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起飞中的企业科技创新战略

2024-10-11 00:00:00王毅
清华管理评论 2024年8期

2024年1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还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是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用户和使用量快速增加,需要解决的问题加速出现,科技创新的作用凸显,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如何响应新兴产业起飞带来的挑战?本文从“致力于新认知”和“致力于新应用”两个战略维度出发,根据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对这两个维度的考量,提出新质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知识创新战略、场景创新战略,为企业在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发挥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借鉴。

新兴产业起飞

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孕育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等顺序发展的阶段。不同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长会有所差别,但发展阶段基本一致。本文关注新兴产业从孕育期迈向发展期这一特定时期。这是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的一个拐点,出现从较慢发展到快速发展的结构性变化,我们称之为新兴产业起飞。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会出现三个起飞的叠加,包括投资起飞、组织起飞和市场起飞,催生科技浪潮一波接一波地持续推进(见图1)。

投资起飞是产业投资额度、投资事件的快速增长,既可以是对新创企业的投资,也可以是已有企业进入该产业的投资。投资起飞是投资者对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看好的表现。投资者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助推产业加速发展。投资起飞信号会在投资者之间传播,甚至会引发投资过热现象:一方面是投资标的估值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投资总体额度快速攀升带来对产业未来供大于求的担忧,从而使得产业热度下降,发展放缓。然而,在起飞时期,投资者对产业的积极情绪占上风,这正是投资出现结构性拐点的原因。

产业起飞中的一些有利信号会加速投资起飞,包括产品性能的突破性进展、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政府政策的明确支持等。例如,光伏发电效率的提升、外卖用户的快速增长、政府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政策等,分别推动了光伏发电设备产业、外卖产业、电动汽车产业的投资起飞。如果出现多个积极信号,投资起飞的速度就会倍增。

组织起飞是指进入这个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可以是新创企业,也可以是已有大企业以新业务发展、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等多种形式从其他产业进入新兴产业。新创企业和已有大企业之间形成复杂的竞合状态,共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组织起飞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体的多样性、能力互补性、竞争性等不断加强,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组织起飞与投资起飞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图1中两条曲线的先后关系只是为了方便分开示意,并不代表投资起飞一定在组织起飞之前),组织起飞为投资资金进入提供载体,投资起飞为组织进入提供资源。组织起飞与投资起飞传递出的积极信号,让投资者、创业者和管理者形成对新兴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念。例如,过去20年里,我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就形成了这样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局面。

市场起飞是指新兴产业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用户感知到新技术带来的价值,认为其能够解决生产或生活中的问题,值得长期使用。市场起飞对于新兴产业的起飞具有决定性作用,用户认可是新兴产业真正起飞的标志,是新兴产业价值实现的确定性标准。

投资起飞和组织起飞为市场起飞的启动准备条件,市场起飞的确认会推动投资起飞和组织起飞再次飙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起飞、投资起飞和组织起飞会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直至市场起飞终止,新兴产业度过起飞黄金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这样的黄金时期。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即使到了1000万辆这么大的规模,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快速增长。有预测认为,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3800万辆,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处于市场起飞的黄金时期。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

市场起飞、投资起飞和组织起飞构成新兴产业起飞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随着投资起飞、组织起飞和市场起飞的推进,科技创新的接续突破形成一波接一波的科技浪潮。科技浪潮的出现,一方面依靠投资起飞和组织起飞带来的资金和人才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市场起飞过程中不断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例如,太阳能发电设备产业起飞过程中,在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等多个技术轨道上沿着光电转化效率不断提升,形成波浪上升的科技浪潮。

新兴产业起飞是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企业可以解决新兴产业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依托的科技基础带来新认知。如图2所示,在新兴产业起飞阶段,企业可以从“致力于新认知”和“致力于新应用”两个战略维度出发,分别采用新质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知识创新战略和场景创新战略来把握住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机遇。

场景创新战略是企业把科技创新重点放在应用新兴产业已有技术方案满足多样化情景的需要上。例如,基于光伏发电在不同地形地貌的沙漠地区的应用,对支架、光伏发电设备朝向、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设计,甚至对光伏设备地面的草种、羊群养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以光伏发电设备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场景创新战略在新应用和新认知两个维度上的贡献都较少,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针对使用场景的定制化设计。然而,在市场起飞过程中,这一战略对于新兴产业在广泛、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境中快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把科技创新重点放在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上,主要依托已有科学认知,攻克技术难关,在一个或多个技术维度获得比较大的性能提升。例如,风力发电机组从“齿轮箱传动链”为典型特征的双馈风电产品技术转换为“无齿轮箱传动链”为典型特征的“永磁直驱全功率”技术路线,单机输出功率从600KW提高到1.2MW。在此之后,永磁直驱技术的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快速提升,形成1.5MW、2.0MW、2.5MW、3.0MW、6.0MW的系列产品技术。

技术创新战略在新应用维度贡献较多,但在新认知维度贡献较少。技术攻关涉及材料、设计、制造、机电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针对技术性能提升的研究开发。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技术创新战略对于主导设计的竞争和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如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多旋翼无人机等主导设计的出现。主导设计的确定是新兴产业起飞过程的标志性事件,对投资起飞、组织起飞和市场起飞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科技创新浪潮的走向具有决定性意义。

知识创新战略是企业把科技创新重点放在新兴产业相关的科学认知上。例如,在基因测序行业,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步,华大基因不断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有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被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誉为“世界领先的遗传学研究中心”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领域的领头羊”。

知识创新战略在新认知维度贡献较大,在新应用维度贡献较少。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共性技术的产生提供最直接的基础知识,甚至直接提供相对基础的共性技术。例如,在新兴的信息玻璃产业,有从原行业研究院转型的企业,采用知识创新战略,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共性技术。

新质创新战略是企业将重点同时放在新应用和新认知两个维度的突破上,既聚焦于新兴产业一个或多个技术性能指标的大幅提升甚至跨越,也关注为新兴产业带来基础知识和共性技术。最近18个月内,以通用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等领域的应用为突破口,人工智能产业进入起飞阶段,投资起飞、组织起飞和市场起飞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甚至形成过热的发展态势。OpenAI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认为,OpenAI能首先开发出GPT-4这样强大的模型,是因为团队中的学术研究和工程人才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从而更有效推进项目。

人工智能产业是新兴产业以新质创新战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人工智能产业采用新质创新战略,一方面有研究中心或专门团队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试图为大模型、语音处理、图像/视频处理等技术领域提供知识基础和共性技术。另一方面针对用户需求提供大模型、工业视觉质量检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在相关垂直领域的文本生成质量、产品质量、导航精度和准确性等性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新质创新战略的指引下,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相比于知识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场景创新战略,新质创新战略是企业科技创新战略中最有意义的,是对新质生产力理论探索的直接成果。对于企业来说,新质创新战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应用和新认知交互要求高,同时还要面对高度不确定性。新兴产业起飞中的领先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新质创新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采用新质创新战略也是成为领先者的必经之路。对于在起飞过程中从其他产业切入、拥有相对雄厚资源的大企业来说,新质创新战略也是从后发者进入领先者行列的战略。

新质创新战略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科学认知的拓展和新应用的扩张同步发生,相互促进。一方面,新应用的扩张对科学认知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从文本生成到语音生成再到视频生成的应用扩张,对于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科学认知的拓展为新应用的扩张提供知识基础。例如,对于锂电池的深入研究,为三元锂电池等新应用的出现提供知识基础,大幅度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

新兴产业起飞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变化,变化的幅度大和速度快。新质创新战略引领企业在新产业起飞中实现科技价值领先、驱动产业变革、建立人才高地、重构商业模式,在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技价值领先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科技价值迅速实现,为用户创造价值。对科学新认知和技术新应用都关注的新质创新,不仅能够形成持续发现新认知和推出新应用的内环良性循环,而且可以形成新认知新应用和科技价值相互促进的外环良性循环。新认知、新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新认知新应用和科技价值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至少需要在公司和用户的互动中形成,为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新质创新战略追求的是科技价值领先,新认知新应用都服务于科技价值的实现。科技价值领先的一个标志是成为用户期待或者让用户惊艳(有需求但不知期待)的新功能的率先推出者。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文本生成、图片生成和视频生成等功能很快引爆市场,用户对新功能的使用以及互联网口碑传播使得相关公司成为家喻户晓的科技价值领先公司。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领域的领先者追求的正是科技价值本身。比如,在视频生成领域,世界模型公司极佳科技联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正式发布中国首个超长时长、高性价比、端侧可用的Sora级视频生成大模型“视界一粟YiSu”,拥有模型原生的16秒超长时长,并可生成至1分钟以上,也有面向专业视频生成的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可以为高质量广告制作提供高效率工具。

科技价值领先的另一个标志是已有功能的性能指标或效率成倍甚至成十倍提升。这些功能提升的价值是用户翘首以待的,科技价值领先者备受用户关注。例如,人工智能芯片运算速度的提升可以来自新的计算原理的突破如类脑计算,也可以来自已有科学技术的突破如基础算法、芯片架构等。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主要功能的技术指标大幅度提升,是科技价值领先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先公司是产业起飞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主体。

驱动产业变革

科技价值领先的主体会主动驱动产业变革,以新认知推动创新链,以新应用推动产业链,引领价值链新生。产业变革驱动者通过探索前沿问题,一般是结合实际问题的科学问题,为整个产业提供新认知。这些新认知可以是公开发表的高水平科学论文,也可以发展为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形式的共性技术。产业内的参与者可以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受益于这些新认知。例如,华大基因通过论文发表分享基因测序科学成果,基因测序产业都可以受益。

产业变革驱动者可以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推动者,从自建产业链到产业链的分工和开放,推动产业链发展,最终甚至可以发展成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链长。例如,华大基因自主开发高通量测序设备,为整个测序产业提供高效率测序技术和设备,让基因测序在新认知、新应用领域都得到加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基因测序产业的起飞。对婴儿母体外周血的基础研究突破带来的新认知,加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华大基因推动非侵入性产前检查(NIPT)带来新价值,驱动基因测序产业的价值链新生。

建立人才高地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标志之一是在新兴产业内培养出一批高水平人才,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人才高地。人才高地首先在采用新质创新战略的主体(一般是新兴产业的领先企业)中形成。随着新兴产业的起飞,人才从采用新质创新战略的领先企业向产业新进入者和采用其他创新战略的企业扩散。这种扩散有利于新兴产业起飞。领先企业由于具有人才高地,这种扩散也有助于人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人才之间的竞争,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领先企业在前沿需要解决的认知问题和应用问题最多,创新最具挑战,人才成长快,再加上领先科技价值的形成,领先企业的人才激励也处于优势地位,人才高地会逐渐强化。例如,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领域形成人才高地;华为在移动通信设备产业形成人才高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形成科技价值领先优势。

探索商业模式

领先公司探索商业模式,实现科技价值的创造、传递和分享,形成从公司到相关主体到用户的价值链,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商业模式探索活跃,率先完成商业模式验证的公司,更有可能形成科技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3OYqtIwLeE49RBS/tDyjhrEfEMXcdKAiUevW19EixEY=环。

领先公司探索商业模式成功的标志是成为价值链的主导者。例如,光伏发电设备产业形成硅片、模组、设备、安装、用电/售电的价值链,上游公司主导多个价值链环节,不断提升整体效率,从而推动光伏发电设备产业一波又一波的发展,使之在相对长的时间里都处于起飞过程中。苹果公司的iPod+iTunes是在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探索,而不仅仅是卖iPod这样简单的商业模式,从而重塑了音乐产业的价值链。同样,苹果公司的iPhone+App Store是在手机产业的商业模式探索,而不仅仅是卖iPhone这样简单的商业模式,从而重塑了手机产业的价值链。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商业模式探索过程中,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价值链主导者还没有出现,这意味着正在人工智能产业努力的公司都还有机会,也表明人工智能产业的起飞还需要等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导商业模式的确立是新兴产业起飞的重要标志。

技术创新战略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新应用快速扩展,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战略重点放在对新应用的贡献上。技术创新战略引领企业在新产业起飞中坚持技术领先、把握主导设计、构建配套体系、配置生产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

坚持技术领先

企业在新技术的率先应用、新功能的首次推出、技术性能指标位居前列等方面有执念,力求在新兴产业内树立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对于有多个技术性能指标的复杂产品,技术领先的机会更多,可以有多个领先组合,通常是以某个性能为主来突出综合技术性能领先。例如,在智能手机产业,运算速度、拍照摄影、卫星通信等都可以成为技术领先的追求;新能源汽车产业起飞过程中,启动速度、续航时间、快速充电、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等多个性能都可以成为技术领先的追求。

在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有技术领先的机会,在一些成熟产业的细分市场特别是一些新兴的细分市场,也有技术领先的机会。例如,在美妆产业的抗过敏细分市场,一家新创企业致力于为敏感肌研发真正安全有效的产品。该企业成立了敏感肌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江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等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紧密合作,并对前沿学术成果保持敏感性,坚持技术领先,在抗过敏产品的有效成分方面实现领先,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采用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在坚持全面技术领先方面不会比采用新质创新战略的企业更有优势,因此可以突出技术特色,以某个技术领域的极致追求树立技术领先形象。

把握主导设计

企业在主导设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是主导设计的倡导者,也可以是主导设计的重要贡献者,还可以是主导设计的快速追随者,从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或零部件的层面参与主导设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智能手机主导设计确立过程中,苹果公司是倡导者,谷歌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贡献者,三星和小米是主导设计的快速追随者。

有些产业的主导设计相对单一,如个人电脑产业在IBM确定了主导设计之后,产品设计以及开放式的产业结构由此确定,错失主导设计的苹果公司逐渐陷入困境。有些产业的主导设计允许多样化,产业规模也允许多个主导设计存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主导设计还没有确立,参与主导设计竞争的公司推出了多个技术路线,不同技术路线之间出现某一个设计由于网络效应正反馈而赢家通吃的可能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从长期来看,有多个主导设计共存的可能。这为产业的参与者带来更多领先的希望,也为用户带来更多元的选择。对于坚持技术领先的企业来说,把握主导设计是重要的战略任务。

构建配套体系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主导设计的推动企业一方面要建立生产配套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使用配套体系。配套体系对于新兴产业的起飞有重要意义。

从供给端来看,生产配套体系的建立相对容易。企业可以自建或借助已有产业的通用配套体系起步,逐步发展出专业配套体系。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些新创企业借助现有汽车制造企业的场地和厂房生产整车;零部件供给体系也可以先借用燃油车的部分供应商。随着时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起飞,发展出压铸一体成型、电机、电池等专业供应商,形成专业、全面的专用生产配套体系。领先企业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从使用端来看,使用配套体系的建立相对缓慢,配套体系和用户规模之间实现相得益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领先企业以长期亏损为代价建设使用配套体系,是艰难的战略决策。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初,甚至在起飞过程中,领先企业自建充电站或换电站系统,财务亏损时间都比较长。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配套体系和主产品会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配套体系发展的机会。例如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自用及并网发电过程中都需要解决多设备、多电力源的存储和调度使用问题,相应的配套设施的构建也是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机会。

配置生产要素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企业会在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发展中形成新配置。一方面是把已有要素从生产率更低的领域重新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是对新要素的配置,既发挥新要素的特殊价值,又发挥新要素跟已有要素的新组合价值。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新兴产业起飞都有发挥新的数据要素价值的机遇。不论是软件定义产品还是智能产品平台,都有对数据要素的配置。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自动驾驶,需要配置路况、车况等数据资源;风力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控和维护,需要机组状态数据的积累和建模;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并网,电力系统调度的智能化,需要配置数据资源;智能家居系统的无感控制,需要配置数据资源。

知识创新战略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新认知发展较快,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战略重点放在对新认知的贡献上。知识创新战略引领企业在新产业起飞中践行知识先导、驱动创新链、推动共性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

践行知识先导

在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采用知识创新战略的企业积极推动新认知的突破,在贡献新认知方面进入领先者行列,践行知识先导。

新认知的突破至少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等学术机构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形成可以与新兴产业应用相结合的新认知。例如,关于孕妇血液与婴儿基因片段的基础研究在大学中已经完成,但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这些基因片段并据此推断遗传疾病的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新认知。二是对新兴产业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对模型中的算法基础、推理等方面的新认知提出需求,从而推动新认知产生。三是沿着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的已有认知体系拓展。例如,风电设备产业发展带来的对海洋中洋面气流、大气成分的新认知,对风电结构、风电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推动海洋风力发电设备的叶片长度、额定发电功率取得持续突破。

企业在新兴产业的某些认知领域持续发展,形成特定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服务于特定创新链。例如,发光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结合机理方面的新认知形成缩微显示屏领域的认知专长,服务于高分辨率显示器创新链。

驱动创新链

采用知识创新战略的企业,以知识先导驱动新兴产业中的创新链发展,并不会局限于把新认知的应用留在企业内部。企业可以进行研发服务,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的产品/服务、工艺开发、测试和应用发展,一起成为创新链上的主体。

创新链连通的一种方式是相关企业联合组建研究机构,可以是国家/省级实验室,也可以是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及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另一种方式是已有基础研究机构(如大学和研究院的研究所)衍生出创新服务平台,一方面服务于机构之外的企业,另一方面也在内部孵化创业企业,创业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可以独立于孵化机构向外发展。例如,像中国建材集团这样的大型集团公司,可以在部分企业中采用知识创新战略,在集团内部驱动创新链的发展。

推动共性技术

新兴产业中的新认知可以推动共性技术发展,这是知识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可以依托共性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如某特种材料技术标准、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卫星通信技术标准、风力发电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中的共性技术可以免费,也可以收费或交叉许可。企业也可以形成成套的共性技术,以技术服务或技术许可等形式提供给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使用。

共性技术体系形成、得到认可直至规模化应用有难度、有挑战。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从适合的细分领域起步,逐步验证,放大共性技术是可以尝试的路径。例如,一些自动驾驶的研发企业,选择从矿区转运车、港口码头转运车等领域切入,逐步验证并进入货车自动驾驶等领域。

场景创新战略

新兴产业起飞过程中,应用场景迅速扩张,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战略重点放在已有创新的场景应用上。场景创新战略引领企业在新产业起飞中发现场景价值、拉动产业链发展、探索盈利模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

发现场景价值

采用场景创新战略的企业更接近新兴产业的需求端,即用户、成套设备设施设计企业或者设计安装/施工一体化企业。例如,风力发电企业选择合适地点建设运营风力发电场,需要对应用场景进行测量分析,确认场景与风力发电设备的价值匹配,并通过设备组合和布局等设计达到最佳价值实现。我国风力发电起飞过程中,一些了解应用场地的本地公司积极参与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在光伏发电设备产业起飞过程中,一些企业专门从事设计安装/施工一体化运营,把光伏发电设备厂商的产品安装到用户使用场景,优化场景价值。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消费者作为个人用户也可以发现新产品的场景价值。例如,智能手机可以快速传播图片和视频,能够直播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场景。

场景价值的发现,会扩大新兴产业产品的使用范围,助推新兴产业起飞。例如,光伏发电设备可以在海边滩涂、水面等多个场景应用,把光伏发电和所使用地块的价值都发挥出来。

拉动产业链发展

场景价值的不断发现,扩大了新兴产业产品的使用范围和频次,让新兴产业起飞的“S曲线”更加陡峭,起飞时间更长,从而能够从需求端拉动产业链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例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锂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轮毂、合金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链企业的发展,除了新创企业,还有一些企业从其他产业转型成为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探索盈利模式

对于采用场景创新战略的企业来说,要直接为用户创造价值并实现与用户的价值分享,探索盈利模式是关键。盈利模式成立且能够快速复制,新兴产业起飞就有了可能。例如,光伏发电设计施工企业与用户签订用电合同,按照使用过程中的发电用电情况收费。通过这种方式为用户实施能源管理,既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也能通过长期运营实现盈利。用户价值实现之后,会增加对光伏发电设备的新安装需求,甚至会直接买断原有光伏发电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企业与电网合作设计盈利模式,结合电网的峰谷电价,在电网、充电桩和汽车车主之间找到共赢的盈利模式,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起飞作出贡献。

基金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研究(2023-2025)】(项目编号:2023DQ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