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福建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不明显、专业布点数有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中高职贯通培养起步晚规模小的现实挑战,提出应向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学习,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我国台湾地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异的师资课程及设备,健全的产学合作机制,在地化培育的创意人才,鼎盛的国际交流风气。建议福建省从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建立“中高大”贯穿式培养体系和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等着手,推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旅游类高等职业教育;技职院校;内涵建设;政策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7-0131-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Wu Xiangqian
(College of Culture and Tourism,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3630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low scale expansion of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limited number of major distribution, the slow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d the late start and small scale of middle-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region an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region are: a perfect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excellent teachers, courses and equipment, a sound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locally cultivated creative talents, and a thriv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tmosphere. It is suggested that Fujian Province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building teams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establishing a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rough-type training system, and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Keywords: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policy support
福建省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始于华侨大学,“1983年直属国务院侨办的华侨大学开始筹建旅游系,周达人教授出任系主任。1984年开始招收导游和旅游管理两个方向的大专生”[1]。贾飞飞将福建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前30年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84—1995年),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年)及深化和提高阶段(2006—2014年)”[2]。随着2014年3月“清新福建”品牌确立,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建立,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日新月异,旅游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这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福建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规模扩大不明显。近十年,福建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规模扩大不明显。从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分科学生数看,2014年福建省旅游大类在校学生数为9 360人,招生数为3 269人,毕业生数为2 718人①。2021年,福建省旅游大类当年在校学生数为13 116人,招生数为4 450人,毕业生数为3 139人《福建统计年鉴-2022》,网址https://tjj.fujian.gov.cn/tongjinianjian/dz2022/index.htm。。历时7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旅游大类在校学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增长率分别为40.1%、36.1%、15.4%,转化为人数计,在校学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增长数为3 756人、1 181人、421人。从在校生数量横向对比看,2021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旅游大类在校学生数为13 116人,排在财经商贸大类(78 634人)、电子信息大类(66 136人)、教育与体育大类(58 536人)、医药卫生大类(55 110人)、土木建筑大类(41 939人)、文化艺术大类(41 334人)、装备制造大类(37 909人)、交通运输大类(24 730人)、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13 467人)等专业大类之后,居第十位。
二是专业布点数有限。福建省自2017年起开始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专业布点与区域产业发展联动”的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和教育与体育等六个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数一直名列前茅,总计布点数占比每年均维持在专业布点总数的70%左右。依据最新的2021年统计数据,当年前六大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数均在200个以上,其中电子信息大类布点365个,而旅游大类当年布点数则为121个[3]180-181,仅是前者的1/3。
三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工作进展缓慢,据2021年公开数据,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共有教职工21 205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63.65%,低于我国“十三五”期间均值66.74%[3]188,比2015年61.65%的比例略有增长。这离《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75%”[4]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因为统计口径的原因暂无法查询旅游大类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但由此可见一斑。
四是中高职贯通培养起步晚、规模小。福建省高本贯通开始于2021年,截至2024年7月该项目招生院校有福建医科大学等5所本科院校和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专科学校,主要涉及师范类和医学类共计6个专业[5];福建省中本贯通开始于2024年,招生院校有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3所本科高校和10所中职学校,主要涉及机械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等6个专业[6]。均无旅游类专业在列。
福建省旅游类院校及专业群建设面临着现实挑战。一方面,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专业)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名单里存在感不足。2019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里共有197所院校,仅有3所旅游类院校(专业群)上榜。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福建省推出了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倡导职业院校专业主动对接“六四五产业”新体系福建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是指:1.六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2.四大优势产业: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3.五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建设,旅游业被列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加强旅游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势在必行。
二、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旅游观光类技职教育的发展经验
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简介(2018版)》把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概括为以下五点:“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异的师资课程及设备、健全的产学合作机制、在地化培育的创意人才、鼎盛的国际交流风气”[7]。
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已形成从国民中学、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到研究所硕博士班的完整体系,学制间注重纵向衔接与横向的弹性转轨,且与回流教育管道相互畅通”[8]。
在师资建设上,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特色是教师的“实务教学能力”,强调教师的实务经验及证照。我国台湾地区2015年1月出台的《技术及职业教育法》规定,“技职校院专业科目或技术科目教师、专业及技术人员或专业及技术教师,每任教满六年应至与技职校院合作机构或任教领域有关之产业,进行半年以上与专业或技术有关之研习或研究”[9]。在后期实践过程中,又增补“技专校院新聘专业科目或技术科目的教师,应具备1年以上业界实务工作经验”,“每年度预计选送约2 700位教师进行产业研习或研究”且“补助技专校院教师赴产业进行研习或研究”[10]等内容。
关于产学结合和人才培养,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居功至伟。杨朝祥认为,“政府部门在大学产学合作发展过程,长期担任引导性的角色,亦是大学推动产学合作经费最主要来源”[11]。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地方政府出台了数量众多、不断更新迭代的教育类法规(令)。据笔者统计,历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技职教育的法规共计180余条,其中直接与高等技职教育相关的有16条统计范围自1954年颁布的《建教合作实施方案》起,到201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创新转型方案》止,共计16条。。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法规命令框定技职院校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并通过经费划拨补助、动态名单调整、引入技职教育评鉴制度等措施来达成目标。“70余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即行政主导的协作式治理。”[12]
就我国台湾地区旅游观光类技职教育而言,Te-Yi Chang认为保持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在于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院校行政管理)、service and resource obtaining(技术服务和资源所得)、teaching and HR fostering(教学和人力资源培养)、academ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学术研发和建教合作)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3]。Ching-Yi Tsai认为,“The three main vocational aims of the tourism curriculum advocated by the stakeholders included the preparation of leaders for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entrepreneu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specific and general transferable skills and an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ervice quality”(利益相关者倡导的旅游〔高等技职教育〕课程的三个主要职业目标包括培养特别注重创业精神的当地旅游业的领导者、培养行业特定及通用的可转移技能可转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是一种可用于多种角色或职业的能力或专业知识,例子包括沟通、解决问题和自我控制。该定义来自维基百科。和践行对服务质量的理解)[14]。从以上论文可以一窥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台湾旅游观光类技职教育领先水平的洞察,即学生专技/服务的传授、院校管理水平、政策和财力支援、校校/校企合作互通等。以上几点跟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特色是基本吻合的,即院校建设、校校/校企间的组织配合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扶持等。
三、发展福建省旅游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
对于福建省旅游类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在当前形势尤其是“双高建设”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应学习借鉴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的办学经验,以下分别从院校自身、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主体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实践锻炼。相关院校应出台政策,按工作年限分批次组织师资团队的教师到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华侨大学)或对口合作企业进行研习实践,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研学旅行指导师、调酒师、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面点师、职业礼仪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旅游大类“1+X”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建立对应的存档、考核和补助制度。二是组建教育+行业结合、专兼职互补的师资团队。包括从其他省区技职院校餐旅系(专业)聘请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从其他省区企业聘请优秀的导游、酒店经理人来校任教,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三是按照新《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推行高职院校教师新准入制度,优先录取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和具有相关行业实习实践经验者。四是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在教育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的基础上,出台福建省“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福建省教育厅已于2023年12月7日下发《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规〔2023〕7号)。和管理的政策,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培训、管理和经费支持等事宜。
(二)构建“中高大”贯穿式教育体系
一是办学形式。先行先试,立足于福建省“高本”贯通项目和“中本”贯通项目组建“中高大”办学联盟。省内高职院校(包括旅游类高职院校)应主动向下对接中职院校、向上对接本科院校,组建“X+1+Y+Z”型“中高大”办学联盟(即X所中职院校,1所高职院校,Y所本科院校,Z所企业或行业组织。X、Y、Z≥1,可缺项),以达成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融通发展。
二是学制问题。参考我国台湾地区中、高等技职教育经验,“中高大”贯通式培养项目学制可设置为“3+2+2”模式,即中职3年、高职2年、本科2年,合计7年。
三是教学组织。各贯通式培养名单内院校应建立长效的教学工作沟通机制,以专业(群)建设为工作对象,就贯通式培养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学籍、人员薪酬待遇等事宜进行深入合作,务求实效。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制定旅游大类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本一体化协同发展中高本课程衔接体系的实质是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的接续。”[15]职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落脚在人才培养方案,所以各合作院校应在科学评估考生的成长规律、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校”“地”“企”三方协同,共同确认培养目标、制定评价方法、构建课程体系、确定师资团队和商定日常管理办法。
四是学生转轨教育和回流。如前所述,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学制间“注重纵向衔接与横向的弹性转轨”,但目前福建省“高本”“中本”贯通招生简章里对考生在“纵向领域”转专业、转学持消极态度,更遑论在“横向领域”即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跳转。另外,对于考生因就业/创业、竞赛等原因中断学业后回归的问题,我国台湾地区提供弹性、多元的职业继续教育机制,增加在职者及转业者学习机会,并可以工作经验、证照等同等学力再回流进入高级中等学校或大专校院学习,而福建省目前这块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对此,建议福建教育部门立足长远,尽快出台考生转专业、转学以及教育回流的相关文件,保障考生利益,彰显贯通式培养的灵活性、有效性。
五是各层次院校或企业退出问题。2015年,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创新转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2017年设置大专校院转型及退场基金。《方案》中关于退场学校辅导有专门规定:“1.对于办学不善之学校先行启动相关辅导机制加以协助改善。2.因重大困难不能继续办理之学校,确保学生受教权益至毕业,并协助教职员工办理退休或转介至其他学校与民间机构服务等”[16]。关于贯通式培养体系中相关院校和企业的退出问题,不仅需要涉事院校、企业依法依规操作,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介入。
就眼下来说,上述福建“高本”贯通名单中的高职院校通过向下“贯通”寻找合适的中职院校、名单外办学实力雄厚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通过加入“中本”贯通名单里中职院校的方式实现“中高大”贯通,是相关院校、考生、社会三方共赢的尝试,也是福建省实现“中高大”贯通式培养最现实的路径。
(三)提升政策法规保障力度
第一,建议省级人大、政府就高职院校关切的命题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为提升福建省内高职院校治理水平,“政府应该强化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17],这个问题具体应分院校内部管理命题和院校通用命题两方面。一方面,针对各高职院校在办学新形势下新出现的命题,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指导性的新文件、新章程供高职院校使用或参考。此类命题包括专业(群)建设、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高校科技创新认定等。另一方面,对于省内院校通用命题如一直困扰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经费困难、民间资本入场办学、现代产业学院的法人地位等问题,建议省人大在领会《职业教育法》及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通过颁布地方性法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保障,也能提振各高职院校的信心,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政府要鼓励第三方评鉴机构发挥作用。当前由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因为人手短缺、专业背景限制等原因,难以对高职院校及其合作企业的办学成果进行及时、精确的判断;高职院校建设尤其是新培养模式下的部分项目缺乏监管,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已经形成的职业教育典型衔接模式,如‘3+2’专本贯通培养、中高职五年一贯制等,缺乏衔接质量评价与监管体系缺失”[18]。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1975年开始启动专科学校评鉴,经历了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委托专业学术团体、委托专业评鉴团体、认可国内外专业评鉴机构、授权外部评鉴等发展过程……评鉴结果由‘等第制’转变为‘认可制’”[19],成效显著。第三方评鉴机构不仅可以作为省、市级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有力抓手,也能促成省内各高职院校、高校合作企业自主保证质量的良好氛围和机制,最终形成“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内外部评价结合的长效机制。
第三,应建立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或企业预警、退场机制。为保护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利益,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退场前、中、后多个阶段对相关(预退场)学校进行辅导”。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用工纠纷,建议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学习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同行,通过传统媒体、网络政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时披露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财务相关信息、人事变动或其他重大事件,保障考生、家长和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
四、结语
我国台湾地区从因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展技职教育,到因转型高科技产业而将技职院校升级科技大学、启动“教学卓越计划”,到因应对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差距而重金投入“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再到因应对“少子化”冲击、提升教学品质和特色而推出“高等教育深耕计划”,我国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自我革新的过程,也是对内践行内涵建设、对外履行服务区域经济职责的过程。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旅游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也将是如此。福建省旅游类高职教育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继续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助力“中高大贯穿式”教育体系的早日建立。只有“地”“校”“企”戮力同心团结协作,才能为福建省旅游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改革的先声: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缘起和最初十年发展[DB/OL].(2023-02-07)[2023-09-0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g2MDczNQ=
=&mid=2651820404&idx=1&sn=c5568e10ad3a414b148ec4
477315e101&chksm=844769a4b330e0b2e490d4aff237dd5abc
5bf2cd107561d5a3336dea128cdd7f930410cbd1e9&scene=27.
[2]贾飞飞.福建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84—2014)[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3]秦敏燕,陈仕铋.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告(2022)[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4]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DB/OL].
http://jyt.fujian.gov.cn/xxgk/zywj/202211/P020221129592
335555431.pdf.
[5]福建升学指南.全超本科线?2023年福建高考“专本贯通”填报攻略来了![EB/OL].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TA4MjY1MA=
=&mid=2247791306&idx=2&sn=3baa158a084eb133822792
3e70b3099c&chksm=fa2dbbbfcd5a32a9bfb38b2c2aefd814b5d
e75e6665a051ca1c59f7755440f6a41a91304ffcd&scene=27.
[6]中职直通本科!福建今年开展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EB/OL].
http://jyt.fujian.gov.cn/jyyw/jyt/202406/t20240606_64615
47.htm.
[7]“教育部”(2018) 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简介[EB/OL].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5/relfile/7801/63238/4bea115e-a795-4406-8fed-c0500912dc58.pdf.
[8]柯安琪.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七十年回顾与前瞻[J].机械职业教育,2017(11):9-13.
[9]技术及职业教育法[EB/OL].
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4
05&kw=%e6%8a%80%e8%a1%93%e5%8f%8a%e8%81%b7%e6%a5%ad%e6%95%99%e8%82%b2%e6%b3%95.
[10]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简介(2016)[EB/OL].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
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3D581E1C7C048131#.
[11]杨朝祥.台湾技职教育变革与经济发展[EB/OL].(2007-03-29)[2023-09-05].
https://www.npf.org.tw/2/1733?County=%25E9%2587%
2591%25E9%2596%2580%25E7%25B8%25A3&site=.
[12]贾旻,韩阳阳.新治理范式下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治理模式探析[J].职教发展研究,2022(1):10-20.
[13]TE-YI CHANG,Hsu Jui-Man.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10(9):101-109.
[14]CHING-YI TSAI.A Study of Employability Between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loyer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A Stakeholder perspectiv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2013(3):344-357.
[15]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87-191.
[16]台湾大专校院合并及转型退场相关问题之探讨[J].国会季刊,2018(9):75-109.
[17]崔发周.内地职业院校与台湾技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6(12):17-21.
[18]宋立温.类型教育视角下高职专科与本科贯通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12.
[19]胡兰.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评鉴最新发展及启示[J].教育评论,2019(5):46-50.
作者简介:吴向前(1982—),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