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提高知事识人穿透力精准度。战场作为检验军官德才素质、履职情况及发展潜力的最真实的“考场”,必须在增强军官考核穿透力精准度上下功夫,做到“一击即中、一贯到底、一针见血”,真正考出政治、考出原则、考出战斗力。
一、提“精度”,突出战时军官考核倾向性
精度是指考核切入点是否精准,是否找准“穴位”“痛点”。分得细才能考得准,考得准才能测得真。在组织战时军官考核时,必须区分不同类别层级、任务性质、作战阶段,找准主要矛盾,找准关键环节。
(一)突出重点内容。战时军官考核首先要做好分类工作,针对军官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对于指挥岗位军官,侧重考察在筹划决策、指挥作战、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表现,着重衡量任务完成量、决策效益比、官兵满意度等数据指标;对于参谋岗位军官,侧重考察在出谋划策、作战文书拟制、指导和协调部队行动中的表现,着重衡量建议采用率、风险化解数、文电数质量等数据指标;对于专业技术岗位军官,侧重考察在提供技术服务、故障处置、参数计算中的表现,着重衡量故障排除数、参数准确率、作业费效比等数据指标。
(二)突出重点方向。联合作战全域分散、连续机动、动态性强,军官考核工作既要力争面面俱到,又要有所侧重、适当倾斜,这样既有利于提升考核效率和精准度,也能起到明确任务、指导行动、服务胜利的作用。从行动类型上来看,侧重对担负直接作战保障任务军官的考核;从任务地域来看,侧重对处于主要作战区、重点作战方向、关键要害点位等地域军官的考核;从岗位性质来看,侧重对指挥员、一线战斗员、党委班子成员、关键操作号手的考核。同时,注重从承担留守、执勤、保卫、运输、教培等非关键岗位或非对抗任务的军官中挖掘“老黄牛”式典型,对于踏实肯干、默默奉献、忠实履行职责的军官,也要适当提高考核等次,保持军官队伍整体动力活力。
(三)突出重点任务。战时军官考核工作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不同作战阶段围绕不同中心任务开展有侧重的考核。在我防御阶段,突出在反侦察、反冲击、防精确打击等行动中的考核,重点考察军官能否固守阵地、寸步不让,能否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能否凝聚部队、激发士气;在敌我相持阶段,突出在情报获取、发动群众支前、瓦解敌军、局部冲突等行动中的考核,重点考察军官能否整合情报、判断形势,能否沉心静气、保持斗志,能否果断决策、抓住战机;在我进攻阶段,突出在拔点夺控、特种破袭、毙敌抓俘等行动中的考核,重点考察军官能否攻坚克难、勇挑重担,能否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能否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二、铸“强度”,固牢战时军官考核权威性
强度是指考核工作本身是否坚强有力,能否“势如破竹”而不被层层阻碍所“折断”。要想考得准,就必须自己“拎得清”,首要一条就是要让考核对象信得过、考得服。
(一)明确考核权责界面。区别于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战时随着部队隶属关系、人员编成、梯次结构发生变化,军官考核权责也必须相应作出调整。一是科学界定考核权限。战时军官考核权限必须以指挥关系为基本依据,军官因调整、配属、整编等原因导致指挥关系发生改变的,考核权限随之转移,不得多头考核、重复考核。要防止领导机关“一竿子插到底”,考核应按照“一级考一级”的原则分层分类组织,一般由与军官构成直接指挥关系的上一级指挥机构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由上一级党委研究评定。二是合理划设考核职责。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负责筹划战时军官考核工作,对考核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研究确定军官考核结果;政治机关承担具体工作责任,负责在暂停或结束作战、稳定行动期间,制订考核方案,抽组考核专家组,组织考核实施,整理考核材料,提出考核评定建议;直接上级指挥员担负直接责任,负责全程近距离考核军官,收集考核资料,对军官作战表现、战功战绩作出评价,提出培养使用意见。
(二)提升考核队伍水平。作为战时军官考核的具体实施者,考核人员自身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考核过程的优劣和结果的好坏。一是强化专责人员能力素养。政治机关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作为战时军官考核的专责人员,要加强相关条令法规学习,结合战场情况科学制订考核方案、设计考核流程、加强问题研究,条件允许时可派赴友邻单位交流学习经验。二是严密组织考核专家组培训。要依据部署相近、专业相似、任务相关的原则合理配置成员,培训了解考核法规和程序,掌握阶段考核重点,统一评价尺度,熟悉考核对象基本情况和部队任务情况。三是发挥直接指挥员主导作用。作为距离考核对象最近、相处时间最长、观察情况最真的考核员,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上级可要求其在参加作战会议、上报作战数据、作战总结讲评等时机对所属人员考核情况进行汇报,并将指挥员履行考核责任情况纳入战时考核清单,挂钩考核评定。
(三)把准考核风气导向。考核工作作为战场选人用人的前置环节,必须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注重实绩、官兵公认。一是坚持原则性。战时军官考核对于战时调配补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各级党委必须聚焦备战打仗这个主责主业,既要做到公道公心、一视同仁,坚决摈弃“山头主义”“本位主义”等错误思想,又要联系实际、深入细致、前后对照地考察军官,不能想当然、凭感觉、靠印象。二是坚持公正性。由于战场环境复杂,考核监督实施难度大,上级单位可通过指挥信息系统抽点、战场巡视督查组临检、开设线上线下意见箱等方式,对所属部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有争议的地方,要提出质询并要求补充证明材料或重新组织考核。三是坚持纪律性。各级要严肃战时考核纪律,对于组织严密、程序规范、结果公允的,要及时予以表彰,并以适当形式推广经验做法;对于考核组织不力、迁就照顾,甚至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破坏考核权威的,要坚决予以严惩,必要时要调整班子成员或调离指挥岗位,维护作战部队团结稳定。
三、拓“维度”,提升战时军官考核立体性
维度是指考核是否客观全面、相互印证,能否对考核对象进行“多维立体画像”。作战期间对抗激烈、部队分散、形势多变,战时军官考核工作难以按照常规样式展开。要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就必须从考核形式、考核渠道、考核评定上转变思路、拓展视野、创新办法,保证考得实、考得准、考得真。
(一)注重创新考核形式。作战实施过程中一般不组织专门考核,考察军官主要以跟踪记录为主,形式上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做到不干扰部队行动、不牵扯指挥精力、不浪费战场资源。一是“跟着考”代替“专门考”。首要依靠直接指挥员对考核对象实施近距离考核,对军官战时表现进行常态跟踪,结合任务部署、执行、反馈等环节对军官进行评价;上级可指派干部深入战斗一线,战前参与动员、练兵、战术研究,战中同生活、共战斗,战后一起总结讲评,形成考核材料。二是“随机谈”代替“集体谈”。各单位要结合受领任务、汇报战况、保障配给等时机与军官开展谈话,无法面谈的要利用多元化方式开展远程谈话,谈话要简短、直接、深入。三是“灵活评”代替“会议评”。对于军官战时考核评定,一般应召开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限于战时环境无法集中时,可采取分头协商、书记合议、临机决定等形式进行评定,评定一旦形成须坚决贯彻。如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应于战后召开党委会再作研究讨论,或报上级党组织审定。
(二)注重丰富考核渠道。针对战场难以近距离考核的特点,多方拓展考核途径,丰富考核材料来源,是避免考核陷入主观臆断、失真失实的基本保证。一是“远程采”与“实地采”相结合。要及时保存相关数据,收集整理与考核对象相关的作战信息,利用多种途径持续完善考核数据库。同时,要在战场巡视督查组中编入考核监督员进行实地数据资料采集,必要时可利用作战间隙派出专家组现地考察。二是“个人谈”与“群众谈”相结合。要尽可能与军官本人进行谈话,详询作战情况,了解真实想法,倾听困难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直面军官保证考核真实性;要注重采纳身边人的意见,通过听取共事人员、后送伤员、联合行动分队和配属单位官兵的意见,多方论证保证考核准确性。三是“自己评”与“组织评”相结合。军官应结合阶段转换、部队整备、总结讲评等时机填写军官纪实评价表,总结汇报工作,提供一手考核材料;各级组织要结合任务部署、传达通知、参加复盘评估等时机,对军官作战表现进行讲评,形成考核报告、鉴定等组织考核材料。
(三)注重辩证考核评定。战时军官考核以完成任务、现实表现为主要评判标准,但必须坚决摒弃纯军事论、纯数据论、纯结果论,要辩证分析军官的思想动机,精准识别真正谋打仗、善打仗的“战将”“猛将”。一是取得相似战果的,要区分任务难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任务难度低、作战优势大的行动中军官的考核,要与任务难度高、客观情况导致作战艰难的军官考核有所区分,对于不怕牺牲、攻坚克难、浴血奋战的军官,各级要注意提高对他们的评价等次,不能让他们吃了亏、寒了心。二是任务取得成功的,要区分主观态度,不能功过相抵。对于虽然能够完成任务但态度消极推诿、故意拖延作战进程,或条件充足能扩大战果却保守怠战的,要降低评价等次,直至不合格;反之,对于主动请缨、勇挑重担、积极扩大战果的,要适当提高评价等次。三是任务受挫不利的,要区分战场表现,不能全盘否定。对于贪生怕死、临阵退缩、消极怠战的要坚决评为不称职,还要根据战场纪律给予严惩;对于因敌我力量悬殊、情报漏误、上级决策失误等导致战况不利,仍能坚决执行命令、英勇战斗,尽最大努力争取战果、减少伤亡的,仍要给予正面评价。
四、增“效度”,强化战时军官考核实效性
效度是指战时军官考核工作的实际成效如何,是否起到了为胜战服务的作用。各级要以提升考核工作质效为重点,创新运用考核结果、合理规划人才结构、贯通前后强能提气,树立为战育人、为战选人、为战用人鲜明导向。
(一)战前“以考强基”。一是合理选配军官。各级在战前编设、配属军官时,要结合日常考核,重点参照军官在作战、执行重大军事任务、完成重要专项工作中的考核结果,综合分析军官既往表现、指挥素养、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二是做好考核教育。各级要高度重视战前考核工作,在平时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考察军官思想状况和能力水平,预见地估计其战中作用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广泛开展战前教育,基于考核结果开展“鼓励先进、警惕落后、坚定斗志、提高信心”活动,解除军官思想顾虑。三是公布考核办法。各级紧前制定并公布战时军官考核工作办法,有利于指导所属部队党委和指挥员提前筹划开展考核,有利于考核对象学习掌握考核流程和标准,有利于吸收群众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同时,在考核办法中针对战场形势和任务特点,设置有利于作战实施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条件,既能够指导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临战训练和任务部署,也能够引导带动军官向组织意图看齐,不断夯实向战为战思想根基。
(二)战中“以考促能”。一是适时通报讲评。作战过程中,军官阶段考核结果有必要通过个别谈话、集中讲评或向所在单位党委主要领导反馈等方式告知本人,在肯定成绩、提出表扬的同时,重在指出不足、传导压力,讲清下一阶段任务重点和改进办法,引导军官持续总结提升。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控制讲评范围,以免打击其信心决心。二是及时调配补充。要将考核结果与战时军官调配相结合,把政治坚定、战绩显著、敢于担当的军官突出出来,战时出现岗位空缺时要让优先者优先;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无法胜任本职岗位,经谈话提醒、责令整改仍不能改进的,要及时启用战时军官代理方案让能干者能干,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三是实时反馈核实。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申诉反馈机制,实时收集意见,回应军官关切,保证参战军官思想稳定。本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上级部门要及时受理,对问题情节清楚、佐证材料充足的要尽快答复处理;对问题情节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无法立即解决的,要给出处理时间表,适时告知处理进度。
(三)战后“以考开新”。一是指导教育培养。各级党委要结合战时考核结果及时复盘总结,分析军官队伍能力现状和短板弱项,明确未来建设方向和培育重点,加强军官职业发展管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培训、交流任职和重大任务历练,做好再战准备。二是优化军官调配。作战结束后,应在军级以上单位成立集中审选委员会,根据部队备战需求和军官战时考核结果进行大范围选调任用。这样做既能够破解“考用两张皮”,充分体现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让真正有能力的军官脱颖而出,又能够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宏观调控军官结构,优化军官职业发展路径,强化军官队伍对胜战打赢的支撑作用。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各级考核委员会和政治机关考核部门要组织专门复盘讲评,对于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尤其要对比分析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探索改进考核程序、内容设计、评价标准、组织途径等,持续提升考核人员能力素质,不断开创战时军官考核工作新局面。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