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张岱是在《陶庵梦忆》的篇章中,三世藏书三万卷,那时便在想:那是一份怎样的热忱与珍爱?书香遗梦,又裹挟着一种怎样的无奈与失落?他们辛勤搜罗,倾尽所有,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苦苦追寻,更是对文字的深沉挚爱。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期待已久的天一阁。阁前流水潺潺,阁内书香阵阵,处处散发着宁静、厚重的气息。推开古旧的木制大门,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触摸着书架上饱经沧桑的书册,我们似乎看到了几百年前范钦坚守的身影。每一页纸都闪烁着无数智慧的火花,每一本书亦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的延续。
妈妈告诉我:在古代,藏书绝对是高级的文化活动。多少学人志士以百亩良田供养家中藏书。好书先得益于“藏”,而后才能千古流芳。很多好书写好后并未印刷、刊行,而是在雪藏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才被人发现,然后刊印,得以传播,这不恰好体现出藏书的意义了吗?
从天一阁回来,我一遍遍地抚摸家中的藏书,对它们的爱更深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家里的小客房也被改造成了小书房。我们将淘回来的各类书籍一排排摆上,随读随取,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名人传记到自然科学……每一次翻阅,都使我的心灵在喧嚣中获得宁静与满足。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许多人已经不重视阅读了,藏书韵味也似乎越来越淡,它在短视频的冲击下日渐式微。这就更需要我们青少年重拾藏书的麦穗,加入到守望者的队伍中,加入到传承的行列里,将藏书文化传播下去。时至今日,藏书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深远,它不仅是一种精神的富足,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赓续。
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有此书留余香。我愿守望每一缕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