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融合了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手稿》以异化劳动为线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并探讨了社会矛盾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人占有和分工而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平均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手稿》中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有:共同富裕要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共同富裕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手稿》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启迪是,要用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贯彻和谐发展理念。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异化劳动;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7-0052-04
The Enlightement of the Idea of Common Prosperity Embodied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Liu GuanqiWang Qiu
(Graduate Schoo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Abstract: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s a blend of philosophy, economics and communist theory. The Manuscripts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rich-poor divis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clue of alienated labor, and criticizes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of labor and the egalitarian viewpoint due to private possess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in capitalist society. The idea of common prosperity embodied in the Manuscripts mainly includes: common prosper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a strong material found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practice of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reality of human beings, and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idea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Manuscripts to contemporary China is to lay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common prosperity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eople-centeredness, and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word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communism; alienated labor; common prosperity; Marxism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的最初成果。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剖析异化劳动的本质,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与当今我国追求的共同富裕思想的相通性。根据现有资料考证,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在《手稿》中深藏着“共同富裕”这一理念的深邃精髓。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财富,更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追求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的理论法宝。
一、《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平均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由于私人占有和分工而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表现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遭受困境的人们的深厚关怀,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社会发展图景。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只要毁灭一个旧世界,即可创造一个新世界。马克思在《手稿》中严厉地批评了资本主义,指出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异同,深入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本质,让我们得以透视其根源上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勾勒出一幅理想生活的蓝图,指出了前往更加美好生活的路径。
第一,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批判了私有制与劳动异化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内在联系。他指出在私有制枷锁下,私有制与劳动异化有着深刻联系。在私有制的支配之下,资本的积累实际上是少数人手中资本的集结[1]17。马克思揭示了异化劳动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可能性。他明确指出,劳动异化不仅是私有财产形成的基础,私有财产又反过来加剧了劳动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自其形成之日起,劳动异化就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存在,并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加剧。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异化劳动与人们的自由和有意识的行为背道而驰,导致其变为单方面、被迫的、强制的生产。人类的天性无法得到满足,只有肉体生存本身才是目的,其余都是手段。
第二,马克思对那些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受苦受难的劳动者表示同情。首先,苦难遍布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劳动者,都感到不快乐。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劳动者与资本家一样痛苦,劳动者为自己的存在而痛苦,而资本家为自己的利润而痛苦[1]19,可见固化的“物”对人的绝对统治。一方面,在资本的支配下,资本家在追逐更多利益的过程中,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盈利情况,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对利益的无限追逐。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和工业的发展,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下,劳动者继续过着极度贫穷的日子,而他们的薪水只能够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1]23。其次,劳动者被异化成了追逐利润的手段,彻底失去了做人的身份和尊严。由于劳动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退化成了机器,这种持续的、单一的工作,对身体和心灵都是不利的。在劳动中,工人并不是自由地展现他们的身体和智慧,而是导致其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1]25。身心的双重摧残,使得工人不再以“人”的身份生存,而仅仅以劳动者的身份生存。
(二)对平均主义的批判
在对前期共产主义思想家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他们未能深刻把握私有财产的本质,仅仅停留在对私有制的表面否定上。结果,他们所宣扬的共产主义理念往往显得抽象空洞,无法为达成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马克思以“简陋的共产主义”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的典型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手稿》里,马克思对与“平均主义”观点相似的“粗陋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在“私有制”和“异化”的迷雾之中,这种观点的探索方向被极大限制。所谓“粗陋的共产主义”未能真正摆脱私有制的束缚,其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过是将私有资产如“平均工资”等进行简单的均等分配[2]268,根本没有从“异化”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所有制下,商品生产的矛盾仍旧存在。他指出,没有充分认识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分配方式上,“平均主义”并未本质上超越资本主义,反而可能导致社会进步的停滞,这种原始框架,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抹去了文化与文明的丰富性。但是,这种共产主义的“雏形”,为构思“共同富裕”理论提供了参考。
二、《手稿》中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
(一)共同富裕要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
为确保物质基础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生产力作为支撑。马克思在《手稿》里展现了对自然科学的深度关切,并指出“尽管自然科学必须确保非人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却通过工业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为人类的解放做好了准备”[2]272。换言之,在强调社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他认为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加剧了社会异化现象,同时也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人类本质特性的彰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需建立于一定生产力之上,孕育科技革新,进而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生产力为引擎驱动人类文明前行。作为引领社会前进的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理论的精髓在马克思的《手稿》中得到了清晰的阐释。马克思主张,真正的共产主义应深入挖掘“私有财产”的概念,在经济和社会变迁中探求其“经验的根基”与“理论的根基”[2]276。马克思特别强调,仅凭理论是无法完全实现共产主义的。
为了使共产主义真正成为现实,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共产主义思想来彻底消灭私人财产,而这种根除必须在实际的共产主义行动中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地积累物质财富,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和经验总结,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确保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
(二)共同富裕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人的复归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关键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为了真正达到共产主义的目标,我们不仅需要积极地对私有财产进行辩证否定,还需要对人的自我异化持开放的态度,并“深入了解他人,真正地占有人的本质”[2]281。因此,考虑到人是共同富裕实践的核心参与者,如何能够摒弃自己的异化倾向,并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议题。
共同富裕包含了人类从“动物特性”向“人的特性”的演变,这种转变是建立在“人的特性”之上的。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人类与动物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马克思认为人类与动物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在《手稿》里他对人和动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人类与动物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进食、饮水、繁殖,以及居住和修饰活动等”[2]282,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无法把自身与自身活动区别开来,而人能够把自身和自己的肉体区别开来,从而把自己的肉体看作自己的客体,进而改变无机界,这就是“种的特性”,也就是有意识的行为。因此,人类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际上是人类逐渐摆脱固有的限制,迈向自由王国的旅程,也即是“人”逐渐成为人的过程。
(三)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手稿》深入探讨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从一个角度看,自然构成了人类的无机身体,而人则是自然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是一种富有主动性的社会生物,这种主动性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需要通过自然界来达成的。马克思指出:“在没有自然和感性的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工人是无法创造任何东西的。”[2]283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从自然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不是“走出”自然,达到“真空”的状态。因此,人们必须始终与自然保持接触,这样,人就变成了自然,自然也就变成了人。马克思明在《手稿》里确指出:“在自然界中,由于它并不是人类的实体,而是人类的无机的存在。”[2]286因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不仅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也是自然活动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人与自然进入一种“异化”状态时,它们之间就一定会产生摩擦。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大自然不再拥有其固有的价值,因为其价值被人类所取代”[2]272。资本主义的“锋利之刃”持续地割裂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构想是必然的。
三、《手稿》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迪
(一)用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首先,马克思持有这样的观点,即社会解放和政治权力的获取不应依赖于狭义的强制手段,而是要通过激发生产力的潜能、进步与增长来实现。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只有在经济基础变革、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之后,无产阶级才能在物质基础上占据优势,有效挑战并最终废除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和私有财产制。这种转变促使社会逐步消灭不平等,并导向共同富裕的状态。其次,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应聚焦在促进经济发展及生产力的可持续增长上。在这一历史阶段,国家需集中其资源与力量,实行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到激励生产力快速增长的策略。如马克思所述,利用政治权力,无产阶级将逐渐转换资产阶级的资料为公共财富,并力图尽快提升总体生产力[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原则,并根据不同时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顺应新时代趋势,我国已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速度转向质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强调质的飞跃。结合这一理念,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进程中,经济增长并不是线性推进,而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这意味着发展中的问题与阶段性挑战亦会随之变化,当总量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发生质变,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4]。因此,需要通过公正的机制确保各个主体享有均等发展机会,使得核心经济制度得到维护、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民”,明确指出并强调“以人为本”。一是坚持群众的主体性。在历史的任何阶段,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中心,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社会生产活动的执行者。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论述,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驱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将人的全方位发展看作发展的核心,国家的各项政策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要,以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持续提高。从最初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观念,到现在的“以人民为中心”观念,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二字的理解不断深入[5]。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始终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以人民的福祉为自己的斗争目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初衷[6],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生死与共的,是不可分割的,是命运相连的。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治国哲学,将“以人为本”作为治国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贯彻和谐发展理念
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观点。在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资产阶级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显得过于盲目,对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资料进行持续的掠夺,这不仅违背了生态系统的均衡原则,还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加剧,人类生存环境严重恶化。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客观依据,自然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如果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少数人所拥有,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这就相当于对另一方进行了剥削和压制。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是人类共同富裕的多元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提出“生态繁荣则文明兴旺,生态衰退则文明衰退”[4]这一洞见,强调生态文明发展对于整体文明的至关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同体共生的深邃哲思。绿水青山不仅代表着自然和生态的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和经济的宝贵资产[7]。这在本质上已经超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党的二十大清晰地阐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化”的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决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融合,毫不动摇地沿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前进。在构建未来社会的蓝图中,必须塑造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基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一个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基础组织结构的集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全球疫情,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息息相关,我们要建立人类生态文明共同体。
四、结语
本文以《手稿》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所阐述的异化劳动问题进行了专题性探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与共同富裕理念链接起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及共产主义的构想,为我国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全体人民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践行和谐发展理念,在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恰当地平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
[4]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44.
[5]孙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容、实现路径与当代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8-12.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0.
[7]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4-19.
作者简介:刘冠琪(200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秋(1979—),男,汉族,黑龙江双鸭山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六大历史。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