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中,为了在求偶游戏中获胜,大家各显神通。作为为数不多的终身一夫一妻制的生物,小丑虾会在海底深处的珊瑚礁里施展“魅惑之术”,让伴侣对自己死心塌地。
小丑虾一般是指夏威夷海星虾,它还有别的名字,如油彩蜡膜虾、海星虾、贵宾虾等等,通常生活在印度洋至太平洋沿岸,以及夏威夷潮间带之下的珊瑚礁岩附近。虽名为虾,但从样貌到生活习性,小丑虾都与我们常见的虾类天差地别。
小丑虾长有两对步足与一对巨大的螯足,螯足呈桨状,看起来就像天然的盾牌。眼睛扁平,头上的触角呈瓣状。胸部下方有八条类似围足类动物的行走肢,腹部下方有十根分叉游泳四肢。将这些外形要素组合起来似乎很奇怪,但从“油彩蜡膜虾”这个别称不难判断,小丑虾不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美。
大多数小丑虾的虾体为白色,上面点缀着不同颜色的斑点。雌性的腹部比雄性的大,有蓝色尖端,尾巴下方的彩色斑点也要更大一些。这些斑点看起来格外亮丽绚烂,使得它们成为最容易识别的虾类之一, 一旦动起来,宛如海底摇曳的花,也像移动的油画。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小丑虾体表斑点颜色有所区别。栖息于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个体,斑点颜色带点粉紫,而栖息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个体,斑点颜色更偏向棕色。值得注意的是,小丑虾为膜角虾属下的唯一种,有研究认为,应该将生活在两个不同地域的小丑虾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生长过程中,小丑虾会经历一次褪壳,长出更大的外壳。如果只看照片,奇特的外表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矮肥、宽大。实际上,小丑虾的体型非常迷你,成年虾的身长也不过5厘米,雌虾的体型略大于雄虾。注意,娇小的体型不是轻视它的理由。小丑虾拥有超强的视觉和感知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它头上的瓣状感知触角,在辨别方向、搜寻猎物的同时,还能感知紫外线和红外线,甚至感知偏振光,这种能力也在求偶和同族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趣的是,在海底世界,小丑虾的脾气算得上温和,容易害羞,受到威胁时习惯躲起来,因此,它们更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捕食。
在野外环境中,小丑虾会雌雄成对活动,彼此保持很近的距离,它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牵绊——信息素。
有了信息素,雌虾成为夫妻间绝对的主导者。日常活动中,雌性小丑虾可以利用信息素、化学物质、颜色和行为信息来识别成熟的雄虾。辨别之后,雌虾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让雄虾对它唯命是从。没有雄性小丑虾可以摆脱这种诱导,因为它们的触角上布满了敏感的绒毛,能快速觉察雌虾释放的信息素,一旦收到信号,几乎无力抗拒,从而不受控制地循着味道寻找信息素的源头。
配对成功后的小丑虾时常在礁岩或裂缝处出没,它们成双成对,一起居住和捕食……然而这种和谐的画面,其实是雌性小丑虾营造的“假象”。小丑虾每隔18至20天就会进行一次脱壳,蜕壳后的虾体变得十分柔软,而在外壳变硬前短短几小时内,雌虾必须抓紧时间完成交配。想要拥有更好的后代,每一次交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同居,等待褪壳。这一时段,雌虾释放的信息素能让雄虾听凭差遣,默默陪伴左右,一等就是20多天。
交配的时机终于来临,此时,雌虾会释放出另一种化学物质,这对雄虾而言是强大的“催情药”,先前顺从的臣子摇身一变成为荒淫的昏君,终于拿到了主导权。交配过程中,雄性会首先通过触角与雌性触角接触,一旦察觉对方没有明显的逃避排斥行为,便会继续后续的交配。
小丑虾每个季节的产卵量在100~5000个之间,但生活环境会影响雌虾的产卵量。调查研究显示,小丑虾对生存环境十分敏感,它们喜欢处于72~82华氏度的水温中,略碱性的水质较为适宜,甚至温度、光照、化学物质、盐酸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小丑虾的生存。雌虾产卵后的几周,幼虾逐渐成型,借助水流运动,开始在浩瀚的大海中尽情冒险。
在人类的认知中,虾蟹是机会主义者,逮着什么吃什么,通常是杂食。但小丑虾几乎只以海星为食,偶尔吃海胆,也是在极度饥饿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若是通过人工喂养,改变其食性,它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对小丑虾来说,海星就是珍馐,大部分海星种类都在它们的食谱内,它们甚至挑食,只吃活的海星。其中就包括让人闻风丧胆的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被称作“大堡礁杀手”,是珊瑚的天敌,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幼体棘冠海星在经过10~45天的浮游生活后,会在珊瑚礁上着底,变成人们印象中熟悉的海星模样。幼年棘冠海星以珊瑚藻为食,所以身体颜色也与珊瑚藻相似,成年的海星直径大概20厘米,他们的毒刺有毒胞,将身体覆盖在珊瑚上后,可以用消化腔直接吞食表面的珊瑚虫,只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
棘冠海星爆发时,数百公里内至少会存在100万颗棘冠海星,跟随洋流稳步前进。它们本是制衡海洋平衡常见的生物,但因为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变质,助力了物种的泛滥。棘冠海星曾在澳洲大堡礁泛滥,有调查数据分析,在过去27年中,大堡礁地区40%的珊瑚礁都是被棘冠海星摧毁,棘冠海星扫荡之处,只剩珊瑚白骨,且难以人为消灭。
菲律宾大学研究发现,小丑虾可以捕食5%~6%的棘冠海星,虽不能阻止其泛滥成灾,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一旦发现海星的踪迹,小丑虾便会和伴侣联合进攻,爬上海星的背部,将它拖入巢穴。此时,即使对方比自己大十倍也不在话下,因为捕食海星,小丑虾用的是巧劲。它们针形的前腿可以释放一种暂时麻痹猎物的物质,使海星瘫痪,有时为了防止海星逃跑,它们还会先将海星翻个身,再拖入巢穴“圈养”起来。
众所周知,海星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外部体盘受到损伤或自切后,无需多长时间,便会再次修复。然而,小丑虾喜好享受“活体盛宴”,海星的再生能力恰恰满足了它们的恶趣味。
进食时,小丑虾会用钳脚刺破海星的外部组织,同时利用腿操纵着海星。夫妻分工明确,一方负责剪断海星的吸盘脚,削弱它的攀岩能力,避免逃亡;另一方不时翻转拉扯试图逃跑的海星。待大局已定,小丑虾便开始享用大餐。一只海星足够它们食用数天。为保证食用过程中新鲜的口感,小丑虾会先啃食海星的管足和软组织,直到剩下中央圆盘。在这期间,它们甚至会给海星喂食海藻来维持海星的生命。有时,海星会自断腕足以获得逃亡的机会,但若损伤严重,腕足无法再生,逃跑就成了空谈。
由于常年吃海星,小丑虾体内积累了不少从海星身上摄取的毒素。因此,对于其他掠食者来说,小丑虾是难以下口的,甚至是有害的。大部分鱼类都不敢捕食小丑虾,小丑虾也不需要进化出很快的行动速度来躲避追击。
鲜艳的斑点,加之非凡的捕食技巧和独特的食性,小丑虾吸引了无数海洋生物爱好者的目光。如今,市面上很容易买到小丑虾,但它们多是来自珊瑚礁区域的野生种。这种过度依靠捕捞野生资源来满足观赏消费的行为,势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难以逆转的危害。另外,人工饲养小丑虾并不是一件易事,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人工调制的“海水”往往无法令它们适应,从而导致死亡。且小丑虾是终身一夫一妻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成对活动,若缺少同伴或者同伴死亡,亦会导致自身死亡。总而言之,海洋才是小丑虾最好的归宿。
(编辑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