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4-10-10 00:00:00李丽丽
河南科技 2024年16期

摘 要:【目的】建设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图书馆,构建为读者提供全时服务的图书馆新形态。【方法】采用调查法和文献法,介绍数字人文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内涵,分析数字人文对智慧图书馆的影响、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框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给出建设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议。【结果】数字人文能够提高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图书馆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挖掘技术、知识图谱等建设智慧服务平台和数据决策支持系统。【结论】在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关注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建立行业之间的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机制,落实读者参与需求,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人文;智慧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4)16-0140-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4.16.028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

LI Lili

(Pingdingshan Library,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Purposes] This paper aims to build a smart library oriented towards digital humanities and establish a new form of library that provides full-time services for readers.[Methods] Using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digital humanities and smart library,analys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humanities on smart library ,the framework for building smart libraries oriented towards digital humanities,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ies oriented towards digital humanities.[Findings] The technology of digital humanities can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of smart libraries.Libraries can use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alysi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text mining, and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to build smart service platform and dat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Conclus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rt libra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protection,establish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interoperability mechanisms among industries,prioritize reader participation needs,actively engage in crossorer collab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which it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profession.

Keywords:digital humanities; smart library; digitization; intelligentization

0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数字人文的兴起时期。数字人文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对人文学科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研究的新兴领域。与此同时,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个性化和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馆藏资源优势,树立数字人文发展理念,以数字人文技术赋能图书馆资源、服务与空间的智慧化建设[1],更好地满足读者精准化、个性化需求。

1 数字人文和智慧图书馆

1.1 数字人文的概念和内涵

数字人文是指利用数据分析、可视化、VR/AR、机器学习等技术,以更加直观和可视化的形式来创新传统纸质图书、音视频等[2],可以实现文本挖掘、可视化分析、场景模拟与复原等综合性服务功能。数字人文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文学科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数字人文的内涵包括:①数字化:将人文学科的各类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使其成为计算机可处理、网络可传输的电子资源。②网络化: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字人文资源的共享、传播和交流。③智能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人文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和学习,为人文研究提供智能化支持。④跨学科:数字人文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人文学科等,具有强烈的跨学科特性。⑤创新性:数字人文致力于打破传统人文研究的束缚,探索新型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

1.2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内涵

智慧图书馆首次被提出是在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学者发表的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到“smart library”一词 [3]。智慧图书馆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个性化和服务创新的新型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是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

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包括:①智能化: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②个性化:关注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③服务创新: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跨界服务等,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④资源整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⑤协同合作:加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2 数字人文对智慧图书馆的影响

2.1 数字人文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放

信息资源涵盖了多种内容,包括文献资源、数字资料、实体藏书馆藏书等,为智慧图书馆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数字人文技术能够实现人文内容的数字化、编码结构化、表示语义化、组织网络化、关联智能化,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更多地依托非线性叙事,既可编织宏观的文化或价值观网络,又可切入微观的自我叙事,在交互式可视化的数字叙事方式方面表现突出[4]。但是这些文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读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查找和获取。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对大量的文献进行自动化整理和分类,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使读者能够通过一站式检索工具访问到多种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另外,数字人文技术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面向内部读者,对外部读者和研究者来说,获取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数字人文技术通过数据开放和开放获取等机制,打破了信息资源的壁垒,使得图书馆资源可以向更广泛的读者开放,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和再创新。

2.2 数字人文促进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智慧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具有高效率、便捷性等特点,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发展趋势[5]。①个性化读者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人文技术,对读者的借阅记录和搜索行为进行分析,构建用户画像,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②智能化服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搜索和信息检索。传统的图书馆搜索主要依靠手工检索和目录查询,读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找到所需信息。而数字人文技术可以通过构建智能搜索引擎,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智能化搜索和快速检索,帮助读者更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另外,智慧图书馆可以构建智能问答系统和虚拟助手,为读者提供实时的在线咨询和服务支持,解答读者的疑问和解决问题,提高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满意度和便利性。

2.3 优化管理策略

数字人文技术可以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和优化服务策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效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包括图书采购、空间布局、服务优化等方面。例如,通过对读者的借阅记录、检索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哪些书籍更受读者欢迎,哪些主题和领域的图书需求量较大,为图书采购提供参考信息。

3 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

3.1 智慧化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开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智慧图书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智慧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信息服务。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实时更新和互动交流的功能,确保信息资源的全面、准确和及时。在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数据采集和处理:首先要确定需要搜集的数据类型,包括读者数据、资源数据、交易数据等。建立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利用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转换等处理,为后续分析和挖掘做好准备。

②数据分析和挖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掘隐藏的信息和规律。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如聚类、分类、关联规则等,深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呈现,便于管理者理解和利用。

③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对文献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挖掘。建立文献内容的关键词索引、主题识别等功能,提升读者的检索体验和搜索效果。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语义分析和情感识别,为读者推荐更符合其需求的资源。

④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图形方式组织和表示知识的方法,它能够将图书馆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作者、关键词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表示。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图谱包括资源之间的关系、属性和标签等信息。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知识的智能组织和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通过知识图谱的应用,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读者体验。

⑤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数字化的图书馆体验。开发虚拟展览馆、数字档案馆等应用,提供更加直观和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数字内容与现实环境相融合,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读者的参与和互动。

⑥读者反馈和持续改进:建立读者反馈机制,搜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智慧服务平台。通过读者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读者需求和偏好,调整平台功能和服务内容,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2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智慧图书馆更好地了解读者行为和偏好,预测读者需求,还可以帮助智慧图书馆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数据分析,智慧图书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实现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建立健全的数据搜集与分析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行为数据、阅读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读者需求和行为规律;③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如优化图书采购、调整服务时间等;④建立动态反馈机制,持续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实现决策的持续优化。

4 建设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议

在建设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面临着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读者参与需求满足等多方面的挑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为读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1 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

数字人文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增加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因此读者的个人信息和阅读数据需要得到妥善保护,防范因数据泄露和滥用造成的风险。首先,图书馆要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政策。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政策和保护机制,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流程,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其次,图书馆应加强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技术手段,确保读者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再次,图书馆可以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对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最后,图书馆也要提高馆员对数据安全的意识和重视,加强数据安全培训,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4.2 建立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机制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涉及多个系统和平台,为了确保各个系统之间能够有效地互联和共享信息,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机制,统一数据格式、接口协议等,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信息交换。其次,图书馆要建立开放的API接口,为不同系统提供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集成,促进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互通和集成。此外,图书馆还应建设数据清洗与转换机制,使不同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能够相互转换,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有助于消除数据孤岛,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准确性。

4.3 建立读者反馈机制

数字人文视域下,打造智慧图书馆不能脱离群众,而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要基于广大读者的意愿不断调整方向、优化方法[6]。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读者需求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及时搜集读者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首先,该机制应体现在多种渠道,如在线问卷、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的行为模式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预测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使用习惯,有助于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文献推荐。如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推荐相关书籍、定期发送阅读提醒等。最后,图书馆可以加强社交化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等平台,与读者建立更紧密的互动联系,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和期望,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4.4 跨界合作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可以与不同领域的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智慧图书馆可以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数据分析等项目。通过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其次,智慧图书馆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化系统、数字化资源等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分享,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还能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和提升。最后,智慧图书馆可以与国际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通过跨国合作与资源共享,智慧图书馆可以拓宽国际视野,分享技术经验和最佳实践,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国际化发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全球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将有助于突破地域限制,为全球读者提供更广泛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5 结语

在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人文学科知识的融合,智慧图书馆将实现数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读者体验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服务效率的持续提升。在数字人文的推动下,智慧图书馆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为读者提供更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引领智慧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哈欢欢.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研究服务中的实践与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21(9):46-51.

[2]黄水清.人文计算与数字人文:概念、问题、范式及关键环节[J].图书馆建设,2019(5):68-78.

[3]Dynamic Localization of Books and Collections: Second Version of Smart Library is Being Tested [EB/OL]. (2011-11-10)[2024-03-15]. http://virtuaalikampus.Oulu.fi/English/smart library.html.

[4]丁家友,唐馨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数据叙事及其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2):121-128.

[5]张秀华.“智能+”时代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的研究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20(22):7-33.

[6]曹树金,刘慧云.以读者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