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说到长征和长征精神这个话题,不禁想起一位经过长征后来从陕北调往新四军的老红军在晚年时的感叹。他说,从没有一条路,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从没有一种精神,能让我们如此壮怀激烈、斗志昂扬。这条路,就是长征路,这种精神,就叫长征精神!
祖国永远铭记,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决定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启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人民永远铭记,长征路上,四路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共进行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120多次。历经14个省(按现今行政区划是15个)。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行程25000余里。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数十年来没有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就有1次遭遇战,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息1次,日均行军37公里。
殊不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多人,到达吴起镇时只剩下不到8000人,平均每300米就有1名红军牺牲,大约每12人中才有1人到达了陕北。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红军将士用鲜血染成的,是共产党人用理想信念织就的。在红军开启长征90周年之际,我们要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须不忘初心,铁心跟党。
铁心跟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得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铁的意志。今天,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我们唯有继续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用党的创新理论凝神铸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铁心跟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我们应当传承弘扬红军将士报国为民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乐于牺牲,甘于奉献,切实扛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
铁心跟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得不断涵养创新超越的精气神。长征是一条自我突破、凤凰涅槃之路。创造性地而不是教条地、实事求是地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解决问题,是长征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只有根据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革命勇气统一起来,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应当强化开拓进取的锐气,增强创新创造的本领,认真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瞄准既定目标,不断开拓奋进。
铁心跟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得永远坚持人民至上。心系人民,依靠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努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赢得新的胜利和荣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越是惊涛骇浪,越是需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只有高举旗帜,铁心跟党,才能汇聚起万众一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