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3河北民营企业百强榜展现出河北民营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基于问题分析,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有关精神,从发挥科技增量器、服务主引擎、特色助推器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为激发河北民营经济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北省;2023民营企业百强;民营经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4)03-0073-09
一、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在要素,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强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2—2021年,民企的税收占比从48%上升至59.6%;2012—2022年,其吸纳就业占比从32.1%提高为48.3%,数量占比也从79.4%增长为93.3%;自2019年起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可以说,民企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50%以上的税收和外贸、90%以上的企业数[2]。2022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0%[3],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文章以近几年河北民营企业百强数据[4]为分析重点并提出相应建议,积极助力河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河北民营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2023年10月27日,“2023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2023河北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3河北省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等榜单发布。榜单数据传递出河北民营经济发展向好信号,呈现出四方面显
著特点。
(一)五年递增17.6%,营收规模增速复苏
从河北民营企业百强营业收入规模来看(见表1),2023年营收总额达到
34 995.8亿元,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16.4%,增速提升了5.4个百分点;与2018榜单同类数据相比,年均增长17.6%;与2022年营收总额年增长速度(11.0%)相比,呈明显复苏态势。
观测营收分布,可以发现2023百强企业的营收首位数、中位数和末位数的绝对值均较上年度榜单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其增速表现不一(见表2)。三者之中,首位数、中位数的增速回升明显,分别为29.2%(上年度为6.0%)、16.2%(上年度为8.8%),而末位数增幅出现了较大下滑,为9.8%(上年度为29.4%)。
(二)8家企业营收突破千亿,龙头阵营不断壮大
由表3可以发现,2023百强企业中营收总额突破千亿的企业,榜单中有8家,较上年度增加了1家;营收总额在500亿元~1 0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2家,较上年度增加了2家;营收总额在100亿元~500亿元之间的有35家,与上年度持平。
从营收排名前十的龙头阵营来看,2023榜单的前十企业营收占百强营收总额的48.3%,近两年相对稳定并有小幅提升,龙头阵营日益壮大(见表4)。
(三)入围门槛持续提升,服务业异军突起
从营业收入的入围门槛来看(见表5),总榜由上年度的38.7亿元提高到42.5亿元,增长9.8%,增速回落(上年度增速为29.4%),2018—2023年年均增长16.0%。制造业百强榜由上年度的28.2亿元提高到33.2亿元,增长17.7%,增速回落更为明显(上年度为61.1%),2018—2023年年均增幅为24.1%。服务业百强榜则呈现相反态势,入围门槛提升强劲,表现突出,由上年度的1.9亿元提升至3.3亿元,增长73.7%,五年平均增幅达到27.0%。
(四)相对位置小有波动,发展态势向好
1.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及财富500强的河北民营企业整体向好。
2023年9月20日,“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河北省共有22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量为全国第8位,22家中有17家民营企业,占77.27%,相较2022年入围企业23家中16家民企的69.57%占比,又有所提升。2023年8月2日,2023《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河北有2家企业上榜(与2022年数量持平),民营企业占其一(该企业是2021年新上榜企业,所处位次也有较大提升,2021年为第375名、2022年为第386名、2023年为第320名)。2023年7月25日,2023《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河北14家企业上榜(2021年17家、2022年16家),其中6家为民营企业(2021年、2022年均为6家),企业的相对位置由2022年的第100~422位前移为2023年的第89~416位(见表6)。
2.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河北企业数量及位次有所提升。
2023年9月12日,“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3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发布。入围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河北民企有33家,较去年增加了3家,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五位,排名与去年保持一致。从近几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河北民企分布情况看,前50名中河北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由2018榜单的2家增至2023榜单的6家,比2022年增加了2家。从入围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河北民企前十位来看,相对位置有了明显提升,处于第17~105位(上年度为第31~126位)(见表7、表8)。
近四年河北制造业、服务业民营企业入选全国榜单情况见表9、表10。
三、河北民营企业有待改进的问题
河北民营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传统产业偏旧、新兴产业偏小”等问题仍有待改进。
(一)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依然明显
2023年11月14日,“2023 年度浙江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5],浙江民营百强营收总额达到6.77万亿元,是河北百强营收总额的1.9倍。浙江民营百强的营收首位数、中位数及末位数仍远超河北,特别是营收末位数的差距(4.8倍)有扩大趋势(2022年为4.3倍)。营收过千亿的百强民企,浙江15家(有3家超3 000亿元),河北8家(有1家超3 000亿元);营收过千亿民企的营收总额,浙江为32 211.0亿元,河北为15 156.6亿元(见表11、表12)。
(二)营业收入增幅喜忧参半
从榜单营收数据看,2022年河北民营企业百强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具有整体上升和局部下滑的特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营收增幅差距明显。2023百强总榜的营业收入总额较上年增长了16.4%,增速回升。而2023制造业百强的营收则出现了增速下降,较上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与制造业相反,服务业百强的营业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2021榜单下降10.4%、2022榜单下降41.9%)后,2023榜单出现了大幅攀升,增速达到46.7%,是制造业增幅水平的3.1倍,显示出服务业强劲的回暖态势。如表13所示。
(三)地区集聚趋势有所减缓
2023总榜中,上榜企业个数位于前四位的城市为唐山(23家)、邯郸(22家)、沧州(15家)、石家庄(10家),有两个市无企业上榜,地区集聚相对稳定但其间分布差异有所减小。与2022榜单相比,企业个数有所增加的区域有3个,分别为保定(增4家)、沧州(增3家)、邯郸(增1家);企业数量下降的区域有4个,分别为唐山(减4家)、承德(减2家)、秦皇岛(减1家)、张家口(减1家)。
2023制造业百强企业仍然相对集中在唐山(25家、减少5家)、邯郸(24家)、沧州(18家),但上榜企业数量全距减小,相对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2023服务业百强榜的企业地区分布变动较大,上榜企业数量居前三位的城市与上年度相同但位次出现了变化,分别为唐山(23家,增加3家后反超石家庄和沧州)、沧州(22家)、石家庄(19家、减少4家)。其他区域中,上榜企业个数有所增加的有3个,分别为廊坊(增4家)、保定(增3家)、张家口(增1家);企业数量下降的区域有1个(秦皇岛),减少了6家。如表14所示。
(四)产业结构偏重但加重态势出现回转
1.第二产业营收占比近四年首次下降。
产业结构偏重是河北民营经济的固有特点,2023榜单数据显示结构加重趋势有所减缓。百强总榜中,第二产业有84家(较上年减少4家),营业收入总额为32 289.1亿元,占总收入的92.3%,较2022榜单(94.1%)下降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有15家(较上年增4家),营收额为2 629.4亿元,占总额的7.5%,为近四年首次回升(见表15)。
2023百强总榜中排名前20位的企业均属于第二产业(见表16),其中14家为钢企。
2.第二产业内钢企稳居首位。
2023总榜中有84家企业属第二产业(营收额为32289.1亿元),制造业有77家(2021年为69家、2022年为80家),企业数量略有减少,77家企业的营收额为30 151.9亿元,占百强总营收额的86.2%,制造业主导地位稳固。这77家制造企业中,钢企有37家,占48.1%,37家钢企的营收额为22 637.0亿元,占77家制造业企业营收额的75.1%,占84家第二产业企业营收额的70.1%,占百强营收总额的64.7%,近五年呈上升趋势。如表17所示。另外,2023百强总榜中钢企包揽了前五位。
追踪分析2023制造业百强数据(见表18),榜单中共有44家钢企,较2022年减少了3家,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其营收额占比不减反增,44家钢企的营收额占到了总额的73.9%。
3.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距拉大态势有所减缓。
从2023制造业及服务业百强营收数据看,其营收总额,营收首位数、中位数及末位数,制造业均远超服务业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但这一差距在2021、2022连续两年持续拉大之后出现了减缓态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百强营收总额的差距由2022年的11.0倍降至2023年的8.6倍,营收中位数差距由2022年的12.5倍降至2023年的10.3倍,营收末位数差距由2022年的14.8倍降至2023年的10.1倍(见表19)。
4.利润集聚更为明显。
2023总榜前十家企业的营收额为16 910.9亿元,占总额的48.3%,利润集聚特征明显。2023制造业百强中前十家企业的营收额为16 061.5亿元,占总额的51.8%,集聚趋势持续加大。与之相反,服务业继续呈现出反向集聚,前十家的营收额为2 328.8亿元,占营收总额的64.7%,连续三年下降,为近五年占比最低水平(见表20)。
(五)服务业结构亟需升级优化
2023河北服务业榜单中,企业个数位于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业(44家)、房地产业(22家)、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0家),其中,批发零售企业的个数和上年度基本持平,营收额占比增长2.8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的个数比上年度增加了6家,营收占比出现了回升趋势,两个行业的企业营收占比共达76.4%,较2021年的61.6%、2022年的71.9%持续上升,传统服务业占比攀高(见表21、表22)。
0
2023河北服务业百强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仅有3家,较2022年减少了6家,营收占比较低(0.1%),企业数量及营收规模近五年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活性服务业有所复苏但仍未达到2020榜单水平,文化体育和娱乐企业则无一上榜。如何借力新科学技术、新跨界融合,优化升级服务业结构,任重道远。
四、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2023河北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营收规模增速复苏,五年年均增长17.6%;龙头阵营不断壮大,8家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入围门槛持续提升,服务业异军突起;企业相对水平不断提升,前景可期。同时,河北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固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追赶先进的步伐亟需加大加快,产业结构偏重、地区集聚现象依然明显,服务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二)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河北省2023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精神[6]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现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提出建议。
1.发挥科技增量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第一,在科技成果转化T48+6YCeETxyvdfa11D5GQ==上,进一步加强与京津科技成果信息的互联共通、科技成果的信息共享,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畅通并拓宽推送渠道,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等向企业有效转移、转化。第二,在科技精准帮扶上,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工作机制,推动人才信息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为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高效合作提供便利。第三,在传统产业存量升级上,狠抓技术攻关,集中力量支持钢铁行业延伸链条、转型升级,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7],支持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创建,促进氢能炼钢等绿色低碳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应用[8]。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的升级关乎生存和长久发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迫在眉睫。第四,在新业态新模式增量培育上,持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专项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运作模式成熟、发展潜力较大、辐射范围较广、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兴服务经济、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项目更大支持,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争先机。第五,在科技综合服务上,进一步完善社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服务机构开展跨领域跨区域合作形成合力。
2.发挥服务主引擎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一是坚持以数字化为主线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抓住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融合趋势,以“数字+”为重要融合手段,积极创新服务场景,扩大服务市场规模,在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体系中持续增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尤其是五大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即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现代物流与制造业、消费服务与制造业、新能源生产使用与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制造业,让现代服务发挥更大引擎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二是坚持对接京津及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2023中国服务业民企百强榜中,河北有4家入围,北京有17家入围占据榜首位置,前20家中北京拥有6个席位;长三角、珠三角省份入围企业有55家,其中有9家位居百强榜前20位,研发费用及研发强度优势凸显。京津特别是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研发、数字服务等科技服务优势明显,以2023北京民营企业百强为例,榜单中有63家企业主体及下属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百强企业数量六成以上,有近三成企业属十大“高精尖”产业,七成以上企业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研发,河北民营需进一步加快与京津的融入协同、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积极对接,形成高质量跨越发展强大引擎,对接尖端科学技术、先进发展理念、优质优势项目,取长补短同时也充分发挥河北自身的优势。2022年12月20日河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发挥生态、温泉等资源和较低生活成本优势,聚焦旅游强省建设和乐享河北建设,精准定位京津消费群体,加快实施燕赵文旅品牌创建行动、协同养老示范带创建行动。
3.发挥特色助推器作用,推动经济高质发展。
河北省共有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覆盖74个县(市、区)[9]。依托独特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围绕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等为重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也需加大对产业链、对产业融合、对创新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的关注和引导,用好用足政策,在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招工引才、资金支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鼓励向特色领域和区域拓展发展空间。支持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中西部、东北、边疆地区的投资和发展;支持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在绿色低碳行业风向标的打造上发声,更多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持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支持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的建设。
注释:
①《2023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0-31/doc-imzsxsvy8122242.shtml,2023年10月31日。
②许勤:《2020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载于《河北日报》,2020年1月15日。
③《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cj/zc/201911/t20191115_171530.html,2019年11月15日。
④《2023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https://item.btime.com/f1a7vdg85ps8llp6f924oe62auf?page=3,2023年9月25日。
⑤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6898876/7026469/7026511/7026506/7078235/index.html,2023年11月10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7-20.
[2]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N].人民日报,2023-07-20.
[3]全省民营经济运行平稳[N].河北日报,2023-03-30.
[4]祃海霞,申博,张宏玥.河北省民营经济分析报告(2022)——基于2022河北民营企业百强数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4):46-56.
[5]三个关键字,看浙江民企发展之变[N].浙江日报,2023-11-15.
[6]河北八方面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N].河北日报,2023-04-25.
[7]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石家庄举行[N].河北日报,2022-12-21.
[8]武义青,张云.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N].河北日报,2023-09-20.
[9]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N].河北日报,2023-02-20.
责任编辑:韩曾丽
Analysis Report of Private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2023)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Top 100 Private Enterprises in Hebei in 2023
Ma Haixia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China)
Abstract:
The 2023 Hebei top 100 private enterprises list showcases the good development trend of Hebei's private economy, but problems such a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still relative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problem analysi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levant spirits of the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Private Econom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such as play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crement device, service main engine, and characteristic booster,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Hebei's private economy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top 100 private enterprises in 2023; private economy; Chinese modernizati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收稿日期:2024-06-20
作者简介:
祃海霞(1973-),女,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