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起于余杭,而余杭是隋唐大运河的最南端。
京杭大运河的诞生,让辉煌了五百年的隋唐大运河骤然落寞。但它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从余杭起至淮安被“拉直”,重铸了华北平原上新的交通命脉。
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通行河道,大运河则是具体指代跨越十几个维度、三十多座城市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国大运河。
南起浙江,北抵北京,中国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河道总长度超过3200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的古代,不仅存在运量有限、速度缓慢等问题,消耗与损耗更是令人头疼。所以,水路就成了人们运送物资的首选,而大运河就相当于水路运输中的“高速公路”。
这条“高速公路”的成型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最初,它的名字叫“邗沟”。千百年来,邗沟都被视为扬州的文明源头,亦是大运河的前身及开端。
公元前486年,从吴王夫差开挖邗沟的第一锹土开始,扬州便开启了从蛮夷通向繁华的道路,大运河因此有了雏形。吴国位于太湖流域,春秋末期,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建议夫差将吴国的都城迁往姑苏(今江苏苏州),又主持开凿了胥溪和胥浦,把整个东南水系连成一体。胥溪经宜兴与溧阳,在芜湖注入长江,全长100多公里,这便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
为了争霸中原,吴国还在今江苏扬州附近修筑了邗城作为北上据点,并在城下开凿运河到末口(今江苏淮安),沟通长江与淮河水域,作为运输军队和辎重的河道。因为这段运河的起点为邗城,所以后世称这段运河称之为“邗沟”。
运河生,则扬州生。这条河道是当时扬州城最重要的运输途径,彼时的扬州城一度成为全国漕运的中心,受到商贾的青睐,发展至唐朝时期,极尽繁华。历史上的邗沟行迹多变,如今的扬州古邗沟故道作为景观河道使用,从螺丝湾桥向东直达黄金坝,仅有1.45公里。但只要它还存在,就是大运河系统最早期的遗迹之一,是历代漕运主要通道的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运河所包含的浙东运河,前身也诞生于春秋吴国之手。当时,为加强对越国地区的控制,吴国开凿了“山阴故水道”,起于今浙江绍兴东郭门,至上虞区东关街道炼塘村,全长大约20公里。经过当代的扩建,浙东运河有了如今230多公里的长度。不难知道,浙东运河从古至今都属于大运河的一部分。
至于大运河真正修建成型,则是隋朝的功劳。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需要将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运输到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加强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然而,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向来都是从西往东横向输送,要解决这一问G41HQ9Ll1AgaVDiXHQXPSYDZjLE3pm1xLCSG1oKM5dc=题,贯通横向的水域便是通道建设的关键。隋炀帝登基后,大运河的建设也正式拉开帷幕。
公元605至617年,隋炀帝在位12年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举全国之力挖凿大运河。
在将古邗沟拓宽、裁直,开凿通济渠、永济渠后,隋炀帝随即下令修复江南运河,最终形成以当时的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的大运河。这条河道如同大写的“人”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三千公里,是古今中外最长的运河。开通后,北方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可以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可以直达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
如此大规模的水土工程,在没有重型机械设备的隋唐时代,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之多可想而知。史书上有关于修建永济渠的记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有学者研究表明,为了开发各段运河,隋朝当时先后调发诸郡的农民和士兵300多万人。沉重的徭役引发老百姓的不满,隋朝的国力被迅速透支。所以,隋朝末年百姓揭竿而起,修建大运河就是其中一个巨大诱因。
仅仅38年,隋朝就灭亡了,与大运河一同诞生的还有对隋炀帝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挥霍无度的负面评价,一些史学家认为,隋朝短命的罪魁祸首就是隋炀帝。这些称得上“刻板”的评价从当时一直流传至今。
隋朝一笔被封印在史书之上,大运河的红利却在持续发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代诗人皮日休一语道破大运河的存在对当时唐朝的影响。一如诗句中描述的,南北沟通都要依仗这条大运河。
那么,隋炀帝为何执意要挖通这条河道,是非修不可吗?其实还真是。
隋朝以前,我国的核心区域几乎都在关中平原与河洛平原一带,隋朝取代北周夺得天下,都城仍然在关中平原地区。但千年来,历代王朝扎根于此,关中平原的资源已经被开发到极致。隋朝时期,关中平原地区人口过多,耕地匮乏,水源稀缺等民生问题迫在眉睫,并且黄河航道因为淤积,很难再像从前那样为关中平原地区输送粮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隋炀帝下旨迁都洛阳,兴建大运河。
隋炀帝此举空前,巨大的水运系统将中国的版图化作一张棋盘,皇权顺着河道漫延,财富随运河诞生,文化在水中交融。一代又一代人老去,运河似乎永远年轻。时间的洪流冲击到元朝,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诞生了。元朝统治者在改建保留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的同时,沿用隋唐大运河,中间裁弯取直,开凿新的河道,使得淮河与北京之间的河段尽量以直线相连,形成了今天全长17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没有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也不会诞生。
如今,人们常说大运河“始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其中,隋唐大运河这一举世无双的工程,光前启后,福泽了后世千百年。
说起隋唐大运河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在隋唐时期,非洛阳莫属。
大运河建成开通以后,沿岸一大批城市飞速发展。关于当时的繁荣,有文字描述:“半天下之财富,悉由此路而进”“商旅往返,船乘不绝”……位于交通枢纽地位的洛阳,理所应当地成为当时极尽繁荣的大都市。但当五百年后又一个盛世诞生,东都洛阳繁华不再,隋唐大运河也逐渐淤塞,失去了半数灵魂。
随着现代对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掘,洛阳曾经的辉煌再次走向世人面前。据考察,隋唐大运河的上半段废弃时间其实很近。在工业时代,由于公路、铁路的兴起,加上水量不足,隋唐大运河北段迅速败落,黄河流经的运河段,也有多处被淹埋在黄沙之下。
在已探明的遗址上,洛阳存在着大量的古代粮仓。从地图上看,这些排列规矩,呈极规整的围棋棋盘状的粮仓,很明显由人工设计而成,甚至有石碑记录这些粮食的分工管理。并且,这样的粮仓都是集群出现。2004年,考古团队于洛阳地区探明仓窖71座,发掘了4座。这些仓坑,仅一口就可储存大约250吨粮食。拿回洛仓举例,按照现有资料推算,它的仓储粮的总量可达3.5亿斤,满足100万人一年所需。类似这种规模的粮仓,洛阳还有很多。
以洛阳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网络形成后,隋炀帝在大运河沿岸修筑了一系列漕粮储存仓和中途转运仓,初步形成了水运储仓体系。研究表明,至隋代末期府库仍然充盈。洛阳因此成为皇家指定的天下粮仓,奠定了九州腹地的政治地位。
隋唐大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至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在元朝定都北京后终被京杭大运河取而代之。在申遗之初,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废弃不用,隋唐大运河的准备工作比京杭大运河更加困难。但毫无疑问,洛阳城发挥了自己千年前的余温,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掏出珍贵的实物证据。
“一撇一捺”之间承载历史烟云,纵横交错之中回望生生不息。申遗工作的开展让遗迹重回人们的视野,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持续被唤醒,而洛阳再次以大唐盛世的代表,成为媒体议论的中心。如今,隋唐大运河不再蒙尘,而是作为文化旅游景点面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