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2024-10-13 00:00:00杨铁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5期

[摘 要]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契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很有必要性,极具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和信息化的挑战,融入优秀历史人物、优秀历史故事、优秀文化典籍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保障。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5-016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2]这不仅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还为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点、思想和实践的“主渠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以“两个结合”为契机,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到党的二十大再到文化传承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发展、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定位,这为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都具有实践性,并且价值理念和实践理念高度契合”[3],高职院校思政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理论基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高职院校思政课带来了中国特色,给思政课堂带来了文化自信,给众多学生带来了精彩的故事。不仅如此,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同向同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过程,是中国智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显现,对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改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需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不论是高职院校思政课还是优秀传统文化都指向“现实的人”,因此要长期保持思想道德的稳定性,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政治标准保持一定的张力就成为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要求,不仅能够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能够给大学生以智慧和启迪,这对于明辨社会思潮,坚定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向而行,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唤醒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思政课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正是“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表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文化育人效果,提高文化自信。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育人因素的特点,往往是“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文化价值观和标志性建筑可以使师生在文化熏陶、情感认同中逐步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践行,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也需要对传统的思政课进行多方面改革。传统的思政课较为侧重理论的讲解和对课程具体知识的讲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就要把历史人物、文化典籍、优秀故事、优秀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这对教师的备课、讲课和评课,文化水平,授课方式,授课语言和课堂美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必然推动新的教学变革,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取得新的成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审视

(一)现代化的挑战:现代的价值观念侵蚀传统文化精神

现代化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5]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现代化观念的变革弱化了传统文化的表达,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产品、观念涌入人们的头脑,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受了现代化的观念,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这使学生在头脑中对传统文化停留于经验、习惯的层面,客观上造成了传统文化与各要素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面临“破”与“立”的矛盾,现代化的观念涌入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内部中的地位尚未明确。

(二)信息化的挑战:多元的网络文化弱化传统文化传播

一方面,网络交往的转译形式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学生在彼此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互联,吸收着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茧房”,而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成为吸引学生眼球的工具,不是作为一种文化浸润学生的观念,这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仅限于形式,而不是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的丰富性、时代性和生动性面临相对滞后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兴的网络文化弱化传统文化精神。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各种文化涌入大学生的眼帘,大学生更多地接受互联网文化的熏陶,各种“梗”、议题不断出现,这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谓的网络文化和议题,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网络流行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相比,一定程度上方式落后、范围狭窄、影响力弱。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的丰富性、时代性和生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这些价值蕴含在优秀历史人物、优秀历史故事、优秀文化典籍、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中,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途径,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c7//oAAB1PaNN6L3wXvBum14qO9a0O9T3YvxguysNMU=进行探究。

(一)融入优秀历史人物

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关键是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优秀人生的感悟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漫漫长河之中,无数先贤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优秀历史人物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交融不畏强敌绵延几千年的精神支柱,其中蕴含的民族心、民族魂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蕴含的开拓进取精神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人物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讲到苏东坡,引领学生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讲到辛弃疾就让学生看到“把栏杆拍遍”的家国情怀。从孔子、孟子又能感受到儒家的“仁”和“善”,以及胸怀天下的仁者之风,而从司马迁的一生可以感受到“史家绝唱”的人生豪迈。璀璨的历史人物留给我们浩瀚的文化遗产。

(二)融入优秀历史故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有效性的需要。[6]讲历史就要讲故事,讲文化也要讲故事,故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依托,优秀故事的融入给思政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思政课教学的故事化改革,同样是近些年来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故事化改革的重要素材来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故事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中,融入天津本地的故事,围绕着海河畔的觉醒,沿着海河行走,给学生带来了一次次文化盛宴,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

从三岔口开始顺流而下,在永乐桥的摩天轮,学生知道了“天津卫”的由来,知道了从三岔口之下才能叫海河。在中山路的金刚桥上,学生知道了孙中山三次来天津寻求民主之路的故事,中山路是孙中山真正走过的路,中山公园是孙先生发表民主演说的公园。顺海河而下,在狮子林桥头,学生了解了望海楼天津人民反洋教、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的历史,知道了古文化街天后宫的漕运文化、天津卫的文化起源。在李叔同故居,学生则感受到了中国近代文化艺术的中外交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天涯送别。在金汤桥畔,学生感受到了解放天津的艰辛和天津人民支前的贡献。在袁世凯故居和冯国璋故居旁,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一去不复返。在梁启超故居,学生感受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的时代呐喊,知道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奇迹。而在美丽海河夜景的笼罩之下,100多年前南陈北李在海河畔相约建党的呐喊,穿过百年,在错位时空中始终回响在我们耳边。

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除了用故事论证道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三)融入优秀文化典籍

文化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呈现方式。“中国故事深藏于史料典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深挖中国故事的优质素材”[7],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象征,是优秀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记录者。《习近平用典》用鲜活的方式,开创了典籍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新方式,为优秀文化典籍融入思政课提供了重要借鉴;《论语》《大学》等儒家典籍中蕴含的“仁”“礼”等优秀传统不胜枚举;《汉书》《资治通鉴》等史学经典蕴含了历史的大智慧。

《习近平用典》给我们提供了融入的方法和范例。《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敬民篇中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管子·牧民·四顺》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经典语录。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管子》是战国时期学者托管仲之名所写,其中的《牧民》等篇中有管子遗说,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之句的大致意思是,国家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的顺逆,政令能够通达推行,是顺民心之意;政令不通,是逆民心之意。借以提醒当政者要顺民意才能天下治,逆民意则天下乱。

此篇可以运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中。第四章分为三节内容,分别论述了“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做”的基本问题,其中第一节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列举了“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8]等史实,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得出“民心所向决定了战争的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终胜利”的结论后,再进行理论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管子·牧民·四顺》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在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四)融入优秀文化遗产

“漆器”“窑变”“比德于玉”等文化名词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和文物包含的中华美学、传统美德和工匠精神在器物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青瓷一片”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陶瓷“雨过天晴”的器物之美,行书“寒食帖”可以领略中国文人在淋漓书法上的心情表达,“冰清玉洁”的古代玉器则是中国理想人格的象征,而广汉“三星堆”的青铜器则让中国古文明的光辉照耀你我。

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真相,让我们可以与古人直接对话,感受穿越时空的历史触摸和文化之美。在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和富有艺术气息的讲授中,将学生还原到历史的长河中,直接触摸中华文明发出的独特艺术文化魅力,受到历史文化的浸润,提高文化修养与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提出,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推动作用,在“两个结合”思想的引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有了很大提升,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保障。

(一)建立系统的体制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政策方面的引导,高职类院校要加大对政策方面的关注力度,建立传统文化培养相关制度。学校应从人员配备、教学管理、科研奖励等方面建立传统文化培养制度,从学校政策制定到教学落实再到科研创新形成系统体制机制,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在学校层面得到落实。

(二)提高教师素养水平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近年来,思政教师的数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专业选择上还是法学类较多,大部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好,但是传统文化和历史素养方面略有欠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师队伍的历史文化水平必须相应提高。一方面,对已有思政课教师定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提升其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在新教师招聘中,适当扩充历史、中文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师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三)提升校园文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以及对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讲话对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文化育人的环境很重要,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也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达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创建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在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等方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重要的传统节日,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图书馆等文化部门进行传统文化书籍展览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丰富相关教学资源

让传统文化走进来,让学生走出去,和当地的文化部门建立思政教育共建基地,共同分享文化资源。联合文化部门进行相关的校内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将文化遗产和文化专家请进校园。利用地域性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能够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有些学校已经将思政课开到了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艺术馆等实践基地,取得了很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历代奋斗者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矗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赋予中华民族以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相结合,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实践奇迹和理论奇迹。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应当以“两个结合”为契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3] 徐德斌,吴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24(2):62-67.

[4] 田鹏颖.“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J].红旗文稿,2023(13):29-32.

[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

[6] 陈兰芝,仇永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5):64-67,111.

[7] 赵鸿忠.讲好“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路径研究[J].吉昌学院学报,2021(4):46-51.

[8]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