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概念与维度

2024-10-12 00:00杜汋李方石赵学铭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 要:

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要求应急管理形成快速回应的动态能力。以战略管理领域的动态能力理论为鉴镜,基于原子图谱法提炼已有概念数据指标并结合质性分析,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可概括为在突发事件全周期内,应急管理主体通过感知与监测环境风险,整合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并借助危机学习和创新,以预防、应对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能力。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包括风险感知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创新能力、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维度,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综合性特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但仍需要进一步丰富理论内涵,提升实践价值,以利于制定适宜的应急管理发展战略,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原子图谱法;质性分析;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维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24)05-0026-12

一、从“动态能力”的适配性到聚焦“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逻辑理路

由于传统的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难以解释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美国学者蒂斯(Teece)和皮萨诺(Pisano)于1994年在《企业的动态能力:导言》中首次提出“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市场的赢家是能够及时响应、快速灵活地进行产品创新以及有效协调和重新部署内外部能力的企业[1]。1997年蒂斯在《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一文中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更全面深入的阐述,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整合、建立和重构内外部竞争力以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2]。近年来,动态能力相关研究得到极大丰富与拓展,涵盖了概念、维度、作用边界和影响因素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动态能力理论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经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学界对动态能力概念的定义可划分为三种研究视角——基于能力的动态能力、基于惯例的动态能力和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从能力观角度看,以蒂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整合、重构资源的能力,2007年蒂斯提出感知也是动态能力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惯例观角度看,艾森哈特和马丁(Eisenhardt & Martin)提出动态能力就是惯例,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市场出现、碰撞、分裂、演变和消亡时实现新的资源配置的组织上和战略上的惯例”[4];佐洛和温特(Zollo & Winter)也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习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5]。也就是说,这些研究者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具体的战略或组织过程。知识观视角某种程度上沿袭了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范式,认为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而在外部环境充满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法宝就是具有一定特点的知识资源。郑素丽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就是企业依据环境变化而产生特定知识的能力[6]。在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上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7]。一是从基础组织进程进行划分,如马丁(Martin)提出的感知、捕捉和转化[8];二是从惯例角度进行划分,即动态能力成为一种固定程序的程度;三是从动态能力功能角度进行划分,如新产品开发能力、合并与并购能力、国际化能力等;四是从动态能力等级进行划分,如一阶动态能力是重新配置组织资源的基础,二阶动态能力是重新配置一阶动态能力的能力等;五是从动态能力分析单元进行划分,如个人、团体、公司、跨组织等能力。

虽然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针对的是私营组织(企业)管理,但是其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对公共组织同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已有研究深刻表明,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尽管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所处环境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由一系列资源和组织惯例构成的[9],且同样面临着环境变化的挑战。有学者认为公共组织面临的变化甚至比私营组织更多[10]。就应急管理领域而言,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现代性因其自反性而内含着制度性危机,这也成为风险产生的真正源泉[11][12],风险伴随现代性的持续扩张而在社会场域中不断蔓延。动态能力理论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和推动,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探索。安娴通过构建生产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维度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揭示了生产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13]。刘颖构建了基于知识流的煤矿企业应急动态能力三层结构模型,对煤炭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不足及其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14]。薛镭关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动态能力并初步构建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动态能力概念模型[15]。刘若玄和樊博聚焦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利用上海110起应急演练数据研究跨组织应急协作中吸收能力对协作网络和应急绩效的调节作用[16]。李斌等人分析了企业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知识管理能力在应急响应中的重要作用[17]。帕帕纳戈(Papanagnou)等人采用动态能力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作为动态能力对供应链的调节作用[18]。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领域各类突发事件频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19],社会风险传播范围和强度持续升级[20],我国已进入或正在进入高风险社会[21]。这对应急管理的敏捷性、稳健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突发事件的周期性与复合性特征与人类社会系统形成了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22],应急管理的任务目标、突发事件应对主体角色定位和组织关系随情景变化而不断演化,呈现出动态适配特征[23]。因此,实现对不同周期和情景特征的适应以达成全过程均衡,成为应急管理强烈而现实的需求。与此相对,在我国“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模式下,应急组织及应急能力往往呈现刚性特点,难以有效匹配复杂应急管理情景,缺乏动态适应性。因此,引入动态能力概念来探讨应急管理过程中动态能力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对构建适配当前高风险社会的应急管理范式、有效应对应急管理挑战,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我国应急管理复杂情境来检视当前动态能力的理论进展,不难发现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生产企业应急动态能力和危机事件下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拓展了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应用的分析。前者往往锁定微观层面,将动态能力应用于具体场景,忽视了对宏观层面的关注;而后者通常以危机事件为背景,落脚点仍为企业经营绩效,欠缺应急管理学科视角。同时,在对基础概念的厘清和界定上,针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本身的探讨不多:或是沿用已有的概念和经典维度,或是基于已有概念的再提炼,远未就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共识。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所有科学研究都需要一系列的概念作为展开研究的基本语言载体[24](p.116)。因此,面对应急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所需,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维度作出新的探讨,已是当务之急。

二、基于原子图谱法与质性指标结合的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界定路线

由于原子图谱法和质性分析对概念界定具有工具意义和重要价值,故而本文以此为路径来探讨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及相关维度。作为概念界定工具的原子图谱法由尚虎平和李逸舒在2011年提出,它创新性地将定量方法引入概念界定过程,是一种过程清晰、步骤明确的概念界定方法[25]。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已有研究的客观评价和分析,避免了主观因素影响,其研究过程和结果均具有相当的客观性,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概念界定工具。同时,考虑到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复杂性,仅靠文献指标确定其概念难免失之简单和片面,因此我们将原子图谱法与质性分析相结合,冀期提升论证强度,增强概念界定的科学性。

(一)“动态能力”概念的原子图谱法分析

原子图谱法借鉴了化学学科中原子结构的原理:原子的核心部分是原子核,依次向外辐射的是最内层电子、次内层电子、中间层电子、次外层电子和最外层电子。原子图谱法依循原子层级结构,首先确定最核心的信息,然后向外逐步确定次一层级的心像。其包含如下5个步骤:(1)最大程度占有现有概念界定资料;(2)从语义学、语言学的视角对现有的概念进行分析,挑选出心像并编制心像词汇表;(3)对心像词汇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内容包括频数、频率、出现率等;(4)根据心像词统计表中各个心像的频数、频率、出现率的排序对心像词进行重要程度排序,并按照原子结构从原子核向外编排,形成原子图谱;(5)解读原子图谱,确定概念。在原子图谱的基础上,将那些频数、频率、出现率较高的心像组织成通顺的语句,用以表达该概念名词的核心内涵。

1.“动态能力”心像表的编制与分析

以“动态能力”为关键词的研究十分丰富,但聚焦于概念本身的文献却相对有限。为尽可能科学全面地考量概念,本文在收集相关文献以明确界定概念时,将动态能力维度的相关研究也纳入汇总,从而编制了全面且认同度较高的概念心像表。在文献来源上,遵循权威、全面、可信原则,以经典权威文献为基础,积极纳入前沿研究,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视角。本文所引用的文献标准主要有:(1)动态能力起源经典概念,主要以文献权威性(下载次数、被引用次数和相关作者提及频率)为采用标准;(2)动态能力主题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3)涉及应急管理学科的研究前沿。

确定以上基本原则后,以“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为主题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SPRINGER 数据库中检索,分别获取中英文文献数据源。在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基础上,筛选得到85篇相关文献。再由两人通读全文,依据所引用文献标准最终保留64篇文献(中文37篇,英文27篇),其中企业管理领域41篇,卫生领域10篇,应急管理领域13篇。在此基础上,由三位学者进行“动态能力”概念心像表的挑选和编制工作,他们的学科背景包括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和卫生政策等研究。经过多人多轮次挑选与调整,以多数原则确定出各个概念中的心像。最终筛选出132个聚集心像词汇(参见表1)。

原子图谱法主要考察各聚集心像的频数、频率、出现率三个指标。频数(P)指每个心像词汇出现的次数;频率(F)指该心像词汇与所有心像词汇的比率,即F=P/132×100%;出现率(C)指每个心像词汇在所有概念中出现的比率,即C=P/64×100%。其中,频数和频率高的心像表明该心像较为聚焦;相反,若某一心像表现出“不聚焦”的特征,则说明该心像词汇对于该概念的定义无核心作用,可以被忽略。依此,我们将综合概念心像表中总频率>20%且出现率≥50%的心像视为核心心像;频率≥15%(同时≤20%)且出现率>30%(同时<50%)的心像视为准核心心像;总频率>7%(同时<15%)且出现率≥15%(同时≤30%)的心像视为该概念的重要心像;总频率≤7%或出现率<15%的心像即为非重要心像。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化”“资源”“整合”和“能力”这四个心像的频数、总频率和出现率最高,总体出现率均大于或等于50%,分别达到82.81%、68.75%、65.63%和50.00%,被确定为动态能力概念的核心心像。其次,“学习”“惯例”“构建”和“重新配置”是动态能力概念的准核心心像。“重构”“感知”“技能”“知识”“突发事件”“竞争优势”“协调”“应对”“适应”和“修改”为重要心像。对于动态能力概念来说,非重要心像词较为分散、不聚焦,如“组织柔性”“知识吸收”“配置”和“组织变革”等(参见表2)。

由于动态能力在应急管理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文献较少,筛选后共收集13篇,故对该领域动态能力各心像标准进行调整,频率>20%且出现率>60%的心像视为核心心像;频率>15%(同时≤20%)且出现率>45%(同时≤60%)的心像视为准核心心像;频率>8%(同时≤15%)且出现率>20%(同时≤45%)的心像视为该概念的重要心像;总频率≤8%或出现率≤20%的心像即为非重要心像。在应急管理领域,除“整合”之外,“突发事件”和“危机预防”也是应急领域动态能力概念的核心心像;“重构”“本领”“惯例”“应急处置”和“知识”属于应急管理领域的准核心心像,其中“重构”“惯例”与综合概念中一致,而“知识”在综合概念中属于重要心像。同时,“环境变化”“应对”“资源”“感知”“恢复”“监测与预警”属于重要心像。此外,“协调”和“机会”等心像词的频率≤8%,出现率亦不足20%,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界定发挥作用较小,故被视为非重要心像(参见表3)。

2. 基于原子图谱的“动态能力”概念解析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界定动态能力概念中各个心像词汇的相对位置,由此绘制出动态能力综合概念的原子图谱(参见图1)。由原子图谱可知,“环境变化”以82.81%的出现率成为最核心的心像,即100条动态能力概念的定义中超过80条以“环境变化”作为核心心像构建概念,这验证了环境动态性是动态能力的重要前因[30]。同时,原子图谱中作为核心心像的“能力”不能被单纯视为“动态能力”的上层概念,而应反映特定动态能力的研究视角。如前文所述,现有研究对动态能力的定义主要有基于能力、知识和惯例三种视角。惯例说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具体组织惯例;知识说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依据环境变化而产生特定知识的能力;不同于上述两者,“能力”作为原子图谱的核心心像反映的是以蒂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能力说,其主张动态能力根植于组织自身,以技能、流程、组织结构、决策规则和管理模式等作为微观基础要素,经由学习和积累形成,而非直接将具体惯例和模式等同于动态能力[3]。此外,原子图谱显示“重新配置”为准核心心像,“感知”和“重构”为重要心像,这些心像词均为动态能力研究中经典的维度划分。特别是把感知能力纳入动态能力维度,将动态能力概念从行为维度拓展到了组织认知维度,使动态能力研究进一步向认知机制研究深化。这也与能力说一脉相承,超越了单纯将动态能力完全等同于具体战略实施和组织进程的视角。

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步骤,可以绘制出应急管理领域中“动态能力”概念的原子图谱(参见图2)。由于对象不同,该图谱与动态能力综合概念原子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准核心心像和重要心像均存在重叠的情况下,其重要程度也有所不同。首先,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中“突发事件”是最为核心的心像,这将综合概念中的“环境变化”进一步聚焦,强i/YNG2xmVZyiThnmGGuxrg==调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前因是突发事件这一更为具体的情境。其次,“危机预防”是应急管理领域独有的心像词,与重要心像中的“减缓”相呼应,反映出应急管理的全周期特性,揭示出应急管理端口必须前移,以进行风险管理和预防准备。最后,“竞争优势”在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中不是重要心像,说明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最终导向是社会秩序维护和社会生产恢复。

(二)“动态能力”概念的质性分析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回答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企业如何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之前,资源基础理论占据主导,主张竞争优势来自那些“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无法替代(Valuable, Rare, Inimitable and Non-Substitutable, VRIN)”的资源[31],包括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管理能力。然而,资源基础理论只关注了某一节点的静态分析,未能充分地考虑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未来竞争优势的获取机制。动态能力理论起源于标准能力理论,吸收并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动态能力始于环境变化,最终目的是适应环境变化,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在内涵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动态能力与组织过程紧密相连,如整合、重构和更新等。这种从过程出发的角度也是较为成熟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方式,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和重构能力的划分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7]。其次,动态能力是一种元能力或高阶能力,能够改变企业的静态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再生性动力。最后,动态能力不是临时的问题解决方案或随机的适应性反应,偶然引发的变革也不构成动态能力[4]。动态能力必须经过管理者有意部署,包含多层级的可重复的固定例程[32] 。

而在应急管理领域,动态能J7vkb5fV1bMqCOwbxRKrAA==力概念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其特殊性与复杂性。

第一,应急管理鲜明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结果变量和行动主体具有决定性影响。美国公共行政学家亨利(Henry)提出的公共性三个层次——制度定义、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突发事件的框架[33](p.40)。在制度层面,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应以提供公共财政支持的政府组织为主导;在规范层面,突发事件对社会不同族群具有广泛的影响,会损害公共利益;在组织层面,公共组织进行突发事件管理时的决策和行为受到包括政府政策、公众舆论和法律法规在内的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从根本上区别于个人危机[34]。因此,与市场经济中企业动态能力不同,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资源、知识、技术的调整和运用,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而非仅仅维持竞争优势。此外,受突发事件公共性与现代风险高度复杂性交织的影响,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行动主体也应从以各级政府为中心的单一主体转向政府、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共存的多元协同主体。

第二,应急管理中时间的紧迫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等特征是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重要考量。虽然企业动态能力发展也面临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对时间和资源的争夺,但与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仍有着深刻的区别。一方面,突发事件因其公共性而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并威胁公共安全;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应急管理决策和响应时间窗口大幅缩短,而应急资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及其难以预测的特点往往也带来信息、人力、物质等各类应急资源的短缺或碎片化。因此,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概念应突出在决策与执行各个环节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强调应急资源协同配置的能力。

第三,应急管理中常态与非常态的界限模糊化会对传统应急模式构成冲击。突发事件不再以孤立单一的形态出现,而传统应急管理模式单纯以事件为中心,欠缺对常态与应急并存情景的回应能力[35]。有学者提出将“转换态”这一概念作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常态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应急态的衔接[36],而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亦须承担“转换态”的功能。“转换态”强调差别易感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前者指对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敏感性,后者指个体在综合环境因素影响下实现预定功能不遭破坏的能力[37]。因此,在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中强调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

如前,本研究首先借助原子图谱法对文献中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系统性识别出“突发事件”“危机预防”“资源整合”和“能力重构”等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组成要素,并提炼出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基本属性与核心特征。随后,通过质性分析揭示出能力组成要素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了“动态能力”这一概念在应急管理情景下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了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在公共导向、风险感知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本研究借鉴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方法,即通过“属”及其“种差”来揭示事物的本质[38](p.119),进一步精细化概念界定过程。在此框架下,“属”是指被定义项本质范畴的述说,我们可以将其通俗地理解为被定义项的上位范畴,即“能力”;而“种差”是指与同属其他种的特有差别,即描述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与其他类型能力之间的差异。遵循这一逻辑学定义法,综合原子图谱法的定量分析和质性分析,本文提出,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全周期内,应急管理主体通过感知与监测环境风险,整合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并借助危机学习和创新,以预防、应对和恢复突发事件,最小化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并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在理论上与传统的动态能力理论相衔接,具有内部一致性特征,同时结合了应急管理的特殊需求,既涵盖了传统应急管理能力的静态准备和应急处置,更强调了动态应对和持续学习的必要性。通过感知、整合和学习,应急管理动态能力能够形成有效应对和恢复突发事件各阶段的闭环管理体系。

三、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维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应包含管理对象的主动拓展、治理行动的逐层延展、管理主体的次序扩大和应急流程的前后延伸[39]。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内,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维度应充分观照应急管理的全灾种管理、全过程管理与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动态能力需求[40]。因此,探究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维度,必须以应急管理全周期、全流程的能力需求为根本依据。

所谓应急管理全周期主要包含危机生命周期和危机管理周期两个关键周期[41]。就此而言,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中多个阶段的动态过程,这便要求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与突发事件的周期性特征相适应,其周期与突发事件并行,二者的交织与相互作用共同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提出了要求。其中,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是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起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与演化规律是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回应的根本问题。应急管理周期是应急管理主体对突发事件的主动回应,其运行机制、组织目标和政策举措是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前期明确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要求和全周期管理理念,我们可以将应急管理动态能力视为由预防与准备、响应与处置以及恢复与重建三个阶段的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其中,预防与准备阶段的核心动态应急能力为风险感知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响应与处置阶段的核心动态应急能力为资源整合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恢复与重建阶段的核心动态应急能力为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参见图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阶段划分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每个阶段仅需要特定的动态能力。实际上各阶段均存在动态能力上的重叠和互补,且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跨阶段的能力整合与协同。

第一,预防与准备。突发事件尚未发生时的预防与准备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应急管理主体应在风险转化为突发事件之前做好危机预防,在常态化工作中做到感知和监测风险,储备应急物资,防范危机的发生。在预防阶段,关键的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为风险感知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一是风险感知能力。应急管理的对象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因此,在应急管理的预防和准备中,应急管理主体对突发事件风险因素的关注、识别和监控尤为关键。风险感知能力与应急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密切关系。二是应急保障能力。应急保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完善应急保障体系需完善应急防护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和调配制度,合理规划应急保障资金,确保突发事件到来时具有充分的物资储备和及时的物资供应,增强风险应对能力[42]。

第二,响应与处置。对已发生突发事件的响应与处置属于危机事件事中管理,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快速有效地响应与处置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进展和后续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关键的应急管理动态能力为资源整合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资源整合能力。突发事件响应与处置中,应急管理主体首先面临的是多方需求激增和资源短缺问题。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资金等。同时,应急管理中信息也被视作重要资源,应急管理主体须加强信息沟通,确保信息准确并及时传递,降低信息不畅或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混乱风险[43]。二是协同配合能力。伴随风险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传统的单一责任主体显现相当的局限性,无法适应新时期应急管理形势,应急管理应明确主体间的合作和响应,有效协同配合,构建多元治理格局[44][45]。三是创新能力。随着突发事件处置进程推进,将出现应急规划之外的新信息与新情景,应急管理主体必须根据自身知识、技能和前期处置经验,采取创新性举措进行适应。能力的提升或流程的重新部署有利于提升处置效果,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应急需求。

第三,恢复与重建。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的结束并不代表应急管理工作的终结,而是标志着应急管理进入恢复与重建阶段。此时,建立在危机导向上的紧急状态得到解除,但灾前常态并未恢复。因此,确保突发事件不再反复并开展重建工作是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此阶段,应急管理的关键动态能力是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一是恢复能力。以突发事件的结束为节点,应急管理工作转向恢复与重建,突发事件本身直接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已显著减退,但其引起的社会秩序波动和情绪影响仍在延续。应急管理主体必须对突发事件的破坏性结果和潜在致灾因子采取措施,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援助,以缓解社会焦虑和恐慌,推动社会秩序和社会生产逐步恢复。二是学习能力。危机学习是增强组织韧性和消除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管理主体必须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汲取成功经验,识别并改进应急处置中的不足,通过学习、打破和再学习,提升自身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实现持续性改进和成长[46]。

综上,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应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综合性等特点,在整体结构上应包括风险感知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创新能力、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七个维度。这些能力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它们形成应急管理的强大合力,推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应急管理主体应以风险感知能力为前提,对机会和威胁进行感知,及时识别并干预风险因素,同时以应急保障能力为后盾,为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好物质和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准备。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主体应借助资源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并利用协同配合能力,与其他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协作应对危机。同时,应急管理主体借助创新能力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应对惯例,以应对过程中出现的难以预测和防范的情景或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主体应全力推动社会秩序和社会生产的短期善后和长期恢复,并及时总结突发事件应对的全过程经验。通过对应对全过程的总结和反思,应急管理主体不断增强对新机会与威胁的识别能力以及应对惯例和知识的创造能力。同时,以应急培训和教育等形式,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和促进相关知识传播。

四、结语

面对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静态战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应急管理需求,必须形成能够快速回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这已是不言自明的共识。在应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通过原子图谱法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以类似德尔菲法的方式对动态能力概念进行聚焦心像分析,充分观照了应急管理领域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辨析了动态能力综合概念及其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差异和侧重,厘清了动态能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关键要素,并结合质性分析对应急管理动态能力概念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界定,同时指出了应急管理动态能力全周期的维度。这些尝试及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了该领域的学术旨趣,反映了当下中国应急管理领域的急迫问题及理论进展,具备一定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引导性。

总体而言,本研究仍为基础性研究,并且只是做了粗浅和初步的学理性尝试,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其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例如,动态能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测量、影响因素和权变因素等,都需要在更深层次、更高程度上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同时,提升应急管理动态能力的实践价值同样重要,这会为制定适宜的应急管理发展战略、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深刻洞见与有益启迪。

参考文献:

[1]Teece D J,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

[2]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7).

[3]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13).

[4]Eisenhardt K M,Martin J D.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10-11).

[5]Zollo M,Winter S 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3).

[6]郑素丽,章威,吴晓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0,(3).

[7]Schilke O,Hu S,Helfat C E.Quo Vadis,Dynamic Capabilities? A Content-Analy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8,(1).

[8]Martin J A.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 and the Multibusiness Team:The Role of Episodic Teams in Executive Leadership Group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1,(1).

[9]Erk P.Piening.Dynamic Capabilitie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3,(2).

[10]Amy L.Pablo,Trish Reay,James R.Dewald,et al.Identifying,Enabling and Manag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the Public Sector[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7,(5).

[11]吴冬明.“风险的泉源”与“科技发展的副作用”——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2]李国和.失衡与自觉:风险社会的理论溯源与现实诉求[J].甘肃社会科学,2023,(4).

[13]安娴.生产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维度及内部驱动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14]刘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

[15]薛镭,安娴.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初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8,(9).

[16]Liu R,Fan B.Roles of Institutions and Dynamic Capabi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Mmergency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110 Cases in Shanghai[J].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2023,(2).

[17]Li B,Wan J,Qi L,et al.Unveil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strategic emergency response:insights from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China’s New Cconomy Firm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22,(1).

[18]Papanagnou C,Seiler A,Spanaki K,et al.Data-drive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 Emergency Situations:The Case of the UK Retail Se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22,(250).

[19]陈振明.“乌卡时代”公共治理的实践变化与模式重构——有效应对高风险社会的治理挑战[J].东南学术,2023,(6).

[20]詹国辉,戴芬园.应急治理共同体:风险社会中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新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21]何珊君.高风险社会的表现、特征及缘由——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中国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2]樊博,聂爽.应急管理中的“脆弱性”与“抗逆力”:从隐喻到功能实现[J].公共管理学报,2017,(4).

[23]郭雪松,赵宇,王子爻.“情景触发—任务驱动—组织重构”:耦合视角下复合型灾害适应性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23,(12).

[24][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邱泽奇.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5]尚虎平,李逸舒.一种概念界定的工具:原子图谱法——以“绩效”、“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概念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4).

[26]陈英梅,刘宇.生产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国中小企业,2022,(5).

[27]边慧敏,廖宏斌.领导干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动态能力模型探析——基于危机周期理论的分析视角[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28]蔡树堂,白广琦,高程.应急背景下制造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J].创新科技,2022,(1).

[29]Helfat C E.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5).

[30]Schilke O.On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Nonlinear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2).

[31]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

[32]Schreygg G,Kliesch-Eberl M.How Dynamic Ca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Be? Towards a Dual-Process Model of Capability Dynamiz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9).

[33][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十版)[M].孙迎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4]张乐.风险、危机与公共政策:从话语到实践[J].兰州学刊,2008,(12).

[35]林鸿潮,刘文浩.“常规—应急”混合状态对传统应急模式的挑战及其回应[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2024-09-13].http://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40111.03.

[36]刘一弘,高小平.风险社会的第三种治理形态——“转换态”的存在方式与政府应对[J].政治学研究,2021,(4).

[37]高小平.公共领域的“转换态”性状及治理[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6).

[38][美]欧文·M.柯匹,[美]卡尔·科恩,[加]维克多·罗迪奇.逻辑学导论[M].张建军,潘天群,顿新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39]詹承豫,徐培洋.基于系统韧性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概念逻辑与建设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23,(8).

[40]张晓君,王伟桥.走向“大应急”?机构改革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形塑——基于综合应急管理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21,(4).

[41]徐宪平,鞠雪楠.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演变趋势、模型构建与基本规则[J].管理世界,2019,(12).

[42]李宗刚,钱瑶瑶.疫情背景下健全国家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4).

[43]翟婧,胡峰.从交互壁垒到耦合共生:应急情报协同治理困境及纾困路径探赜——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11).

[44]康伟,杜蕾,曹太鑫.组织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同治理网络——基于“8·12天津港事件”的全网数据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8,(2).

[45]Naim Kapucu,Vener Garayev.Designing,Managing,and Sustaining Functionally Collabora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Networks[J].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3,(3).

[46]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实习责任编辑:冯雪艳]

Concept and Dimension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y

—Based on Atomic Mapping Method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Du Yue, Li Fangshi, Zhao Xueming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Abstra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uncertainties necessitate that emergency management develop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 rapid response.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from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s study extracts existing conceptual data indicators using atomic mapping method and combines them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y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abilit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entities to sense and monitor environmental risks, integrate and reconfigu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and leverage crisi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emergencies, in order to prevent, respond to, and recover from emergencies, thereby minimizing losses and meet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demands. The dimension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y include risk perception, emergency support, resource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recovery, and learning capabilities. This frame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omprehensive, process-oriented, and integrative nature. While the framework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y possesses a certain degree of theoretical explanatory power, there is still a need to further enrich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s and enhance its practical value. This will facilitate the formulation of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enabling effective responses to risk challenges.

Key words:

emergencies,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ies, atomic mapping method, qualitative analysis, dimension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ynamic capabilities

收稿日期:2024-06-2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22YJC630216)。

作者简介:

杜 汋(1981—),男,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

李方石(1996—),男,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

赵学铭(1983—),男,天津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处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