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借条

2024-10-10 00:00:00华兆昌
铁军 2024年10期

这张借条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的春天,地点是新四军五十二团驻地江苏省宝应县西安丰宥城乡。

部队一名管理员在乡长高尚志见证下,借用老乡马维驹家5斤烧草,立了这张字据。借条上有乡长、管理员印章。此借条经有关部门鉴定,被列为一级文物。它被视为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镇馆之宝,于2022年12月2日,由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借展。

那年,新四军驻扎宝应时,人地生疏,条件艰苦,环境简陋。部队首长考虑到居住农家已给百姓带来不便,要求干部战士严守纪律,秋毫无犯。因此,部队党委研究,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补充为三大纪律十项注意。特别强调“借物要还送,损失要赔偿,排便找厕所,洗澡避女人……”等注意事项。

一天,部队炊事员正在做午饭,饭未做好,烧草没有了。即刻,管理员急匆匆地向团政治干事程特青汇报。程特青在老百姓中是党代表身份,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他平时就要求每一位战士树立良好形象。程特青听完汇报后,找到时任乡长的高尚志说明来意。高乡长爽快说道:“小事一桩,随便到哪家拿捆草。”程干事摇头说:“这可不行,拿草要称,以后要还。”“行!行!行!”

高乡长带着管理员,来到马维驹家,称了5斤草。管理员摸摸口袋,分文未带。高乡长与马维驹异口同声道:“这点草,还要钱?不是笑话嘛!”管理员执意写下借条,并以乡长名义,加盖印章,之后又盖了管理员章。

下午,管理员来到马维驹家,还钱赎借条。老马拒绝,不肯收钱。管理员执意付钱,老马只好从之。“这借条留给我作个纪念吧,”被感动的老马脱口而出。

管理员不敢做主,请示了党代表程特青,得以批准。这借条,成为十里八乡新四军遵纪爱民的美谈;这借条,成为十里八乡老百姓视军如己的缩影;这借条,也成为马维驹家拥军支前的动力。

马维驹多次要求送儿子马春萱去参军,只因左眼残疾,未能如愿。部队北上后,马维驹积极踊跃交公粮(家存交公粮收据)。不仅如此,马春萱还主动参加运输队,当挑夫,奔走在支前征途上(家存挑夫证)。而这一张借条,被他视为珍宝,珍藏数十年。2017年,赠送给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

小小借条,昭示着共产党军队有着细化严谨的铁纪钢规;小小借条,蕴含着小中见大的纪律戒尺;小小借条,展示着共产党人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良好品行。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张借条正是党纪学习教育的难得教材。用这张借条当作一面镜子照一照,把这张借条当作一把戒尺量一量,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共产党人遵规守纪的内在动力和行动自觉。

(责任编辑孙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