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方言中的“敲杏核”

2024-10-10 00:00隋翔宇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8期

▲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随着“敲杏核”现象的日渐减少,不管是“錾杏核”还是“掂杏核”,都已经很少在耳边响起了。

在胶东半岛,端午节前后是麦子收获的时节。与麦收几乎同步,当地的杏子也陆续成熟开始上市。如今的生活水平提升、物流交通发达,市场上的水果琳琅满目,杏子难称稀罕之物。但在条件相对有限的过去,情况却非如此。

旧时的胶东乡村,零食供应不多,水果一般也只能应季吃。因此,杏子就被孩子们视为难得的“解馋之物”。每到麦黄吃杏之际,很多孩子不仅要吃杏肉,还会专门把剩下的杏核收集起来,待晒干后用石头等坚硬之物将它敲开,取其中的杏仁吃。

本文要讨论的胶东方言字眼,就是描述“用石头等坚硬之物敲杏核”的动作。“敲”是普通话中的用法,在胶东半岛,各县则各有相应的方言称谓,粗略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砸”“can”和“dian”。其中的“砸”,与普通话并无太大区别,而“can”和“dian”则带有明显地方特色。

方言词汇往往只有读音,难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汉字。“can”和“dian”具体应该如何书写?胶东当地人也莫衷一是。综合比较,相对主流的观点认为:“can”对应的汉字是“錾” ,而“dian”对应的汉字则是“掂”。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錾的读音标准为“zàn”,解释为“在金石上雕刻”。乍一看,读音似与“can”不符,含义也与“敲砸”有些出入。但查询《康熙字典》可知,錾在《唐韵》标注为“藏滥切”,似亦可发音为“can”;而“雕刻”的含义又可引申为“开凿”。因此,将“錾杏核”理解为“凿开杏核”勉强说得通。与“can杏核”相仿的是,胶东方言将“凿石头”也称作“can石头”,此处的“can”,即公认为是“錾”。

至于“掂”,其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标音为“diān”,与方言基本相同,主要是含义上有所差异。对于外地朋友而言,提到“掂”字,第一时间联想到的词汇多半是“掂量”。“掂”的本义就是“以手称物”(用手托着上下颤动来估量东西的重量),与“敲”和“砸”还是有明显区别。不过,详查字典词条,“掂”还有一个“折”的解释,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视为“敲”和“砸”的近义字。如此来看,将“掂杏核”解释为“敲杏核”,也能自圆其说。

要说起来,“掂”这个字,在胶东很多县市区的最常用组词其实并非“掂杏核”,而是“掂蒜”。所谓“掂蒜”,即用杵臼将大蒜制作成蒜泥的过程。用普通话来说,就是“捣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