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间,总有一些人,拿自己的秘密不当回事儿。
2008年年初,网友奇拿在天涯社区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某艺人和一些女艺人之间的自拍私密照和其他图片(讳称“艳照”),在网络反响极大并引发多方关注。也让广大网友出离愤怒: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明星,从此之后,此明星的星途一路黯淡。
个人电脑的资料外泄究竟有多可怕,可能刘喜双能说明白。
但是他不说。
刘喜双是中部最大的科技市场的一个小老板,现经营二手笔记本电脑兼职数据恢复,采访到他并不容易,因为有些事情,有些人名,他不想提及。毕竟这些年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他看到的故事,远比想象中的精彩。而这些故事,基本都是在别人电脑的旧硬盘里看到的。他说这些东西分分钟可以让一个人背负上关于隐私的负累。
好在,我们要的只是他的故事,而并非人名。
2007年,刘喜双大专毕业,到科技市场打工。
那个时候,科技市场俨然人才市场,外面到处贴着招人的信息,人员的流动性也特别强,他有两个同学,上午还是某公司的销售经理,下午就摇身一变成了某厂家的代表。
所以,科技和人才两相变动,成正比发展,是当时的趋势。
刘喜双第一个应聘的科技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以组装和维修电脑为主的公司。那时,还是台式机的天下,笔记本也刚刚没流行几年,所以公司很需要像刘喜双这样的劳力。
拆机箱,装机箱,有小半年的时间,刘喜双就是在这种拆拆装装中度过。
没办法,学技术就得有学徒这个门槛,谁也不例外。
刘喜双很满意自己这个行业,至少,他学的电子信息化有了用武之地。
说是用武之地有点过分,其实就是学技术的门槛比别的学徒高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刘喜双聪明,常跟着师傅后面学东西,半年左右,已经能独当一面,电脑上的小毛病,他基本过手就明白,于是,老板单独给了他一个工作台。
这是老板一个独特的管理之处,说是工作台,其实就是店中店,每个师傅的收入提成,全在这个工作台上。
刘喜双兢兢业业干了大半年,对待用户十分和气,而且他维修的过程专业性也比较强,有些别的师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在他这里往往能顺利得到解决。
虽然他俨然已经成为“电脑高手”,但每个月的收入,却只是别的师傅收入的一半,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后来,一位师傅在喝酒时,说了一句话,告诉他这个行当的一些所谓“真知灼见”,便宜的要贵,毛病小要大。具体解释为,便宜的配件,就拿那些不知名的小品牌,别人网上很难查到,价钱和大品牌一样。而电脑的一些小毛病,要说得大一些,再带一些专业术语,最后顾客讨价还价后,还能拿到不少的收入。
两句话,让刘喜双如醍醐灌顶,瞬间就明白了主旨要义。
再后来的两个月内,他的业绩开始冲顶,老板也对他另眼相看了。
公司分为几个部门,比如新机组装,旧机维修,这些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收入,公司收入最后的部门,当属后来成立的数据恢复部。刘喜双始终想到数据恢复部里去,他想他的专业可能会在这个部门更好施展,不过,给老板提了几次,老板都拒绝了。
其实,刘喜双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冲着那里的收入,据说,有个师傅每月能拿到一万元钱左右的提成。
一万元,在2007年的这个中部城市里,能买四平方米的房子,在这座大城市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住上喜欢的大房子,是刘喜双的愿望。
当然,生性纯朴的他,也是因为对眼前的工作和收入厌倦了,他不喜欢骗人,却不得不骗人。
有一次,一位顾客明明是硬盘线出了问题,他说硬盘出了问题,提出更换硬盘,说免费可以给客户做系统,客户万分感激,请他吃了顿饭,还给了他一盒好烟。
刘喜双不抽烟,但就是这烟,却灼痛了他的心。
他觉得,这样骗客户,自己良心不安。
还有一次,一位客户急匆匆抱着电脑主机进来,说有个文件误删了,还没写入数据,要求恢复一下,刘喜双给他介绍到了数据恢复部,简单的一次数据恢复,就要了一千元。
一边是良心折磨,一边是高技术回报,刘喜双觉得,自己适合走这条路线。
就在刘喜双为自己的良心不安的时候,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事。
他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客户反映发热量高,而且硬盘有时读取性能弱,打开一个大文件需要半天时间。客户把笔记本放在这里就走了。
这种事情往往是笔记本的处理器散热风扇出了问题,刘喜双不太擅长修笔记本,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另一位老师傅。
大家都是在一个工作区里面,没过多久,刘喜双听到了老师傅那里发出惊呼声,低声说了句脏话。
一般发出这种声音,往往就是硬件出了问题,或是不小心出了维修的小事故,没想到过没多久,老师傅那边还发出了啧啧声。好像是看到了十分惊讶的东西。
这个工作区都是男性,大家都朝那边看去,有人还走了过去,刚刚走到笔记本边上,脸上顿时现出了兴奋的表情。
刘喜双也好奇地走过去,突然,就看到电脑屏幕上,一男一女正在大床上,做着让人脸红心跳的动作。
刘喜双吓了一跳,按道理说,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出现。因为每个顾客来送修的时候,总是会小心地把东西保存好,防止丢失和泄密。
而且,从画面上看,这个并非是那种成品的专业小电影,而是摄像头随机录的,虽然不太清晰,但能看得出来,女的身材很好,男的年龄不小。
有人就掏出了U盘,想要插进电脑里把这些拷入,没想到,老师傅一下子打掉了那人的U盘,瞪着眼睛问,你干什么!?
那个同事讪笑一下,说,拷走看看。
老师傅啪一下合上了电脑,说,谁也别想拷,这是人家的个人隐私。
时至今日,刘喜双讲起那个老师傅还是充满了敬佩,他说,如果后来某艳照明星遇到这样的维修师傅,那真是他的福气。很可惜他没有遇到。
大家失望地散去时,刘喜双还站在那里。
下午吃饭时,刘喜双截住了这位同样姓刘的师傅,说想请他吃饭。
刘师傅看了看他,说,有什么要求,你提吧。
刘喜双突然说了句,我想跟你学东西。
他知道,在数据恢复部,刘师傅是大拿。
刘师傅没答应也没拒绝,和刘喜双吃了顿饭。
第三天的时候,那位顾客过来取走了电脑,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人,同事们目送着她出去,眼睛个个像刀子一样,只有刘喜双坐在那里,心如止水。他说,第一时间,觉得这事儿挺可怕的,原来每个人的电脑,都有这样那样的秘密。
刘喜双正式成为刘师傅的弟子,老板看他实在喜欢,也没继续阻拦他学下去,反而支持起来。
当时的数据恢复,往往是依赖于几款软件,大都是国外的,老板花大价钱购买过来,装在几台机器上用。
刘喜双研究这些软件像是着了迷一样,他说,当初就是因为喜爱吧,不为别的,但没想到,这个行业这么挣钱。
一块硬盘的数据恢复,以M(1兆字节)计,每M文件按其难度不等收费,虽然看起来每M的文件收费并不高,但是对一块动辄几十个G的硬盘而言,绝对是个大数字。
有时,硬盘修复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客户当然等不及,就需要维修师傅签个单子,把电脑放在这里,但从来没有签过数据保密的单子。
刘喜双想,或者是因为公司规模还小,不太正规的原因吧。
2008年的时候,某陈姓明星,不小心在维修电脑的时候,把资料给泄露了,这一下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整个娱乐圈也受到了冲击。
彼时,刘喜双已经学了些技术,但是师傅教育他,别人的数据,就如同是别人的现金,你如果占了,就跟偷没什么区别。
刘喜双一直记得这句话。
可是有人却完全不把这些规则当回事儿。一个同事突然在某一天辞职了,之后就发了大财,在刚刚开盘的据说很名贵的小区买了房子,买了车。
刘喜双从别人那里打听到,他是靠卖数据发财了,但究竟卖什么数据,怎么卖,对方出了什么样的价格,刘喜双一无所知。
再后来,那个同事就失踪了,有知情人说,是被警察抓了,有更知情者说,可能是被人报复了。还有人说,是他因为得罪了人,在这个城市混不下去了,跑了。
这件事,让刘喜双的后背出了冷汗,他很感激刘师傅,没让自己在这条路上涉足险境。
刘喜双在这家公司里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间,他见识了很多事情,也看到了很多秘密,他尽量让自己做到守心守口。
但有时,他也会任性一次。
2009年,一位很“聪明”的顾客来修电脑时,把东西全删除了,本来电脑并非硬盘的毛病,但是这顾客随口说了句,你们这些修电脑的,总觉得我们是傻子,但我不是,我把东西全删除了,找得回来,才算本事。
刘喜双就默默地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把他硬盘里的一张图片找了回来。
当然,是当着他的面找的。
无独有偶,2011年,刘喜双接到了一台笔记本维修的要求,没想到当他打开笔记本时,发现有个隐藏起来的分区,由于要完全分区并格式化,他好奇地打开了那个分区。
竟然与那天看到的那些东西一样,图片,视频等。
他清晰地记得送修的是一位美女,这些东西,她认为隐藏了分区之后,可能修电脑的都看不到了。
刘喜双犹豫了很久,才给那位美女打了个电话,说硬盘要重新格式化,可能还要重新分区,那么硬盘里的所有东西都消失了,问她是不是需要保存一下。
美女过来了,然后质疑刘喜双,说硬盘里的东西,我都删除过了啊。
刘喜双嗯了一声,脸就红了,说了句,隐藏分区里还有。
当时,美女抢过电脑,低头疾行离开了店。
2012年,刘喜双的师傅离开了电脑公司,跳到了另一家公司,原因并不是另一家公司给的钱多,而是在这个公司里面待不下去了。
他告诉刘喜双,如果仅仅是一些个人爱好拍的那些视频和图片也就罢了。但关键很多恢复的数据里面有重要的商业机密,当初的那个同事,应该就是拿着那些商业机密去卖了钱。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刘喜双,有些事情,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仅仅凭借着良心,根本无法抵制诱惑。比如有一次,他刚刚帮客户恢复好数据,就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对方要一份表格,给出了一个天价,而且要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师傅说,他有一百种方式可以赚这个钱,而且完全可以洗掉嫌疑。他想了好几天,有那么一个瞬间,几乎要答应对方的要求了,但后来还是由于种种顾虑,没有去做。
但他不做,不意味着别人不做。老板对这种事情,也是默许的,毕竟他们的数据恢复只是附带经营,不像是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那样,有着严格的保密要求。老板默许,员工为钱,因此与客户发生了好几次纠纷。
公司里面这些事情,他看不下去,又不吐不快,于就眼不见心不烦,跳到另外一家公司,专做U盘量产去了,这活儿轻松,不涉密,而且利润眼看着还可以。
同样是这个出身的刘喜双,在师傅走后,立马受到了排挤,连前台接活儿的小姑娘都不愿意给他派活,原因是这个人太“各色”,在本地方言里面,就是这个人挺另类,不合群,而且意见又尖锐。
又干了一年左右,刘喜双自己开了家小公司,专门经营存储设备和数据恢复业务。
刘喜双的店做了两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但也不至于经营不下去。
2018年初,刘喜双在数码港又要了一个铺位,然后又转租了一个人,他自己还保留着一部分,几个大大的红字:数据恢复,证明了店主人对业务的自信,下面摆着一些U盘和硬盘,还有一些数据钱之类的附件用品。
他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满意,他说,至少,现在能守得住自己的良心了,不像以前,有时间觉得自己在用良心换钱。
他坚信,电脑维修界的数据这一块,是绝对有好人的,像他的师傅。他也会时不时提醒顾客,在处理二手电脑或是笔记本,甚至是移动存储之类的设备时,一定要记得删除或是转移自己的数据,因为有些数据,会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从而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
每一个来他店里做数据恢复的人,都收到签字协议一份:本人签订恢复数据协议,并保证数据恢复之后不做他用,如确认是本人泄密,愿承担一切责任。
下面是刘喜双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