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宋]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释:【阳】山南水北谓之阳,意为大慈山的南面。【拱木】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鸷】是指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啁啁】鸟鸣声。
动物界有许多忠善仁义的朋友,喜鹊便是其中一员,它自古便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俗话说“喜鹊叫,喜事到”“鹊踏枝头喜事来”,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期待。喜鹊不仅颜值高、叫声美,其仁义的品质也素来为人所称赞。文中的这只小小母鹊,究竟做了怎样的义举,竟令人自叹不如?我们又能从它身上学到什么呢?一起来赏读吧!
喜鹊一向喜欢选择高大的树木用以筑巢栖居。在大慈山的南面,便有这样的一棵大树。具体是多大呢?“拱木”,就是说树干有两臂合围那么粗壮。树的顶端有两只雌鹊各自筑巢而居,并有各自的孩子。原本是岁月静好,不料有一天突发意外,一只鹊妈妈被“鸷”(凶猛的鸟)抓走了,这里的“搏”是捕捉之意。两只雏鹊失去了母亲,内心充满恐慌和悲伤,便发出“啁啁啾啾”的啼哭声,其声之凄怆,让邻居鹊妈妈心生怜悯,它紧接着的种种反应便是仁义的具体表现。
在分析鉴赏古文时,我们尤其要注重对字词的解读。先看实词的形象表达,这里的“若见”用词准确,闻声仿若见状,将雏鹊啼声的凄怆呈现得淋漓尽致。闻声而生“怜爱”之心,顺心而动,“赴(前往)而救之”,“衔(用嘴叼)置”并“哺之”,这一系列的动词简洁连贯、一气呵成,将鹊妈妈善良仁义的品质尽显无遗。再看看虚词的巧妙运用,“方”和“即”二字实有画龙点睛之妙,正在喂养自己亲生孩子的母亲在听到别家孩子啼哭时能立即前去救援,不假思索,那般地勇敢坚定、不计得失,何其义哉!如此义举的确令人赞叹,亦足引以反躬自省。“噫!”一声叹息,将文本写作由叙事转而抒怀:鹊是禽类,不通人性,却能仁义至此。“乃”表转折,强化对义鹊的赞美,同时也在禽与人的对比中引起人类的反思——鹊犹如此,人何以堪?故事结尾的一句发问,固然可以理解为对“人为什么会不如鸟”的批判和反思,但其目的更在于相信并鼓励人们像鸟一般善良。
如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的天性,那么能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怜爱他人的孩子,这就是一种大义,就是孟子所提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鹊妈妈的可贵不在于施予食物,而是拥有一颗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这就难怪喜鹊寓意美好,因为它形美心更美。同学们,善良是一种选择,“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伸出力所能及的小手去帮助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