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呈现与表达路径

2024-10-12 00:00:00佟荣亮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革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搏与奋斗的历程。当代美术创作中提取中国革命历史征程作为创作题材,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据独特地位,对中国美术史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与传承意义。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呈现手法多种多样:在主题性呈现中回归现实主义;在历史性呈现中寻求审美突破;在传承性呈现中蕴含创新发展;在创新性呈现中凸显包容态度;在时代性呈现中追求精神品格;在政治性呈现中把握人民主体。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创作当代美术,不仅要在呈现形式上不断探究更多可能性,而且应在表达路径上开展与时代发展契合的创新实践,以新型创作手法、现代信息技术、个性化艺术语言等推进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展现当代美术创作的蓬勃生命力,彰显中华民族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革命历史征程;美术创作;呈现;表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3-0058-05

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全国各族人民和无数英雄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懈拼搏奋斗[1],这一历程中蕴含着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更是对血与火铸就的战争岁月的回忆与歌颂。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进行当代美术创作,既包括了创作主体对特殊岁月历史的个性化表达,也突出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若干重要特征,更折射了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当代美术作品对革命历史征程的解读、阐释,将革命历史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图像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进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悟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进一步挖掘探索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不同类型的呈现方式和表达路径,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以史育今提供多样性的情感体验、精神共鸣,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一、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传承

以革命历史征程作为创作题材的当代美术,是当代文化体系建构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精神上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创作者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将革命历史征程与当代美术创作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形成继承、改造、转化的内在关联,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激活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强大生命力,以视觉图像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一部可视的图像化革命史[2]。

(一)历史价值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美术创作,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觉醒直至胜利的革命岁月,而且记载着党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斗的辉煌成就。革命历史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心路历程,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巨变。当代美术创作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能够还原革命历史,记录和再现伟大的中国革命过程,不断地与观者形成“视界融合”,让观者重温历史、理解历史[3]。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对革命历史征程中的某一个事件、场景或历史人物进行真实描绘,通过艺术手法纪实性还原革命历史。由此可见,美术创作中对革命历史征程的具体应用,是对革命历史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对客观历史的图像式存储,为人们了解革命历史提供了充分的图像依据。革命历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以它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恰恰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

(二)文献价值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集中反映近现代革命斗争的实践和精神,兼具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等,对当代美术事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内收藏着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正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材料,是时代印记留存的关键载体,其文献价值不可估量。同时,新中国美术史乃至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全国范围内的重要美术机构如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各地美协分会等纷纷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美术创作,留存了大量经典革命题材美术作品,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重要价值借鉴,更为国家和民众汇集和保存了极其丰厚的文献资源,合力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一波又一波高潮[4]。

(三)艺术价值

革命历史征程作为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以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载体,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壮丽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赏析价值。革命历史征程,以及在斗争征程中形成的革命经验、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素材,促进了独特美术形态的再生与塑造。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美术创作通过创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将革命历史事件或人物转化为视觉形象,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语言,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历史的磅礴气势,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蕴含独特艺术价值。

(四)人文价值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美术创作,以革命战争、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为主题,通过视觉艺术传递出人类在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所付出的努力,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显著地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唤起人们对和平、公正和民主的追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新贡献。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是对特殊历史时期的还原,也是对以人民为主体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的弘扬,是对特殊历史时期仁人志士斗争精神、英雄气概和革命意志的深切彰显与呈现。

(五)精神价值

革命历史征程中,老一辈革命家经历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用鲜血、生命铸就了独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谱系,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这些精神为当代美术创作题材选择提供了大量素材、资料,赋予了美术作品深刻、伟大的精神价值,让美术作品在展现革命历史精神的同时,激活当代人的情感认同、精神共鸣等。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进行当代美术作品创作,不仅体现出中国美术在思想诉求和艺术技法上的进步和发展,展现出社会文化发展与精神的变化历史,更能为中国美术发展注入独特的精神品格和红色基因,集中彰显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转化成人们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激励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呈现形式

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呈现手法多种多样,如具象写实手法、抽象表现手法以及象征隐喻手法等。这些手法往往在展现革命历史征程光辉岁月时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主题性、历史性、传承性等特征,同时呈现出带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时代性、政治性等特点,并寻求更加多元、丰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各类元素,以进一步凸显革命历史征程,让作品更加震撼人心、启迪智慧,是创作主体在当时社会情境下对客观历史与自我情感的完美结合和真实表达[5]。

(一)主题性呈现中回归现实主义

当代美术创作在呈现革命历史征程这一题材的主题性时,侧重对现实主义的回归呈现,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关注对现实生活的写照。美术创作不再仅仅关注历史革命事件本身,而是更加注重表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通过描绘特定历史时期的场景、人物和事件来折射当代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以历史事件隐喻现实生活,在历史事件与现实的关联中去表现人物的“内在世界”[6]。二是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呈现方式。美术创作力求再现革命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创作者深入研究和了解革命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状态等,以确保作品的描述和表达准确、可信。三是重视人性表达。当代美术创作者不仅关注革命历史征程这一宏大叙事背景,而且关注内在的人性细节和情感表达。他们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让美术作品呈现出历史中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度。四是探索艺术语言。创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语言,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技法和材料,以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美术作品。主题性呈现中回归现实主义,是创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重新审视,对艺术的深刻思考,这种现实主义呈现使得革命历史征程这一主题更具有时代意义。

(二)历史性呈现中寻求审美突破

当代美术创作中,革命历史征程的呈现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缅怀,更是对峥嵘岁月精神内涵、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感的审美追求与表达。创作者通过研读与思考革命历史资料,深入挖掘革命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与人性光辉,并运用当代艺术语言与审美观念对之进行重塑。这种重塑既可以是对传统形象的诠释,也可以是对全新形象的创造,赋予革命历史人物以时代气息,增强作品的艺术审美力,实现审美突破。创作者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笔触,将自身对革命历史的感悟与情感融入作品,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既是创作者独特艺术风格、个性化的色彩运用,亦是创作者对革命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与独特审美,能拉近人们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实现审美的新突破、新领会。

(三)传承性呈现中蕴含创新发展

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传承性呈现,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而且是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首先,以创新性思维重塑经典。创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是运用新颖的艺术理念和技巧,重新诠释革命历史征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创新赋予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更赋予了作品强烈的时代气息。其次,挖掘革命历史的新意义。除了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创作者还致力于从新的角度挖掘革命历史征程的深层含义。他们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过去的革命历史事件,获取新的灵感,赋予革命历史新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最后,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元素。创作者积极探索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科技、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在传承经典元素的同时进行技艺、结构、表达的再创新,创作出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进而实现革命历史征程的传承与发展。

(四)创新性呈现中凸显包容态度

当代美术创作者的创新展示和包容性表达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同时为当代美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灵魂,以凸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首先,创新展示革命历史征程。当代美术创作主动突破传统表现手法的局限,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将革命历史人物、事件和思想融入作品,以全新的视觉效果描绘出革命历史征程的壮丽画卷。其次,创新中展现包容开放姿态。革命历史征程涉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群,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当代美术创作在关注不同人群需求和审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新形式、新视角呈现,展示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以包容开放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多样性、更宽泛的艺术表达,呈现出革命历史征程的丰富内涵。

(五)时代性呈现中追求精神品格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描绘的人物或事件本身不是目的,核心是传达给人教育的精神力量[7]。当代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素材,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人文关怀,描绘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品质艺术作品,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及其内在的精神品格。首先,当代美术创作对革命历史征程的时代性呈现主要体现在对历史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审美诉求的积极融合上。创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等,赋予作品现代意义的同时,隐喻当代应时刻保持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同时,创作者关注现代审美趋势,将现代艺术语言和风格与历史主题相结合,创作出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备的作品。其次,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当代美术创作在追求时代性的基础上,也表现出对人文关怀、社会价值、民族精神等精神品格的传递。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也通过艺术手段展现出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给当代社会启迪,传递出积极向长、坚韧勇毅、无所畏惧的精神品格。

(六)政治性呈现中把握人民主体

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除了能表现出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属性外,也很注重对人民这一主体原则的把握,进而更好地反映出革命历史征程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意蕴。纵观近年来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可以看出:其一是注重呈现特殊时期民众的精神风貌。美术创作不仅要表现革命历史的辉煌成就,而且要注重表现人民的精神风貌、精神诉求,如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爱国主义精神等。其二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许多美术作品的创作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切入口转向普通民众,通过细微的事件反映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征程,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愈发显现。

三、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表达路径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创作当代美术,不仅要在呈现形式上不断探究更多可能性,而且应在表达路径上开展与时代发展契合的创新实践,以新型创作手法、现代信息技术、个性化艺术语言等推进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展现当代美术创作的蓬勃生命力,彰显中华民族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

(一)运用新型创作手法表达革命历史新的生命力

创作者运用多元化的新型创作手法,让革命历史在当代艺术中重新焕发生机。运用新颖的绘画技巧和雕塑手法,将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进行再诠释;采用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让革命历史主题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同时,运用新媒体让美术创作手段更加丰满、表现更加立体,也让革命历史的呈现角度和思考路径更加多元和生动。创作者采用各类新媒体手段或传统技艺手法将革命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呈现给公众,除了对历史的重现,还兼具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再创新,赋予美术创作更宽广的思想厚度。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多元意境和时代精神

创作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革命历史征程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场景等元素进行数字化转化,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历史。例如,采用3D建模技术重塑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他们更多面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特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修复和还原历史图片,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并置、“解构与建构”并存、“个体神话与集体影像”杂糅的情形下存在着[8],新媒体技术加持使当代美术创作动态性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达出对革命历史的时代解读和思考,并通过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元素融合,与时代相通相联,展现时代精神。

(三)运用个性化艺术语言表达民众普遍情感诉求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进行的当代美术创作,通过创作者的个性化艺术语言来传达民众的普遍情感诉求,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对历史的回顾,让民众更好地了解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一是创作者经过前期大量的资料、文献搜集等,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征程中的素材和故事,运用绘画、雕塑、摄影等手段再现革命场景、人物形象等,并创作出民众普遍能接受的艺术作品,让民众更加直观地感悟作品体现的情感价值。二是运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创作形式呈现革命历史征程所蕴含的普遍性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实现与当代民众的精神共鸣、情感交融、价值交流,让民众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获得启示、教育和诉求回应。三是创作者个体意志的表达、艺术思考的展现等都与时代相结合,而时代价值取向的表现又以民众的价值观念为依据,间接反映出根植于时代下的民众情感需求、心理建构等。

(四)与当代价值观融合实现新历史观的构建

近年来,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的当代美术创作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和多元化的视角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的内涵和价值,并与当代价值取向融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审美追求的新历史观。首先,接续传承红色基因。作品通过发掘创新再现革命历史场景,传递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让民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内涵。其次,作品通过时代变迁反映革命情怀,将革命历史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在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人文风貌和社会变革的同时,突出时代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最后,当代美术作品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与革命历史精神的一脉相承,引导民众以史为鉴、以史励今,建构起新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通过描绘波澜壮阔的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当代美术创作对于革命历史征程的描绘与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担当。这些作品蕴含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信仰和宗旨,也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当代美术在用画笔和色彩诠释革命历史征程壮阔与伟大的同时,也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激励人们持续发扬中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例如,中国画《太行铁壁》以雄浑的笔墨和深远的构图,勾勒出八路军战士在太行山上抗击日寇的壮烈场景;油画《转战陕北》则运用细腻的色彩和逼真的场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势;素描《南昌起义》巧妙地运用光线,强烈的明暗对比的艺术手法,传递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体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9]。

(六)通过深层展现历史脉络激励人们牢记使命

以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凝聚了创作者对特殊历史时期艺术风格与政治内容、时代背景、民族精神、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的多维度分析,并融合了创作者对情感诉求、使命责任的特殊理解,通过描绘革命历史事件来折射当今社会的内在价值观,激励人们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和责任。此外,当代美术作品在深层展现革命历史脉络的同时,也让民众感受到革命历史征程的厚重和艰辛,引发民众对当代问题的思考,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牢记使命。

四、结语

从新中国艺术发展史和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脉络来看,虽然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时间轴线不足百年,但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美术形态、艺术造诣,蕴涵着与时代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研究分析革命历史征程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呈现变化和表达路径,开掘特定地域条件下的历史文脉,进一步深挖革命历史征程蕴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革命情怀等,既是对当代美术创作的一种独特创新实践,也是一种尊重历史、展望未来的时代认知,更是为了把握当下现实与过往革命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表达新时期美术创作开放包容价值观,真正体现出当代美术发展所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赵晓霞.内蒙古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2.

[2]崔莹莹.图像革命史:陕西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J].大众文艺,2020(9):68-69.

[3]冯民生,沈宝莲.论红色美术与中国现代美术史建构[J].中国文艺评论,2021(7):56-65.

[4]李冠燕.图像和革命史: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J].艺术探索,2018,32(4):23-32.

[5]吕超楠.历史与图像:甘肃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价值[J].今古文创,2022(30):81-83.

[6]杜少虎.历史画的新方位: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综论[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5):99-110.

[7]李冠燕.功能诉求与创作模式:新中国30年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基本特征[J].中国书画,2018(6):28-34.

[8]陈明.当代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以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为例[J].中国书画,2021(9):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