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文字的统一是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标志。术语是各领域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核心和灵魂。现有研究发现,两岸多个领域的术语差异高达30%以上。从语言学角度看,同实同形术语包含两岸共同的语言表述规律性,“同实异形”的差异术语存在共性规律和微观可协调性;从术语使用现状看,异形术语有两岸融合的情形。学界已建设了大量的术语对照资源,据此本研究提出两岸术语研究应以“求同化异”为理念。本着同中求规律、异中找共性的研究思路,文章以社科领域两岸对照术语为研究基础,以英语对照术语含system的一组术语为例,对两岸同实同形、同实异形术语进行了分类研究,归纳了两岸同实同形术语的共同表述规律,分析了同实异形术语的差异类型和共性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协调策略,期待为之后的术语生成、翻译提供参照,从而服务于两岸统一大业。
关键词:两岸术语;求同化异;同实同形;同实异形
中图分类号:H083;C04;C61文献标识码:ADOI: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06
Abstract: The unity of language and writing is a symbol of promoting and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Terminology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various fields. Exist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re are over 30% differencVOxT6MNaL516IbhASmlk63FRMWZRsDpmTnLqWuaRdRE=es in terminology between many fields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e terms of “the same reality in same form” contain the common regularity of expressions shared by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while the differential terms of “the same reality in different forms” have common regularity and coordin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From the current usage of terminology, there is a trend of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crossstrait terminolog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esta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terminology comparison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crossstrait terminology research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eeking assimi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ollow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seeking rules within similarities and finding commonalities within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hinese crossstrait comparative terminology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 Taking a family terms of English comparative terminology with the word “system” as an example, it classifies and studies crossstrait terms with the same reality in same form, and the same reality in different forms. This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the common expression rules of crossstrait terms with the same reality in same form,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ms with the same reality in different forms, and discusses 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strategies.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terminology generation and translation, and serve the great cause of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Keywords: CrossStrait terminology; resolving differences; the same reality in the same form; the same reality in different forms
0引言
海峡两岸,同宗同源,同文同种,文脉相承,血脉相连。但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经历了长达70余年的各自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对外开放程度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有了不可忽视的差异。
术语是科技和文化的载体,是专业或行业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核心与灵魂。术语使用不一致,将不仅直接影响领域和行业的沟通交流,且不利于民族统一。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工作方针下,学界、行业已构建了大量两岸术语对照资源。这些资源建设为两岸交流与沟通奠定了基础,但“求同存异”的最终目标是术语统一、语言文化统一,以及民族未来的统一。因此,本研究提出“求同化异”为两岸术语的研究理念。
1两岸术语研究的现状
两岸术语对照研究,大约始于1988年。1993年“汪辜会谈”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两岸专家,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不断地推进两岸术语的交流和统一工作。之后,两岸术语对照研究进入受关注期,到1999年达到高峰,2010年后进入常态,各界开始较为广泛地进行两岸术语差异、比较、对照资源建设和工具书编纂等各方面的研究。
1.1两岸术语差异现状
两岸术语差异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两岸多领域的沟通和信息传播等方面。据《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统计,两岸术语的差异状态为:两岸术语定名一致率约为62.63%,差异率达37.37%[1]。但术语差异在各领域分布不同:计算机等信息科技领域,大约只有58%的名词相同,差异率高达42%;在“共通词语”相对较多的物理学领域,也有约20%的名词存在差异;化学等传统学科中,不一致的名词术语也在30%以上[2]。我们对两岸人文、社会科学类术语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差异率分别约为31.9%和41.93%。而在日常交际中,若只有70%左右的共同语,那将是一种障碍交际。可见,对如何化解两岸的交际障碍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两岸术语资源建设——求同化异的基础
2010年以前,对于两岸词汇工具书的整理与出版,主要由两岸学者自发组织。之后,为了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交流,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文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审定后,“先后出版了近30种分学科的‘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本’”[3]。2015年,《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已经公布、出版的 25个学科的两岸术语对照单行本中的157 461组术语进行了集中整理,从58 837组差异术语中遴选了41 595组典型术语,列出“大陆名”“台湾名”“英文名”和“学科”等内容,这是研究两岸术语差异的权威数据。2016年7月,两岸合编工具书《中华语文大辞典》(大陆版)发布。2018年两岸《中华语文大辞典》正式出版发行。2019年,《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10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词典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编写,两岸专家相互配合,先后有500多位各领域的学者参与了词典编纂和审定,涵盖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2022年5月《海峡两岸大数据百科术语词典》出版。当前,两岸工具书合编工作还在不断推进,这些工具书不仅具有实用性,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为之后两岸差异术语的消解化异提供了研究基础。
1.3两岸术语协调及词汇互通
在部分领域,两岸已经在积极沟通协调新术语的指称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通过进行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一些学科的不一致名词获得了统一定名。如昆虫学名词中的‘trophamnion’,大陆叫‘滋养羊膜’,台湾叫‘滋养鞘’‘圆卵膜’,经过研讨,统一定名为‘滋养羊膜’。又如101~111号元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其重新命名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定其汉文名过程中,及时征求台湾专家的意见,两岸化学专家经过研讨,对11个元素的定名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目前两岸100号之后元素的称谓是完全一致的。”[4]说明新产生的术语,两岸行业、领域专家坐下来协商是一种可行的工作方式。那么,组织两岸专家对造成术语的用字、用词差异的问题进行探讨,制定择选标准和规范也不是不可行。
语言学界也对两岸词汇的互通性和语义知晓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随着两岸持续互动,大陆词语将逐渐被台湾接受,两岸词语的些微差异不足以阻挡两岸词语的互通。”[5]。互通性研究发现:“两岸之间的交流还未深入,目前多数交流仅限于表面,互通性不佳,不利于两岸民众的彼此了解和双方的相互合作。”[6]由此也证明,为促进两岸统一,两岸术语交流协调、求同化异工作势在必行。
1.4两岸术语研究态势及主题分布
以“两岸术语”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结果看,30余年的两岸术语研究主题分布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自1988年以来,两岸术语工作大量集中于对照资源建设,其次是术语差异及其原因分析[1-2,7-9],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10-14]。从研究目标看,均以两岸术语统一为目标。研究内容方面,对术语的差异类型、差异的原因、两岸翻译中的不同策略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研究聚焦的主要领域为自然科学领域,关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触及较少。从研究理念看,之前的研究秉承“求同存异、逐步统一”的理念,未提出“求同化异”这样的目标,因而大量的同实同形术语的作用被忽视,而这些同实同形术语资源中存在有两岸共同的表述规律,这正是两岸术语融合统一的重要参照。若能把“同实同形”的表述规律与“同实异形”的差异分析相结合,则有利于今后术语差异的消解。
综上,虽然两岸术语差异研究和相关资源建设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术语统一,而不是“求同存异”。因此,不论是学界的差异研究,还是对照资源建设,以及两岸术语的协调工作,都亟须把研究和工作的目标更直接地定位于求同化异。通过术语统一,巩固同源同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团结。
2两岸同实同形术语特征
本节以20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岸对照词典《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社会科学卷》(以下简称《社会科学卷》)中的术语为研究基础,对其中同实同形术语表述的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和归纳。
该卷所收术语词条来自社会科学领域共计12个学科。《社会科学卷》共收录37 864组,排除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转换因素后两岸术语词形完全相同的共21 989组,存在用字差异但同义的术语共15 875组,两岸社会科学术语定名一致率为58.07%,差异率达到41.93%[15]。
《社会科学卷》两岸对照术语,以相同的英语对照作为术语同实与否的锚点。本节以社会科学领域英语对照术语中出现次数最高的实义词system(不包括systematic、systemic)的译词和使用语境为例,考察两岸同实同形术语的表述规律。
2.1不同对译词的使用情况
含有“system”的两岸同实同形术语共487条,对应system的译词有10个,在两岸术语中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译词排前三位的为:系统、制度、制。体制、体系和无翻译处于第二梯队。法、系、工具、组只是个别使用,但各具特征。
这10种对译情况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序,与《柯林斯英语词典》(通用领域的学习型词典,其义项也是按使用频率降序排列)的义项排序有所不同。该词典排在第一梯队的是“体系;制度;体制;组织”,第二梯队的是“系统”。表2显示,在社科领域“系统”这一译词使用频率远高于“体系;制度;体制;组织”,这说明在社科领域system对应“系统”,才是最常用的义项。其中,“无翻”是指英语对照术语有system,但汉语术语没有出现其对译词。如表3所示。
那么,这10个译词在构造术语时,或者说system的对译词语境使用有无规律性?即语境与对译词存在怎样的关系?
2.2对译词使用的语境特征
2.2.1“系统”的居位与适用领域及对应语境
system译为“系统”在社科术语中共有185条,“系统”出现的位置有三种,作为修饰语居左使用,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与其他词语组合作修饰语的居中使用。以居右使用为主(70.27%)。
居左使用。“系统”居左使用的术语共37条,其中作为社科领域科技类术语使用的占91.89%,一般社科术语占8.11%。可见“系统”作为system的对译词,作修饰成分使用主要用于科技术语,如: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分析、系统分析法、系统工程、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模型、系统恢复程序、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结构模型、系统模型、系统评价、系统设计、系统演化分析、系统演化模型、系统最小割集等。
当术语的右语境出现“方法、模型、分析、评价、程序、××学” 等科技词语时,system译词为“系统”,这是两岸共同认可的对译词。
居右使用。“系统”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的术语共130条,其中作为社科领域科技类术语使用的占13.08%,计算机信息类占36.92%,其他社科术语占50%。可见“系统”作为system的对译词,当作中心语使用时,其他社科术语占半壁江山,信息类术语+科技术语共同占据另一半。信息类术语是译词“系统”作中心语使用的一个独有特征。
占半壁江山的含“系统”的其他社科类术语多涉及社会各领域的管理系统,如:工资管理系统、休假服务系统、登记系统、区域城市系统、基础库存系统、大众运输系统、组织系统、管理子系统、货物跟踪系统、库存订货系统等。
学科科技类术语左语境常涉及各种社会学科的具体科技词,如:串联、静态、线性、动态、复杂、最小-最大、并联。
居中使用。“系统”居中使用的术语共18条,均为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技术语。如: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检索系统评价、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空间系统样本等。
综上可见,“系统”一词主要使用位置是居右(中心语位置),且位置不同对应的术语类型有所不同。总体看,使用领域主要为社会各领域管理系统类的术语,其次是学科科技类,信息类术语也占据明显数量。
2.2.2“制度”的居位与适用领域及对应语境
译词为“制度”的system,在社科术语中共有113条,“制度”在社科术语中出现的位置虽有三种,作为修饰语居左使用的只有2条,与其他词语组合作修饰语且居中使用的仅1条,而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占绝对优势(97.35%)。
居左使用。2条术语:制度基础审计、制度图书馆学。其中“制度”都是管理法令、规范、规定的意思。
居中使用。1条:人事制度改革。
居右使用。“制度”居右使用的术语共110条,其中作为经济类术语使用的占60.00%,法律类的占18.18%,其他社科术语占21.82%。可见“制度”作为system的对译词,绝大多数作中心语使用,应用于经济、法律以及其他社科领域的各种管理法令、规范等,且以经济领域为主,如:住房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部分储备银行制度、存款保护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兑换制度、多边贸易承诺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婚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继承制度、举证时限制度、音像制品许可制度等。
综上可见,“制度”一词构成的术语多涉及经济、法律和社会其他领域的法令、规范、规定等,几乎只作中心语使用。
2.2.3“制”的居位与适用领域及对应语境
system译词为“制”在社科术语中共有112条,“制”出现的位置只有2种,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占绝对优势(99.11%),与其他词语组合作修饰语且居中使用的仅1条。
居左使用。无。
居中使用。1条:韩非法制思想(legal system thought of Hanfei)
居右使用。“制”居右使用的术语共111条,其中作为经济类术语使用的占42.34%,其他社科术语占45.95%,工厂管理制度占8.11%,法律类占3.60%。可见“制”作为system的对译词,作中心语使用时多用于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领域,工厂管理方式也有明显占比,如:三审制、劳动合同制、一院制;苏俄泰勒制、泰勒制、阿克莱特工厂制;税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乡族之制、功绩制保甲制、任期制、身份制、单一制、汉堡制、内阁制等。
综上,可见“制”一词构成的术语多涉及社会各领域的法令、规定、规范等,与“制度”在使用的范围、用法上重叠度很高,但“制”有自己的使用特征:(1)作为“制度”的缩略词使用,义同“制度”,如“税制”“三审制”,此时“制”可使术语简洁明了,同时满足语言表述的韵律限制,但当语义不明时则不能用“制”,如“人事制”就让人不明所以;(2)当涉及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时,多用“制”而非“制度”,如“泰勒制”“福特制”。
2.2.4“体系”的居位与适用领域及对应语境
System的译词为“体系”时,在社科术语中共有33条,“体系”在社科术语中出现的位置虽有三种,作为修饰语居左使用仅1条,与其他词语组合作修饰语且居中使用的仅1条,而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占绝对优势(93.94%)。
居左使用。仅有1条:体系解释。“体系”的意思是把法律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去解释法律规范的含义。
居中使用。1条:世界体系理论。用“世界体系”的观点来分析整个世界及其组成部分的发展和变化。
居右使用。“体系”居右使用的术语共31条,其中经济类的占35.48%,其他社科术语占51.61%,法律类占12.9%。可见“体系”作为system的对译词,主要作中心语使用,应用于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领域,如:刑罚体系、法学体系、风险防范体系、金融监管体系、文献保障体系、核心媒体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全球创新体系、铁路管理体系、索霍工厂管理体系、双轨制银行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
综上,当涉及社会各领域某个关注自身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内部组织的事物整体时,system对应的译词多用“体系”。
2.2.5“体制”出现的位置及对应语境
System的译词为“体制”时,在社科术语中共有13条,“体制”在社科术语中出现的位置有2种,与其他词组合且作为修饰语居中的有2条,作为中心语居右使用占绝对优势(84.62%)。
居左使用。无。
居中使用。两条: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
居右使用。“体制”居右使用的术语共11条,主要涉及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制度。可见“体制”作为system的对译词,主要作中心语使用,如:跨国公司管理体制、两合公司体制、领导体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双重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政法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等。
2.2.6无翻或译为“法、系、工具、组”的使用特征
无翻。涉及中国独有的事物,system或不翻,其汉语术语也语义自明或约定俗成,system对译词在中文术语中不出现,如:保辜(the system of victim protection)、三宥(Sanyou, sanyou system)、三赦(San She, sanshe system)、斩监候(suspended the death penalty system in Qing dynasty)、游戏出版备案(record system for online game publishing)、认证注销(certification system)、英镑汇票(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官员财产申报(official property declaration system)等。
法。涉及领域或学科分类、索引、其他具体操作或工作方法时,system的对译词采用“法”,如:四分法、分类账式借书登记法、混合式分类法、八分法、六分法、四部分类法、七分法;词串索引法、元词法系等。
受汉语表述习惯、交际便捷需要,“系”作为“系统”的缩略词,如:环系索引(ring system index)、印度法系(Hindu law system)、伊斯兰法系(Islamic law system)等。
工具、组。根据术语具体表示的事物、现象翻译为符合领域表述习惯的对应汉语词,如:附录式检索工具、卡片式检索工具;完全方程组(数学领域术语“方程组”)。
综上可见,同实同形术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位置和选词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从使用位置看,system不管对译词是什么,均以居右、作中心语为主;但当其作为修饰语居左出现时,一般译为“系统”,个别情况下据实译为“制度”或“体系”,而且必翻,译词亦居左。从译词的语境对应上看,system对译词为“系统”时,主要为社会各领域的管理系统类术语,其次科技类、信息类术语也占据明显数量;对译词为“制度”时,多涉及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法令、规范、规定等,几乎只作中心语使用;当涉及社会各领域某个关注自身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内部组织的事物整体时,system对应的译词多为“体系”等。这种规律性的特征可以为之后的构造新生术语提供参照,指导之后的术语翻译和词语选择,为两岸同实异形术语的统一提供选择和参考。
3两岸同实异形术语特征
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如语法角度[1]、语言变体的角度[8]和翻译的角度对两岸术语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但依然缺少结合同实同形表述特征规律的两岸同实异形术语研究。本节将采用语义+语形的方式,对两岸同实异形术语进行分类分析,探索影响两岸信息交流的主要障碍,并把上节同实同形术语的结论应用于差异分析中,讨论差异消解的途径。
本文的同实异形术语是与同实同形术语的对举词语,是狭义的差异术语。术语差异包括语形上有差异的同实异形术语,也包括语义或语音不同的同形异实术语等。
为此,我们基于大陆术语,从《社会科学卷》的差异术语中抽取171条以system对应译词为“系统”的两岸同实异形术语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差异的分类分析,探索术语差异消解的可能性和途径。
首先,把这171条术语分为两岸均译为“系统”和台湾译为其他词语两类,其中system译词均为“系统”的两岸术语有163条,占比高达95.32%;台湾译为其他词语的仅有8条,占4.68%。
3.1两岸system译词不同的同实异形术语
通过分析两岸译词不同的8条术语,发现大陆术语的译词,比较符合上一节同实同形system的表述规律,即当术语为科技或信息技术类术语时,译词为“系统”。而台湾地区对这8条术语的翻译比较复杂。
表4中,3条system无翻术语。从理解的角度看,大陆对应术语比较易于理解,如“保留上下文索引系统”就比台湾的“保留內容索引”更易理解。该术语指的是一个索引软件系统,台湾地区的翻译缺失了“系统”这个软件语义标记词,致使术语所指不够明确。从符合汉语表述习惯看,大陆的翻译合于汉语表述习惯,上节结论当system“作为修饰语居左出现时,一般译为‘系统’,个别情况下据实译为‘制度’或‘体系’,而且必翻,译词亦居左”,这是两岸同实同形术语表现出来的共同规律,但对应“system open market account”的台湾术语“公開市場操作部門”却不符合这一共同特征规律。
2条大陆译词为“系统”,台译词为“制”,如混合系统VS混合制,根据上节同实同形术语的结论,译词为“制”通常对应的是各种法令、规范,有时为管理、组织方式。台湾地区的译词“制”显然偏向了社会管理领域,而大陆译词“系统”明显倾向于学科领域科技术语。且根据“composite system”的使用语境看,该术语主要用于学科技术语境,所以大陆的翻译更加符合实际一些。
2条台湾译词为“体系”的术语,根据上一节的结论,当关注事物构成要素、内部秩序、组织关系的整体性时译词为“体系”,当对应的语境为学科技术语境时应译为“系统”。虽然“创新系统”语境多样,有时可以译为“体系”,但“知识发现系统”的使用语境基本是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故大陆方面的译词“系统”应该更贴切一些。
3.2两岸system译词相同的同实异形术语的用词差异
system译词为“系统”的“同实异形”术语163条,“系统”在术语中出现位置有三种:左、中、右。其中居右的术语有132条,居左+居中的术语共31条。以下我们分两种情况对两岸同实异形术语的语境差异进行考察:(1)居右、居中术语的左语境差异情况;(2)居左、居中的右语境差异,以针对差异类型归纳共性、发现规律,寻找化异的途径。
3.2.1“系统”左语境差异情况分析
居右的术语共有132条,居中术语14条,对其左语境用词情况进行基于语义+语形的标记和分析,发现左语境差异类型有7类,归纳见表5。差异的主要类型是“选词不同”和“近义词”,差异主要发生在修饰限定成分的选字和用词上。其中,因语形差异导致理解困惑,从而影响信息交流的主要是“选词不同”“含字母”和“结构不同”三类,占比42.46%。两岸“近义词”类术语有可理解的规律特征。“长度不一”“一对多”“带标点”三类不影响交流和语义理解。以下我们将分类分析这些差异语境。
从表5可见,语素差异是同实异形术语差异的主要类型,但语素差异又可分为两类:选词不同和近义词。从可理解的角度看,此两类差异又存在可理解程度的不同。
(1)“选词不同”指构造术语时两岸各自采用了不同语素来构成词语。形式不同通常会反映在词语的语义上,故这种同实异形术语容易引发理解困难,又由于占比较大,故是影响两岸信息交流的主要障碍。
表6列出了一部分随机抽取的“选词不同”的两岸“同实异形”术语。
通过观察表6例子和对照数据库中的术语用词,不难发现“选词不同”形成的差异词具有规律性,即大陆和台湾的差异词会在相同语境中复现,故存在词对映射关系。基于以上例子,可以构建出两岸词对映射表(表7)。基于词对映射表可以发现,有些词对两岸已经通用,或者词对之间存在日常和专业、外来和本土、古今、新旧用词之分等。比如“数据/资料”“电脑/计算机”“经理/主管”等。那么在术语对照资源的基础上,如果构建两岸词对映射表,两岸若能协商这些词对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将有利于今后新术语的统一。
(2)“近义词”本质上也属于“选词不同”,只是由这些近义词构成的术语,两岸信息交流中更易理解一些。如表8所示。
从近义词对看,近义词两相对照比较好理解。之所以好理解,一是因为其中有些词本就两岸通用,如“订货点/訂購點”“词组/短语”等;二是因为两岸选字如“回/归”“跟/追”“型/式”“级/層”“分布式/分散式”“编著/編輯”“跟踪/追蹤”都属于同义或近义语素,日常生活中经常互相替代使用,所以基本不影响理解。然而,术语讲究专业性、精准性、无歧义性,因此可以通过构建两岸近义词对映射表,研究字、词的用法,两岸协商制定用词、用字标准,为之后构造新术语服务。
(3)“长度不一”的术语位居第三。这些术语在关键语素上具同实同形特征,一般不影响理解。如表9所列示。
(4)“一对多”两岸对照术语,通常由某方有多个推荐术语语形所致,而且多个语形中有一个是两岸同实同形术语,且那个不同语形的术语通常采用近义词表述。所以一般不影响两岸信息交流和理解。如表10所示。
(5)其他类型的差异。“带标点”仅1条:自适应系统、[自]適應系統。“含字母”仅1条:斯坦纳三重系统,Steiner三重系統。“结构不同”1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整合式圖書館系統。“带标点”不影响理解。但“含字母”涉及翻译方式的不同,这就可能影响交流了。“结构不同”反映了两岸对术语结构的不同认识,同时存在选词差异,通常情况下会直接影响两岸信息交流和理解。
综上,左语境约有40%左右同实异形术语存在交流和理解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词不同”的术语中。本研究认为该问题可以通过构建两岸术语差异词对映射表,协商制定用词标准和依据,择优而用,为之后构建新术语服务。容易理解的“近义词”类同实异形术语,也可参照“选词不同”进行类似的处理。其他几类差异术语,在不影响术语理解的情况下,两岸尽量协商完成语形统一。
3.2.2“系统”右语境差异情况分析
本节将对译词“系统”在术语中居左和居中(共31条)情况下的右语境用词情况进行分析。
对两岸同实异形术语中system译词为“系统”的右语境基于语义、语形标记和统计,发现右语境情况与左语境不同。影响信息交流的只有“选词不同”和“结构不同”两类,但占比只有16.13%,其中 “结构不同”的仅1条术语,为“系统发行/分佈系統(system distribution)”,根据上一节同实同形术语的结论:system作为修饰语居左,必翻且译词居左的特征,大陆的表述“系统发行”结构更符合共同表述规律。
右语境中的其余各类型“近义词、长度不一、标点、一对多”均与左语境情况类似,统计见表11。可见,31条术语中,右语境词语24个属于科技类术语,5个其他社科术语,经济类与信息类各1条。与同实同形术语“系统”右语境的表述特征类似。
通过分析同实异形术语的左右语境用词,可以发现“语素差异”为造成两岸术语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选词不同”为主。因此,可以通过构建两岸近义词对、差异词对映射表,研究术语用字和用词,协商制定两岸用字、用词标准,为之后构建新术语服务。
4结语
本着同中求规律、异中找共性、于细微处寻特征的研究思路,本文力图把求同化异的研究理念落实到两岸术语的对照研究中。研究发现,对同实同形术语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是两岸术语融合统一所必需的,因为两岸语言表述规律是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共同基因。
本项研究中,(1)分析、归纳了两岸对照术语中同实同形术语的表述特征、语境限制,发现两岸术语共同的表述规律和特征,并把结论应用于同实异形术语的分析中;(2)通过对“同实异形”差异术语的分类分析,发现“语素差异”是影响两岸术语理解的主要障碍;(3)建议两岸术语研究应将研究目标定位于求同化异,在已构建的术语对照资源基础上,通过建立两岸术语差异词对映射表,基于词对映射表分析用字、用词和语境条件,协商制定两岸用字、用词的标准和依据,择优而用,为之后的术语生成、翻译服务。
本研究对英文对照术语含system一词的两岸社科领域术语进行了调查分析。虽然system是英语对照词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实义词,但与整个社科术语数量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由于样本容量所限,本研究的结论无法涵盖或代表同实同形和同实异形术语的所有典型特征,但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大海,这是以求同化异为研究目标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张晖.两岸术语词之微差异语素、类型、分布及成因[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42(4):28-37.
[2] 范武,邱胡健.海峡两岸军事术语翻译差异及原因探析[J].上海翻译,2015(4):29-33.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路甬祥序:3-4.
[4] 交流两岸名词术语 促进科学文化繁荣:路甬祥院士访谈录. 光明日报,2009-08-03.https://www.gmw.cn/01gmrb/2009-08/03/content_957543.htm.
[5] 王立,储泽祥.海峡两岸汉语词义知晓现状之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6):98-104.
[6] 孙燕琳,胡森庆,李力珊.海峡两岸词汇差异与互通性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5):28-33.
[7] 李平.当代海峡两岸术语差异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120-122.
[8] 赵文.术语变体视阈下的海峡两岸航空术语翻译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2022,24(4):78-85.
[9] 陈莹.缩小海峡两岸信息技术术语差异是当务之急[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2(1):28-29.
[10] 殷健,刘润泽,冯志伟.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中国学派”的时间特征和理论探索——冯志伟教授访谈录[J]. 中国翻译, 2018, 39(3):6.
[11] 袁慧.浅议海峡两岸入侵植物术语的汉译及其规范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4):45-47.
[12] 金艳艳.两岸科技术语差异成因初探: 以《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为例.中国科技术语,2015,17(5):5-8.
[13] 李亚舒.论海峡两岸名词术语一致化的发展与展望[J].译苑新谭,2011(00):123-141.
[14] 许蕾.海峡两岸词语差异的类型研究[J].江汉学术,2013,32(4):68-74.
[15] 陈咏媛.面向求同化异的海峡两岸社会科学术语差异探究[D]. 厦门:厦门大学, 2023.
作者简介:郑泽芝(1964—),女,博士,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语言资源建设、术语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语委项目等10余项,参加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通信方式:zhengzz@xmu.edu.cn。
收稿日期:2024-08-01修回日期:2024-08-2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重大项目“海峡两岸统一进程中的语言政策研究(20JZD04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