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是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许慎《说文解字》载:“驴,似马,长耳。”但从《史记·匈奴列传》可知,驴本为匈奴奇畜,后引进中原地区开始饲养。东汉时驴已成了普通家畜,魏晋时期文人雅士颇爱驴。唐代,驴在交通运输、祭祀、民众生活出行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中后期,更是出现了“驴鞠”这一新颖独特的体育运动。现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蓝釉陶驴,为我们展现了唐代骑乘驴的风貌。
隋唐时期,驴是一种低马一等的骑乘工具,被称为“劣乘”,官员通常骑马,民众则多骑驴。
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遭灾,文帝下令买了六千多头牛和驴,分给那些特别贫穷的人,让他们骑乘着牛和驴迁徙到关东地区。由于驴是一般人未做官时的出行工具,因此那些仕途不达的落魄英雄、未中第或虽中但无官的诗人骚客都骑驴。
隋朝杜子春由富而贫,他的出行工具相应地由马变成了驴,又从骑驴再到徒步。唐中晚期,由于攀比奢华之风的盛行,唐懿宗还专门下令进士不许乘马,只许骑驴。时有诗曰:“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轴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
唐代驴也可租借,《唐律》规定官驿借驴一日绢三尺,与庸一样。民间则称为借驴、赁驴、雇驴,如唐文宗时日本和尚圆仁在海州雇驴,“驴一头行廿里,功钱五十文”。此外,专门租驴的被称“赁驴小儿”,《读玄怪录》载马震住在长安平康坊时,一日听到有人敲门,开门“见一赁驴小儿云:适有一夫人,自东市赁某驴,至此入宅,未还赁价”。
说回文物本身,这件蓝釉陶驴高23.5厘米,长26.5厘米,195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小十门,通体施蓝釉,鞍鞯具备,抬首敛耳,引颈向前,虽提腿扬蹄,但精神抖擞,作备鞍待发状,最为珍贵独特之处在于驴身上所施的蓝釉。
此种蓝釉是唐三彩的一种颜色。唐三彩是低温釉陶,以白色黏土作胎,先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烧出素坯,后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利用釉料中铅氧化物易溶解的特点,定点涂釉,再经过800℃低温烧制,使釉料自然向下流淌,色彩互相交融浸润,形成自然、随意的印痕,因釉色丰富故俗称“唐三彩”。
唐三彩常见黄、绿、白三种釉色,蓝釉十分少见。因蓝釉的呈色金属主要是氧化钴,故又被称作“钴蓝釉”,这是我国最早的低温蓝釉,出现于唐高宗时期。
如今,在英、美博物馆藏有唐三彩蓝釉罐,日本富士美术馆藏唐三彩蓝釉壶,陕西考古研究院藏唐三彩蓝釉双鱼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三彩蓝釉钱柜,但是,如此件蓝釉陶驴的三彩俑却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