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

2024-10-10 00:00筱颖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8期

如果仔细观察绘制于清朝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就会发现,浙东运河处于中国大运河的南端,是其他两条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

浙东运河,又被称为杭甬运河。西起杭州西兴古镇,流经绍兴,东至宁波甬江,最终注入东海,全长239公里。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一道,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悠长运河古韵始于春秋之际

古人以钱塘江为界,将浙江分为“浙西”和“浙东”两部分。浙东因水资源丰富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为一个“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的地区。

而关于浙东运河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前,位于浙江的山会平原遍布河流湖泊,是一片咸潮直薄、难以开发的沼泽之地。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开发和苦心经营,荒芜沼泽渐渐变成鱼米之乡。

《越绝书》记载:“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山阴”之地名起于秦代,《越绝书》是一部流传于先秦,编撰成书于东汉的著作。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回到故国开始了“卧薪尝胆”,他命令范蠡围堤筑塘、蓄淡拒咸,建成山阴故水道。这条水道既是越国的基础设施,也是最大的公益性基础工程,这一伟大举措为会稽绍兴城的经略打下了基础。

山阴故水道是浙东运河的起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历经时间洗涤,如今古老水道尚存,是浙东运河的标志性河段。从山阴故水道开凿的那一刻起,人工运河这一改造山河的交通水利活动,开始参与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

就像曾经改造山会平原的湖泊沼泽需要时间的积累,浙东运河的开凿同样不是一蹴而就。

东汉永和年(136年-141年)间,会稽郡太守马臻发动民工,围筑了汇聚三十六源之水的鉴湖,山阴故水道也被纳入其中,成为鉴湖的一部分。到西晋时期,浙东运河迎来“关键一笔”,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西兴运河,将会稽郡城与钱塘江、曹娥江等自然河道相连通,浙东运河初现雏形。

唐宋年间,国力繁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也在蓬勃发展。随着南宋皇室南迁,建都杭州,经济重心南移,浙东运河地位显露,一跃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航运河道。

元代朝廷虽对浙东运河进行了修缮维护,但河上航运已不如南宋繁荣。明清时期,浙东运河沿线则是形成了湖泊密布的水系,此后,钱塘江江道北移,清末洋务运动兴起,轮船和铁路接连出现,浙东运河也日趋衰败。虽然如此,实际上,有清一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运河的治理,康熙祭拜大禹陵的巡幸路线也经过浙东运河。

古桥与水利古迹浙东运河的历史遗存

浙东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是南北走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了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保证船只顺利通行,同时造福两岸的农业,运河上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以及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如今,这些设施和桥梁已然成为浙东运河上重要的文化历史遗产。

让我们追随着运河流动的方向,从杭州出发,向东前进,最终进入运河绍兴段。绍兴拥有着数量可观的各式古桥,桥梁大师茅以升在《绍兴石桥序言》中评价道:“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绍兴,因此被誉为“古桥博物馆”。

位于绍兴市的八字桥,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八字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因“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而得名,八字桥陆连三路,建在三条河道相汇之处,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绍兴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八字桥是典型的石壁石柱墩式石梁桥,东西走向,为三向四面落坡,桥面条石并列,四组台阶连通四条街道,把周边多条道路紧密地连接起来。在建桥时,不拆周围房屋,也不改动街道布局,古代的工匠巧妙地利用八字桥解决了复杂的水陆交通问题,八字桥因而被古建筑专家称作“我国早期筒支梁桥中的孤例”。

除了八字桥,古纤道也是浙东运河的历史遗产精华之一。古纤道原名为纤塘、纤道桥,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也是水利运输、农田灌溉的重要工具。因年久失修,古纤道多有废弃,而浙东运河段的古纤道却保存完整。

最初,古纤道是用泥土筑造而成,算不上坚固。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和河水冲刷,纤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纤夫和行人行走困难,怨声四起。到了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当时的山阴知县李良改用坚硬平实的大青石铺建纤道,大大改善了行路环境。

如今我们所见的古纤道多修建于清代或民国时期,通常分为单面临水和双面临水的两种修建形式。单面临水的纤道依岸砌筑,一般出现在不算宽阔的河面,路基用条石砌叠,上铺横向石板。而双面临水纤道通常为劈水砌筑,一般建造在水深河宽的地方,有实体砌筑和石梁平桥式砌筑两种方式。

岁月匆匆,古纤道依旧横贯浙东运河之上,静看游人如织。

滔滔运河之水润泽古镇而来

西兴古镇是浙东运河的起点,位于钱塘江南岸,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越国大夫范蠡曾在此筑城抵抗吴国,当时被称为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认为“陵”字不太吉利,因而改西陵为西兴。

西兴连接着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曾经是重要的航运码头,万商云集,士民络绎。因此出现了“过塘行”,所谓“过塘行”,指的是专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转运行,南北客商、东西货物都集中到西兴码头进行中转。过塘行布满西兴,这是西兴商业全盛时期的标志。2013年3月,“西兴码头与过塘行建筑群”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是浙东运河难以绕过的地方,这里因运河而生,也因运河而繁荣。运河绍兴段,处于浙东运河的中间,是浙东运河的核心段。除了众多的古桥以外,绍兴还拥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总是去酒楼要上一把茴香豆,喝上两碗温黄酒,他喝的黄酒或许来自绍兴的东浦镇。

东浦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早在数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酿造黄酒。他们以纯净的鉴湖水、优质的糯米和独特的酿造工艺,酿造出了风味独特的黄酒。这种黄酒色泽清澈橙黄,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被誉为“液体黄金”。

作为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涌现过500余家酒坊。宋代的东浦就已经是绍兴的酿酒中心,随着浙东运河的逐渐繁荣,绍兴黄酒的酒香也依托浙东运河“漂”向远方,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东浦黄酒荣获金奖,东浦酒得以名声大振。

从地图上看,沿北纬30°线横向逶迤的浙北丘陵到慈城戛然而止,一路蜿蜒到这里的浙东运河也走向了终点。慈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行走古镇之中,唐代的街巷格局仍然保留完好。这里有大量传统古建筑:藏书楼、庙宇、官宦宅邸、书院、孔庙等等。即使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却风采依旧。

除了美景,慈城古镇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慈城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的美誉,曾经诞生了五百多名进士和五位状元,因而又被称为“中国进士第一城”。

慈城古县衙值得一探究竟。县衙初建于北宋,占地四万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层次分明、廊道相互连接又独立贯通,布局严谨。县衙之中,最为宝贵的是一段一米多宽的砖砌甬道,这条甬道建于唐代,一千多年前的砖石,排列整齐,历经沧桑,依旧坚固。

在距离慈城30余公里的宁波甬江入海口,则是浙东运河最终拥抱大海的地方,这条河流一路润泽了土地,承载着记忆,度过了漫长岁月。它静静流淌,如同一部史书,守望着我们的来路和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