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诺邓,是在大理的客栈里。大理的客栈通常会设有一张茶台,喝一杯茶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你们当地人都去哪里玩?”诺邓古村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的旅程里。
“滇西北历史最久远的村落之一”“白族聚居”“盐道”“骡子驮人上去”“太极景观”等等信息让我们听得入神,随即更改行程,把原计划去洱海变成165公里外的诺邓,那个充满神秘的古村落。
在高速公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在云龙收费站下高速,进入一个简易的停车场,我还在自我安慰:这只是停车场,离景区很远。没想得到的回答是:前面几十米就是景区。好在停车场旁边有家古香古色的餐馆,诺邓火腿又很出名,既来之则安之,吃了诺邓火腿再说吧。
餐厅里没几个人,老板介绍了几个特色,并邀约我们到厨房点菜。一路劳顿,我们确实饿了,草草点了几个菜,不想味道却好得出乎意料,先上的烤饼有浓浓的奶香,生吃火腿让人胃口大开,既然车已停了,我们索性要了当地的米酒,畅饮一番。
两坛酒下肚,喝得晕晕乎乎,接我们上山的骡子来了。拉骡子的大哥很开朗,和我们天南地北谈了起来,骡子引起了我们极大兴趣,它毛色光滑,性格温顺。把行李放在骡子背上,大哥认真用手摸一遍行李的棱角,大概是怕硌着他的骡子,骡子望了一眼主人后开始行走,嘀嗒踩出一连串节奏,其实眼前的路就是台阶,可以确信,骡子是这里唯一的运输工具。驮着两筐沉重的行李走在陡峭的山崖上,妻子不停可怜这受苦的骡子,同时也赞赏大哥的善良,通常村里的骡子要驮400斤的砖瓦在山路上跑一天,这位大哥却从不让自己的骡子负重超过200斤,而且只拉客人和行李,这样做收入自然少了,但从他的笑容上,可以看出他很满足。
在这原始的山路,走一段就开始喘,我们有些醉意,摇摇晃晃跟在骡子后面。大哥说他1968年出生,一个人住在村里,路边的驮运电话是他的,他就是山里的交通员。也许是酒醉,他说话时嘻嘻哈哈,我却听出有一丝伤感,又联想到和他相依为命的骡子,感觉大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就想起电影《人生》中赶车的德顺老汉,泪眼婆娑唱着:“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
我们订的客栈位于半山腰,30多岁的老板娘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也许是爬山的汗水醒了酒,也许刚才光顾着脚下的台阶,到了门口才想起看周围的风景。这村子看似不大,走起路来却感觉很有体量,走了半个多小时,据说才走了山路的四分之一。台阶宽不到一米,纵横交错,把山坡上的人家紧密地串联起来,左右相通,上下相连,像个蜂巢挂在半山上,周围草木丰盛。老板娘给客栈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嬿山羽筑”,从干道上四个台阶后入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花有序地开放,再上三级台阶出现一所多台院落,大门夹在两栋红色泥瓦的阁楼之间,门头雕梁画栋,敞开的木门镶嵌在厚重的圆柱上,脱落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入门后是精致的四合院,分三台逐级向上,一台为天井,一汪清水映蓝天;二台为茶台,幽静清雅;三台为客堂,躺在舒适的沙发上可以看书上网。两旁的耳房错落有致、紧密相连,窗棂上挂着一盏旧马灯。里面为套房,楼下洗漱,楼上是卧室,木质的楼梯,精雕细琢的窗户,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放下行李,和老板娘及常住在这里的一位画家攀谈起来,院子挂满了画家的画,画的都是山寨的风土人情,浓墨重彩,相得益彰。老板娘很健谈,认真地介绍着诺邓的概况和历史,谈意正浓,已是华灯初上,老板娘推荐我们到村里老中医家里泡脚解乏,夜幕降临,伴着微醺的感觉回到客栈,躺在原木的床榻上一觉睡到了天亮。
头一天的迷迷糊糊,促使了第二天的好奇。没等其他人起床,我就推开门去探寻古村落的原貌。
山寨还处在云雾缭绕和寂静之中,走出大门,古韵就扑面而来,依山而建的房子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翘起的檐角、银灰的屋脊在高山翠谷之中若隐若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院子风格各异,每户人家的门额上雕出精致的木刻让人感到文化的厚重。走几步就遇到了一院大宅子,门第庄重大气,青砖绿瓦,据介绍,原主人名叫黄桂,康乾年间中的举人,被誉为“滇中儒杰”,曾“蜚声朔北”“文章为天下士知”,现在的主人是黄桂第18代后人,用宅子做了客栈。沿着山路向上爬,三步一阶,五步一台,隔三差五就有一所有来头的宅子,进士、举人、贡生和秀才的头衔层出不穷,可见当年这里科名鼎盛、人才辈出。山腰有个大青树广场,是歇脚最好的地方,这所五代中医世家,300年的老宅规模宏大,在悬崖峭壁上难得有这样的广场活动。坐在600多年历史的大青树下不由得疑惑,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村子,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
打开手机查阅,诺邓村见于史籍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因盛产百万斤优质食盐而名噪滇西、缅北,经济盛极一时。富庶之后重教育,先后出过2个进士、5个举人、58个贡生、多个秀才。这些人在朝中做官,把京城的建筑风格带回乡里,又因官职发起建立文庙、武庙。村落以汉代古盐井为起点,背靠满崇山,襟带诺水,建出层层叠叠的屋巷亭楼,石径低回,忽而出现的支巷叠映出陡峭的阶梯,忽而凸出的门坊仿佛时间在回响。繁华印在记忆中,土墙、石壁、木雕在高原的阳光下流泻出一抹苍黄。
诺邓成于盐业,熬盐要利用能源,过度的砍伐使村里只留下几棵有名号的大树,伴随着大夫第、盐务署、龙王庙、五课提举司,讲述着一个始于汉代的盐业传奇。
稍作调整,去追寻那资料中描述的玉皇阁和文庙。台阶越上越陡,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一旦松懈,就会有放弃的念头。倒是那爬行在台阶上的骡子给我以启示,迂回多走路,却省力气。
山顶是自然风景最好的区域,仅存的古木群掩映着文庙和道观,有趣的是,从龙飞凤舞的棂星门开始,道路一分为二,向右通往文庙武庙,体现儒家教化的人文之道。
庙里如今只剩木构框架,遗留下的神像大多是后人补制的,有的干脆手写一个纸牌,算是给神仙留的位置。道路向左通往道观,与拆掉的文庙相比,玉皇阁依旧完整。盐业衰落了,村庄变得安静下来,只有残败的庙宇道观还在孤独地守望着。
小说《天龙八部》中有描述,段誉将四大金刚中的古笃成安排进大理盐道司,由于大理偏居西南,食盐生产几乎为零,当时大理国的食盐要全部从其他地方购买,可见诺邓盐的出现对云南产生多大影响。一千多年来,诺邓村名从未变更过,说来也算是奇迹。
站在山顶往下看,郁郁葱葱,一条清澈的小溪顺着台阶两侧汩汩流淌,身在高处,不仅能感受到空气的清爽,还能看到袅袅炊烟,早起的乌鸡相互追逐,“咕咕”叫着,偶尔传来鸟鸣、犬吠和骡子走路发出清脆的声音。我对骡子好奇,仔细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每个骡子各有特点,带头的骡子健壮,一窜一窜向前冲,带动着骡队;聪明的骡子会省力气,左右回旋;偷懒的骡子眼神迷离,偶尔会挨一巴掌。主人很了解这帮伙计,抽着烟跟在后头。
游走在古村,我感慨诺邓,如何做到如此低调,既不像王家大院的显赫,也不像徽州古镇的富丽堂皇,走进诺邓,不会感到半点虚幻,看到的只是从容,脱离了俗气的厚重。这里有中医、裁缝、泥塑和银匠四大家族,还有闻名遐迩的诺邓火腿。
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里珍藏着清朝以来大量的藏品,有家谱、书信、木雕和匾额,跟随馆主漫步在幽静的庭院中,每个空间,每个摆放都充满了文化氛围。一件体态硕大的青花瓷是镇家之宝,家族中有婚丧嫁娶都要借去以示家风。
穿行在诺邓,静得出奇,偶尔遇见的人好像忽视了你的存在。也许经历得太多又太久,形成了岁月的沉淀,使他们能够如此泰然自若,像个修行者,不再有世俗的感觉。
大家都对诺邓有好感,决定再多留一天。在诺邓,大自然是亲近的,天空会飘来一阵似水似雾的小雨8533adfaeb4cfa93de577c539a0e3bb8,又时而放晴,山顶突然显现出一轮彩虹,让我们的身心彻彻底底放松下来,感受自然之美和心灵的空净。
中午,我们聚在观景台,依着树俯瞰东坡民居区,地势稍缓的东坡,建筑宽平完整。碑文描述:“崇山环抱,诺水当前,菁簧密植,烟火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古宅轮廓分明、叠加有趣,沟里涌出的清泉,在低洼处集聚成湖,漂浮着几只悠闲的白鹅。山坡上开垦的零星耕地,长出绿油油的蔬菜,隔得很远也能感觉到那种水嫩。
长在石头缝里的仙人掌隔三岔五开着花朵,那种顽强足以证明生命力。至此,我觉得在哪里已不重要,不如找一处地方坐下慢慢品味。随意走进一间叫“旅行者”的咖啡馆,在悬崖上的榻榻米落座,要一杯美式咖啡,临着山间的云雾缭绕,打开电脑,待一整个下午。
告别诺邓时遇见了客栈真正的主人,她是老板娘的母亲,一位极具智慧和思想的女性,60来岁,虽然只读过初中,却在客栈建起了免费的书吧。感动我的是她开阔的思想和坦然的人生态度,她有3个女儿,按照白族习俗,选了二女婿入赘,根据传统应由二女婿继承财产,她对二女婿说:“你有财产分配的决定权,但我希望你在实行权利时兼顾姊妹,即使你得大头,也要分配一些给其他人,这样才能团结家族力量,不至于孤立。”她希望她的3个女儿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生活方式,贫也过、富也过,最主要的是坦然面对,开心过好每一天,就像他们白族人对待信仰一样,三教合一,儒修为,佛修心,道修身,从而修成最好的自己。那段时间我正赶上身体不适,有些焦虑,听她一席话,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诺邓,白语是“有老虎的山坡”,有盐,也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内涵,300多户人家的村子,就有千古盐井、卤脉龙王、北山重楼、河东民宅、棂星门坊、盐街盐局、提举衙门、道长月台、银匠旧居、河头潭影、黄家古榕、本主神祠、文庙秋阳、玉阁星图、五云红叶、贡爷家风、进士家雕、屋檐五滴、多台院落、村巷石板、盐马古道和太极四景等众多看点,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有生活态度,比如拉骡子的大哥和那位给我启发的客栈大姐。
在诺邓的这些时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世界。这里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村落里的石板路,古旧的木屋,还有那悠长的石桥,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沉淀。
当地人的生活哲学深深打动了我,他们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不急不躁,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让人有机会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真谛。
夕阳西下,我站在村口,回望着这片宁静的土地,心中充满了不舍。诺邓,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记忆中一段美好的篇章。我知道,这里的宁静与豁达,将会是我人生旅途中,永远的指引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