的需求,满足了中小学不同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需求,满足了学生群体对于不同职业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群体对于不同职业的兴趣点,潜移默化中甚至会帮助更多中小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2.学生群体职业体验教育需求
职业体验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兼具劳动与实践特质。职业体验是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体验对中小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启蒙作用。通过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活动,将会帮助中小学生培养社会适应性、社会感知性,尤其在一些职业探索活动、角色互换活动中,中小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对于不同职业不同的体验感受,增强自我职业认知能力、职业探究规划能力。职业体验教育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其中引入高职院校不仅能够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作用,而且能够帮助中小学校创造更好的职业体验教育环境,促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尤其通过带领中小学生进入劳动现场、感知劳动场景、了解劳动服务,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对于社会服务性劳动、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的心理认知需求,能够在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劳动技能、感知不同职业的劳动精神。
3.学生群体职业发展教育需求
高职院校通过积极推动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将会培养学生群体的职业兴趣,增强科学创新能力,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验不同职业项目,去感知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去把握新时代我国各个行业产业快速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去激发投身科技创新的职业热情。又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听、做、看等一系列职业感官体验活动,深入实践感知物联网、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况,帮助学生认知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价值,进而培育自我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职业体验中心需要培育新时代中小学生综合核心素养
1.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确立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总体框架。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来帮助更多学生强化职业启蒙、职业体验、职业认知,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职业荣誉感,进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培育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价值观等,从小开始培养职业理念,会潜移默化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带动和发展中小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2.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充分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充分引导学生强化职业实践,尤其通过情景式、互动式、观察式、参与式等形式的职业体验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同时通过配合系列劳动实践课程,能够让更多中小学生在学与做中强化职业认知、职业体验,甚至在无形中体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在不同职业中的融合应用效果,进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培养抗压抗挫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等。
3.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新时代国家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要求激发不同主体参与市场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面对国内外行业产业严峻竞争形势,愈加要求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切实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开发利用高职院校师生人力资源、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帮助中小学师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通过帮助师生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职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卡脖子问题,助力更多中小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思维。
三、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向
(一)搭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平台
职业体验中心作为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共享应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形式。引用最新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平台,将职业教育资源与中小学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应用,将会不断提高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可以利用高职院校校内的专业教学场所、场地等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尤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来设计开发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职业体验活动;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地等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诚然,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中小学职业体验线上平台,便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开展职业体验教育。
(二)健全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配套的机制体制,尤其需要明确高职院校、中小学校各方主体在其中的功能责任,需要完善职业体验教育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机制、经费筹措机制、反馈评价机制、教师管理机制、学生评价机制”等。同时,完善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评价,高职院校参与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想要保证实现中心建设的预期效果,就必然需要对过程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机制体系运行管理情况等进行评估和反馈,比如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中小学师生职业体验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对职业体验中心运行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提高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水平。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的情况进行跟踪反馈评估,将会助力建立健全更优的课程体系和更好的质量评估体系。
(三)开发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配套资源
“课程是职业体验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职业体验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具体而言,在进行职业体验教育配套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对中小学生兴趣、能力的调查,切实了解中小学生对职业体验教育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配套课程建设的目标;结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过程中积累资源的梳理整合,重点从培养激发中小学生职业认知能力、职业核心素养等方面入手梳理线上线下职业体验教育资源,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并且在课程建设上,坚持遵循“职业熏陶—职业认知—职业探索—职业(专业)决策”阶梯型启蒙规律,构建“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体验(探索)、咨询指导”等模块课程,配合“共时”的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多元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虽然当前高职院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也面临着缺乏平台、缺少机制、欠缺资源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面临着党和国家要求积极推进职普融通、职业教育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只要高职院校与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提高思想站位,普职积极联动,积极搭建平台,健全运行机制,开发配套课程,打造师资队伍,强化督导评价,携手推进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必然能够实现更多更具特色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更多中小学校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 徐兰,刘慧,易熙琼.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实践策略[J].成人教育,2024,44(3):66-73.
[2] 冯建军,王素云.“适合的教育”:新时代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24(2):110-118.
[3] 陈礼业,徐国庆.“职普融通”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基于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2):3-11.
[4] 刘杨,李祥.中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价值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OL].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1):14-19.
[5] 梁晨,张雪翠,李晓娟.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内涵阐释、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11-20.
[6] 王敬杰.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定位、逻辑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1):19-26.
[7] 李菡.高职院校“多对象—多场景—多元化—多维度”职业体验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4):95-101.
[8] 顾雪英,陈华若,陈实.生涯教育视角下普通高中选科指导实践模式的建构及检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2):63-7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