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之巅,绿意浩渺,东氿与太湖如龙腾跃,守望着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宁杭城市带中心节点城市——宜兴。宜兴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古称“荆邑”“阳羡”“义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公元前221年设县,这里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文脉绵延流长,为苏南地区注入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而宜兴的茶,更是素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美誉。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座城市交汇融合,各式各样的茶文化符号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宜兴独特的城市魅力。
宜兴阳羡茶不仅仅是跨越多个朝代的贡茶,更让历代文人代不绝书,唐时,陆羽往返于长兴、义兴之间,写下《茶经》。白居易、杜牧、皎然、卢仝、李郢、陆龟蒙、皇甫曾、陆希声等人的诗作,成为“阳羡茶”的绝佳代言。卢仝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是贯绝古今的最佳广告语。宋代的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朱熹、周必大、郭三益、方岳等文人学士,到过宜兴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欧阳修留下了“喜其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梅尧臣写就了“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佳句。苏东坡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的咏茶名句。元代张雨、谢应芳、吴克恭、沈贞等文人也留下了《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阳羡茶》《答惠子及送泉书》《归荼山》的诗篇,道出了诗人对“阳羡茶”的心声。明清两代的文人学士如沈周、唐寅、文征明、徐渭、王世贞、陈继儒、施闰童、陈维崧、查慎行、汪士慎、郑燮、祁隽藻等,相继写下了一百几十首咏“阳羡茶”的诗词,文征明因与宜兴茶人吴伦(字大本)的密切关系,一人就写了七首之多。“阳羡词派”首领陈维崧、“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等,每人也留下四首之多。许多诗名就是为阳羡茶作的广告,如《阳羡茶》《饮阳羡茶》《咏阳羡荼》《阳羡茶泉》《试岕茶作》《南岳观采茶》《阳羡采茶歌》《阳羡秋茶》《阳羡春茶》《唐贡山试茶》《阳羡斗茶歌》等等,文人士大夫醉心于阳羡茶,就为那一口独属宜兴的温柔醇厚。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位居全省之首,也是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县)之一。近年来,宜兴市以茶为载体,讲好茶故事,传播茶文化,推出一系列茶的跨界融合新体验,先后创制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寿眉"等一系列名茶,在历届全国"中茶杯"、江苏省"陆羽杯"等名特茶评比中,以超群绝伦、卓而不群屡获殊荣, “茶的绿洲”金名片,响彻万里,历久弥新,实现了茶历史与文化的融合、茶传统与现代对接、茶人文与经济双向奔赴。青山逶迤,绿带萦绕,曼妙氤氲,清香四溢,风雅无限,令世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