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集》中“香”的双重意蕴

2024-10-10 00:00洪富露
西部学刊 2024年17期

摘要:在佛典中有许多对香的描写,它既是人感官感知的对象,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往生集》中辑录的事件中大量出现人们焚香和“异香”弥漫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中的佛教香俗与世俗文化的互动,更是将香塑造成人们解脱的先兆体检和净土修行的功德体量。

关键词:《往生集》;佛教香文化;香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7-0080-04

The Dual Meaning of “Incense” in Wangshengji

Hong Fulu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0)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descriptions of incense in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is both an object of human sensory perception and a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events recorded in Wangshengji,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descriptions of people burning incense and the diffusion of “exotic incense”, which not only sh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t incense custom and secular culture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but also shape incense into a precursor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people’s moksha and a volume of merits for the Pure Land practice.

Keywords: Wangshengji; Buddhist incense culture; incense

佛典里的香拥有感官的事物代指和精神性体验的双重内涵,同样,在净土宗僧人的论著中,香超越了原本的含义,成为其理论观念的表达。本文现就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云栖大师袾宏所著的《往生集》中“香”的双重意蕴进行探讨。

一、佛典中的香

因宗教、治疗、社交、审美等需要,香料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物质消耗品。宋代起民间就较为普遍地使用香礼佛[1],明代开启了更加广泛的海内外香料与香事交流,香的使用人群加快了从上向下普及的趋势。大众的用香需求,除了实用性外,最多的便是宗教供养。在精神层面上,香许早就融入民俗,被频繁写入典籍诗歌和各类文献,发展为特殊的文化领域。

(一)香为佛使

无论是古代印度还是古代中国,香都被认为具有沟通神灵或幻想世界的效果。佛教的宗教仪式一直以来都有使用香料来供奉诸佛、助力修行的习惯,大量的佛典中出现了香与香事的各种描述。佛教吸收中国本土文化后,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香道仪轨。

1.朝圣与祈愿中的香俗

人们喜爱香料所散发的气味,认为上升的烟能够向上传播讯息,宗教活动中慢慢出现香物祭祀的习俗。很早以前人们就把香物作为祭祀物品,先秦时代黄河流域出现焚烧香草来祭祀先祖和神灵的例子[2]。

佛教的宗教实践当中,朝山进香为一大事,人们把佛菩萨作为供奉对象,通过作为中介的香传递自己的诉求。在古代中国“关于朝圣的语言中,到处都提到了‘香’。安放在神灵面前的香炉确定了寺庙的仪式中心;朝圣者被称为‘香客’(incense visitors),他们的组织被称为‘香会’(incense associations),寺庙与祭拜的兴旺程度可以用‘香火’(incense fires)来表示”[3]。香放大了信徒与佛之间的联系,以“香为佛使”为由头的寺院烧香拜佛现象经久不绝。

2.日常需求

建造佛像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主要活动之一。唐玄奘出使西域就收到过“刻檀佛像一躯”,南宋更是有人把香料制成的佛像作为商品来交易并记录于佛教文典中,明代的市民阶层同样热衷于香料制造的佛像、念珠等物品。佩戴香身佛像或器具,一方面源于人们日常祈愿的需要,另一方面出自人们对香味的喜爱:这类器物在熏染身体的同时又能陶冶身心。

燃香是佛教信徒修行前的必要准备。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带来了与香有关的典籍,如《阿含经》《妙法莲华经》等,中国的佛教香文化更是在结合外来香俗与本地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用香仪轨,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香炉制造成本降低,普通人家使用香炉的频率得以提高,信徒以香礼佛的仪式不再局限于殿前庙中,这也影响了净土宗的修行实践,使燃香成为每一个仪轨中的程序。

(二)香塑佛传

人们对香的描述往往承载了特殊的情感追求:从诗词歌赋打造出种种见字如闻味、以味衬思绪的情境,到戏曲小说和各种文章里反映人们用香的场景,变为文字的香不再仅仅指现实中的物质或活动,它的出现使人们浮想联翩。佛教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常出现香的描述,这些典籍中有用香的事例记载,诸如佛国、神佛等各种超脱凡俗的世界和现象中也有香的加入,此外,在阐述教义时,香更是在五蕴、色与法等内容的梳理中起着作用。香这一词使人们拥有了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构想,这些内容被明代佛教吸收,并转化到净土宗的理论阐述中。

1.礼请与供养

佛典中有许多佛传与本生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一部分是佛陀与信徒的交往,信徒请其讲道的最基本的礼仪便是燃香。《长阿含经》中如此描述邀请佛陀讲道前听众的准备:“诸清信士见佛默然,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作礼而归。寻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4]《大般涅槃经》卷二也言弗波育帝等“通夕办好香美饮食”,盛待佛陀。以香礼请,成了佛与信徒的互动中最基本的礼仪环节。除此之外,佛与香的关联在其生平事迹中也有所体现。佛陀在讲毗婆尸佛的故事时,就说他出生时有“宫人环绕、涂香奉承”[5],而佛陀自己的诞生也是香气缭绕,“细末栴檀香散世尊上”。在被弟子问到如何丧葬自己时,他表示“葬法用锦亵以缠身……以泽香膏……华香燃灯”[6]。

2.妙香世界

在佛教的世界观中,香除了是一种可以被人感知的气味状态,还成为构建世界、展现佛国殊胜景象的重要内容。《起世经》中就有许多与香有关的场景:在世界中心的须弥山上生出种种“香树”,而这正是佛陀所存在的地方“须弥山上,生种种树,其树欝茂,出种种香,其香远熏,遍满诸山,多众圣贤,最大威德,胜妙天神之所止住。”出自《起世经:卷1》,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第31页。。须弥山最下级的住所“亦出种种殊妙香气”[7]。不仅须弥山有香树香所,大海水下的娑伽罗龙王宫殿、天人所在的地方也有种种芬芳。香甚至参与到了人类起源的传说中,人类的祖先感受到色香味具足的事物之后,常驻于地,慢慢具有了现在的人的形态。在其他经典中,也运用了大量意象展示佛土的殊妙,香尤为最胜。在大乘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佛陀被神化后向三千大千世界所展示的异象中就有金光、涂香等,《妙法莲华经》中迦叶的净土也是“常出好香”,《大方广佛华严经》更是详细描述了香水海中充满妙香的莲花藏世界。净土佛国有现实中可被人感受的事物,使得人们对净土的幻想更加具体,也使佛经中的香成为其独特宗教世界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袾宏的《往生集》将高僧的往生景象与异香关联,可以印证佛经中的香的这一特殊性。

3.以香喻义

香既是事物所产生的气味,也可为人所感,可引起人们欲念,从单纯的形容芬芳气味的存在变为五感摄受的客体,香这一认知对象不再简单地代表事物的某种属性,在佛典中,它与人的知情意互动起来,进入了更深层次的逻辑剖析,香具有了哲理意义,是阐释佛教哲学理论的要素之一,这在大小乘经典中都有所体现。在小乘佛典里,香是与“根”所对应的“境”,香境与鼻根的结合产生六识之一的鼻识,而鼻识又被意识运输,经过“五蕴”和合产生了人类的精神现象和身体行动。在大乘佛经里,香不再是解释人身心现象的要素,而是融入“空”论,集合其他因素一起为涅槃的修持目标服务:“是故空中无色……无色、声、香、味、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香不仅参与佛教教义的阐释,也被用来比喻佛教道德观,是世俗行为与僧侣品德类比的中介:“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为涂香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8]。从香料到气味再到抽象的概念,佛典中的香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为佛教香文化与义理表达注入了充实的内容。

二、《往生集》中的僧俗用香

明代云栖寺袾宏因其净土观的圆顿被尊为净土宗的第八祖,他所编撰的《往生集》收录了从魏晋到自己所处时代的净土往生案例。从《往生集》可以看到香文化与佛教仪轨有着超乎寻常的联系,时人拜佛的香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景下被予以浓墨,足以凸现出香文化在净土宗仪轨中的重要地位。

(一)日常香道的发展

香材大量流入中国,受到各个阶层的广泛追捧,即使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香的使用。明代中后期,净土宗的传播使得佛教世俗化程度加剧,香作为“佛使”,对佛教的仪式仪轨、信仰表达等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使社会出现“全民性的烧香活动”。

1.炷香现象

香文化集中体现在人们的世俗生活与宗教活动中,市民社会的发展使得香文化从特权阶级向下转移,普遍的用香现象是当时社会最为典型的特征,随着佛教的民间转向和净土宗的发展,炷香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宋明时期香炉是寺院佛前供奉的常用品。《往生集》中常见的盛香器具就是香炉,并且还出现了小香炉以供人们随取随用:处士李知遥沐浴更衣后“索香炉出堂顶礼”《往生集:卷3》,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142页。后续所有引文均来自于《往生集》。,恶人张善和感应到“地狱至急,不暇取香炉矣”,于是“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这表明上至王公贵族、沙门大德,下至平民百姓,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可以炷香礼佛,加上净土信仰的传播,使得香在世俗社会更加流行。

2.香道仪轨

袾宏辑录的案例中,往生前焚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慈云忏主将化之日“炷香礼佛”,守真往生前“乃持香花,入殿供养”,净土宗的修持仪式虽然多种多样,然而“香为佛使”已成为固有认知,净土焚香的仪轨目的终究还是要沟通信徒想象中的“佛国”,往生极乐世界。除了往生前焚香,在集会诵经等重要场合也会用香。永明寿禅师在坐化前曾“晨起焚香告众”,清照律师的社友孙居士在家作印而化,“师往炷香”探望。香满足人们祈愿的同时,也在宗教场所营造出适宜的氛围,使得人们的信仰在环境的熏陶下更加纯粹。

(二)往生修行

《往生集》的香是净土宗修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信仰实践产生互动的同时建构了一种新的精神感知,而这种感知与净土宗所宣扬的佛国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1.焚香的互动

魏晋香文化的繁荣发展就已远超前代,上层贵族熏染香物的习惯在大量文献中可以看见踪迹,而佛教在魏晋到隋唐时期的发展,也使得香文化成为佛教宗教实践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方面,从印度译出的佛经中本来就有南亚次大陆香习的痕迹,印度的线香、盘香等制品和中亚的奇香异草随着丝绸之路的传播,连贯了整个佛教信仰区域,另一方面,中原地区香文化的发展,与外界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佛教场所和贵族阶层使用“异香”“奇香”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往生集》中,就体现了这一用香特性。僧人圆寂普遍都身散异香,如慧永“言讫而化,异香七日方灭”,僧济“右胁而逝。时方炎暑,三日而体不变,异香郁然”。高僧不仅身散异香,同时,也使用香料焚烧讲道或举行重要的仪式,唐代道昂预感自己即将圆寂的时候,“即升高座,身含奇相,炉发异香。引四众受菩萨戒,词理切至,听者寒心”。由于佛教在此时期受到权贵的支持,因此王臣与修士之间也盛行焚香,不仅为自己的居所起名“香山”“香室”,同时也流行焚香。处士郑牧卿“手执香炉”修行,陆沅道“晨起焚香趺坐”,可见当时的佛教香俗在这类群体中的盛行。高僧与士族群体的交流,不仅将佛教信仰传播到上层贵族阶级,佛教的一些仪轨与习惯影响了这部分人的精神生活,从而生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又系统化的用香礼仪,在他们的渲染下佛教用香被覆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2.持香与念佛

由于《往生集》主要讲述的是净土宗的往生事例,其目的是为了劝导大众奉行净土宗的修行理念,因此,文集所收录的事件所展示的用香仪轨,表现出净土宗修行的实践特征。晋朝刘遗民感应到净土将至,于是焚香供养并祈愿净土往生:“对像焚香再拜,祝曰:‘……此香供养释迦如来,次供阿弥陀佛及妙法华经,愿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在这一场合下,香是沟通人佛的重要中介,同时也是通往净土的事前准备之一。僧人“尼大明,每入室礼念,先着净衣,口含沉香”,因此得到袾宏的盛赞:“一尼造法华经,虔敬类是,后感报灵异。而二僧冥府诵经,致礼遇有殊,则无怪其然矣”。在这一往生现象中,尼大明含香的礼仪就可以证明她信仰的纯洁和修行的虔诚,而“信愿行”正是莲宗修行理念的核心,如此可见,在《往生集》的渲染下,净土宗香俗带上了别样的意味。

三、《往生集》中的“异香”意象

袾宏通过保留前代文本中与世俗现象不一样的元素,如天乐、神光等,联合“异香”的出现,呈现给人们的佛国往生的种种奇妙之处。“异香”现象的频出对应着佛国的显现,通过将“异香”意象与接引过程、感应过程联系,将其塑造成往生的前兆。

(一)“异香”佛国

“异香”在《往生集》中具有预兆意义,通常被视为佛国即将显现的先行迹象。当有人念佛至心诚净、修行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感应到一些超越经验所能理解的现象,而此时也意味着往生净土的时机临近。每个人的体验都是有差别的,有时候是往生者本人所闻到的异香,有时候是通过旁人的嗅觉所接收到的。比如元子才就曾“夜闻空中香气乐音,似有人言”,而孙忠往生后“阖城闻天乐异香,渐向西没”。这些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佛国,然而一些其他的迹象暗示,是佛国前来接引。在这种接引过程中,“异香”和其他往生异象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人们对净土即将显现的信仰基础。多种异象交织出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勾勒出往生净土的美好景象,引领着行者投向净土的愿望和期待。

“异香”最常出现的场合即佛国显现之前。隋皇后独孤氏“以八月甲子命终。时永安宫北,种种音乐,自然震响,异香满室,从空而至”。在“异香”的弥漫中,人们可以感知到一种神圣纯洁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净土宗所展示给世人的佛国所具有的清净、安宁之境相契合。因此,“异香”与其他因素一起被视为佛国浮现的象征。

(二)功德体量

异香在《往生集》中不仅是佛国显现及其接引过程的诸种先兆之一,还成为衡量人们修行的功德体量。人们相信异香及其他神秘现象的出现预示着往生净土的机会即将到来,这激发了信徒对往生净土的向往和努力。“异香”现象的差异反映出不同修行者的功德深度和佛性净土往生的可能性。与世俗居士信徒们不同,沙门的往生被予以重墨。几乎每一位僧人的往生都会有“异香”的描述,慧永往生后“异香七日方灭”,昙顺“别众坐逝,异香满室焉”,慧通坐化后“异香三日乃歇”。僧人由于常年修行、持戒清净、精进念佛,使得他们的功德深厚、内心清净,具有更大的净土往生机会,香气是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中的。相比之下,世俗人由于受尘世诱惑、业力缠绕等原因,修行功德较弱,往往需要更多的念佛善念和修持以提升自己的净土往生可能性,在他们的案例中,“异香”就不再具有持久、贴体的特征,对这些“异香”的出现描述也是简要勾勒、一笔带过。

四、结语

佛典中用香的记载和香在宗教故事、理论建构中的参与,是社会历史与习俗的影射,并随着佛教的传播影响着社会文化与风俗的生成与发展。《往生集》作为佛教典籍的构成部分,为佛教香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所描述的“异香”与佛国的关联性,展现了当时的净土信仰带给人们超脱尘世的慰藉。在袾宏的这部作品中,香延续了其历代佛典中的功能和寓意,同时在净土宗的背景下被赋予了超越现实的精神内涵,成为佛教宗派表达宗派义理的重要语词。

参考文献:

[1]夏时华.宋代香料与宗教活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120-122.

[2]黄瑞珍.香料与明代社会生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韩书瑞,于君方.进香:中国历史上的朝圣之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3:13-14.

[4]恒强.阿含经校注·长阿含经[M].北京:线装书局,2021:41.

[5]法天.七佛经:卷1[M]//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2:153.

[6]白法祖.佛般泥洹经:卷2[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2:12.

[7]阇那崛多.起世经:卷1[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2:31.

[8]恒强.阿含经校注·中阿含经[M].北京:线装书局,2021:274.

作者简介:洪富露(1997—),女,汉族,重庆人,单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宗教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