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和萱正在河坝上散步,忽然看到路上有好多蚂蚁在匆匆前进,形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蚂蚁军团”。原来它们在搬运螺蛳肉。
那螺蛳至少有一千只蚂蚁聚拢在一起那么大。蚂蚁们有的搬一个小白点(螺蛳肉)疾驰,有的两三只合作搬大一点儿的肉,还有的在大螺蛳肉上扒拉个不停。神奇的是,它们最后真的把螺蛳肉搬完了。
语感叹“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的力量不可思议。
萱想起“大雁南飞”的场景。头雁在前面扇动翅膀带动气流使得雁群飞行起来减少了阻力,累了就和其他大雁交换位置;老弱的大雁被安置在队伍中间,这样雁群才能持续地长途跋涉,顺利到达南方。“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雁群胜就胜在团结啊!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动物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更是这样。
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却能使外敌不敢侵犯,还创造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宁景象。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郑国有一群臣子能精诚合作,同心共济。孔子曾举过一个关于郑国的例子:起草政令,先由善于谋划的裨谌打个草稿,再由博通典故的世叔研究推敲,提出意见,接着请主管外交事务的子羽进行修改,最后由东里的子产加以润色,使之富有文采。“人心齐,泰山移。”郑国贤臣各尽其力,形成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无论是“蚂蚁军团”、大雁团队,还是郑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每个成员做的事不尽相同,但都能为了集体的使命,团结一心,全力以赴。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吧!“和”就是和于道义,和道之人才能团结成事甚至产生奇迹。《世说新语》中记录的“巨伯代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期的荀巨伯,远道去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恰巧碰上胡人攻城。他的朋友说:“我难以活命了,你赶紧逃。”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看您,您让我走,舍道义以求活命,这怎么会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呢?”胡人到来,荀巨伯请求以自己的性命替换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互相讨论说:“我辈无义之人,怎可抢夺这有义气的地方。”随后,胡人就全部撤退了。
荀巨伯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孟子的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的荀巨伯非但没有失去生命,最后还感动了胡人,救了一城人的性命。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语和萱感叹:“依道义而团结一心,往往能产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