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木》是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的旅行手记,这本书的灵感源于作者在北冰洋海岸的一个拍摄瞬间:不长树的北极圈苔原,出现了一棵倒伏的云杉树,一只斑鸫停在上面。这个画面让作者思索、顿悟。漫长的漂流中,死去的树木到达了命运未设之境,生和死的界限也被模糊了……那么,是否世间万物也在进行没有终点的旅行?
旅行之木的故事似乎也成了作者的人生隐喻,从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因为对遥远的阿拉斯加产生了强烈的、难以放下的探寻念头,星野道夫决定开启生态摄影师的职业生涯。26岁,他移居阿拉斯加,热爱拍摄棕熊,43岁,在拍摄任务中遭受棕熊攻击,不幸身亡。星野道夫的作品呈现出他对自然充满天赋的理解,毫无疑问,他和旅行之木一样,会迎来北冰洋鲜花的盛放。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其中一段话,大致是说每个人刚出生时,伴随我们身体的是生命的洪流,只是随着成长,人人只想着怎么“上岸”。这段话里的“上岸”,原意是指抛弃天然的生存方式,用更社会化的姿态应对世界。然而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上岸”一词变得意味深长。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高度集中时间、精力为某个结果努力?如果成功,许多人会用“上岸”这个词来表达对未来的期许。不过,这个词似乎也暗含着对过去的否定。处于未成功阶段的我们,不仅承受着社会环境的压力,也会由于着眼于未来而忽略对当前自我的关心。
早期工业革命时,马克思就探讨过工作带给人的异化;福柯也用社会“规训”概念,说明外部环境对人的剥削;韩炳哲在这些基础上提出,现代社会压制我们的不再仅仅是经济体制,还有源于社会优绩导向的“自我实现”欲望。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心甘情愿从事疲惫的工作。这个观点引发人们思考“积极”“优秀”等话语的潜在暴力,觉察“和自己比”“超越自己”等想法对自我的束缚。
能像星野道夫一样抛开社会标准,仰仗兴趣过活的人少之又少,都说他的文字有“告别了某种人生”的人特有的温柔。或许有的人也不喜欢高压状态,反感社会对成功的评价体系,却惯性似地严格要求自己,不自觉就成为审视、规训自己的一员。
长期朝着单一目标行进,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等负面情绪。此时,旅行也有了更为深刻的抚慰作用。旅行帮助我们超越身在的世界,使我们的目光从琐碎密集的日常之物上移开,到达全新的视域。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生活在别处是艺术。
星野道夫在东京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置身于你推我搡的嘈杂人群时,脑海浮现的是北海道的棕熊。我也有同样依托“别处”缓释疲惫的经历。去年在泰国,我度过了一个长达8个月的夏天。尽管已经回国工作,泰国学生们不时传来的简讯还是会将我带回那些炙热、生动的场景中。被无数至纯至善情景打动时,我看到了更多关于快乐的可能性,并将这份广阔珍藏在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中。
承载着旅途回忆,漫游在精神海洋中的旅行之木,此时也不再是一块普通漂浮物,而是不规则的人生标尺,警醒着我持有开放的成败定义。因为那被洪流席卷到岸边的云杉树,不也熠熠生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