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在美术课程中须着力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用好教材,挖掘革命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实现革命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为此,教师要在明确革命文化内涵要求、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寻有效的改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激发学习意愿,主动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丰富美术教学内涵。
关键词:小学美术;革命文化;改进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是美术课程的重要议题。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要求
从主体看,革命文化建构主体是党和人民;从时间看,革命文化是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形成,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迎来新的发展的。其内容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与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干在一起、想在一起,形成的凝聚着中国魂、彰显着中国力、张扬着中国风的文化形态。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围绕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注重选择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事迹故事、革命文物、革命歌曲等,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学习意愿,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经典作品,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革命领袖的尊重之意,以及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心,在此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1. 时空距离难以弥合
革命年代与现今新时期有着一定的时空距离,由于处在截然不同的时代环境,学生往往难以深刻理解动乱复杂的历史背景。例如,处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可能对蔡亮的作品《贫农的儿子》中贫农的儿子对参军的迫切心情和决心抱有疑虑:为什么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去参军?尽管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悟到这种精神是伟大的,但是仍然无法从内心深处接受和理解,从而使作品应有的积极影响被时空差异削弱。
2. 价值观念难以渗透
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其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革命时代的先烈们为集体牺牲、为国捐躯、为革命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就仅仅是教材中的故事,甚至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英雄神话”,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例如,在欣赏詹建俊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时,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五位战士宁死不屈、跳崖牺牲的决心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3. 深度学习难以进行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革命主题内容缺乏兴趣,因而缺少学习动力,导致学习常常停留在浅层。例如,在欣赏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这幅作品时,学生除了需要对作品进行赏析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进一步了解周恩来的丰功伟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局限于对单幅作品的研究,很难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革命文化教育的改进策略
1. 明晰素养目标,整体规划教学路径
(1)精准定位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学习成果和评价准则。艺术教育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传承和发扬革命文化,赋予学生心灵上的强大动力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标准》将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分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核心素养落实在“革命文化”主题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层意思。审美感知方面,引导学生欣赏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了解革命文化艺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风格意蕴、情感表达等,进而使他们能够识别革命文化主题艺术作品中艺术性和精神美的存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艺术表现方面,学习有关革命文化的内容和艺术创作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运用多种美术创作形式,创作出较为完整的革命文化题材作品,并将其展现出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家国情怀;创意实践方面,在教学中结合革命历史故事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文化理解方面,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和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百年奋斗重大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寻找要素的整合点。
革命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革命历史遗址、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旅游路线、革命文物、革命文献、革命作品等;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革命故事、民间歌谣、英雄人物及事迹、重要纪念日及仪式等。教师要挖掘革命文化资源,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夯实融入革命文化的基础。
(3)找准教材的落脚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以下统称“人教版教材”)在整体编排上趣味性较浓,以单课式为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划分单元和课程所属领域,但是可以根据学习要求判断出该课的所属领域。纵观教材全十二册,没有革命文化的主题课程,但是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融入革命文化的课题,找好可融入的切入点将革命文化融入教学中。其中,部分内容在插图中出现了与革命文化有关的内容。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五彩缤纷的生活”一课中的艺术作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小八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今天我值日”一课中的艺术作品《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保护文物”一课中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等革命遗址、遗迹。教师可以将这些插图作为融入的关键点,但在融入的过程中不能偏离课题生搬硬套,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值得关注的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革命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将语文课上已经学过的内容穿插进美术课堂,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运用。
2. 优化学习策略,渗透革命文化精神
(1)多法并举,拉近生本距离。
革命文化的内容富含深厚的文化特征。同时,由于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缩短学生与革命文化内容之间的距离,是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关键。
首先,联结生活,拉近时空距离。例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浮雕”这节课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是由曾祖韶、艾中信等集体创作的浮雕作品,将同仇敌忾、反帝爱国的主题思想贯穿于整个浮雕,表现了革命气概。在欣赏作品时,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观察浮雕作品刻画了哪些形象,对于作品蕴含的主旨与表达的情感存在多重鸿沟。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曾祖韶这个名字大家熟悉吗?”有的学生回答:“我观看过曾祖韶的代表作品《陶铸全身坐像》。”有的学生回答:“参加假期小队活动时,我参观过曾祖韶故居。”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曾祖韶是我国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者之一。”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这件浮雕作品,还要从曾祖韶的生活背景说起。只有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还会使学生对此好奇:曾祖韶是谁?曾祖韶为什么会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这一作品?他是如何进行创作的?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这为后续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教材中涵盖了一系列描述革命英雄的作品,如《小八路》《雷锋》《周总理像》等。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知人物形象是重要途径。例如,仍以《小八路》这一作品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为战斗英雄制作纪录片”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镜头细腻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并补充画出战斗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融合学科,拉近认知距离。学生缺乏对革命背景的认识,很难理解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信仰、担当。例如,在欣赏《贫农的儿子》这幅油画作品时,要想让学生深入体会画家笔下的毛主席和两个孩子的形象特征和思想内涵,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史料。由于缺乏对作品创作年代的背景知识,学生会产生困惑:毛主席怎么知道这两个孩子是贫农的孩子?两个孩子为什么要当红军?此时,教师可以联系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回顾课文主旨,雨来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孩子,面对鬼子的扫荡,他毫不畏惧、聪明勇敢,用自己的行动保护家园,捍卫民族的尊严。以此引申到艺术作品中贫农的孩子当红军的决心,认识到作者重点刻画了两个身穿破烂衣服,脚上穿着草鞋,背着破草帽和包袱的小孩,并以浓重的青灰色调统一了全画,把学生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弥补认知上的空白。
(2)多维认知,丰富先烈形象。
教材中有一些有关革命领袖和伟人的美术作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仅停留在刻板层面,还应该让革命精神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首先,史料欣赏,明晰革命先烈的精神形象。涉及革命文化题材的作品通常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作品描绘的是特殊环境下的独特事件,其中包含人物在此事件中承担的“角色身份”。若在欣赏过程中仅聚焦颜色、线条、构图等美术元素来识别“角色身份”,可能会将过多标签贴于人物身上,使学生无法关注其关键品质,即人物的“精神身份”。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喜怒哀乐”这节课中的作品《人民和总理》展示了周恩来总理1966年赴邢台震区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的感人场景。在作品中,领袖人物被平等地放置在一般群众之间,其神态被生动而准确地描绘出来,有力地表现了周总理心系人民、深沉悲悯的感人形象,笔墨酣畅之间都表现出浓厚的艺术效果。教学时,教师可以选用作品的空白部分以复原相关的历史实情,并带领学生欣赏真实且情感化的历史资料视频,以此帮助学生通过人物的“角色身份”来理解其“精神身份”。
其次,主题联赏,构建革命人物的立体形象。教材中含有革命文化元素的作品篇幅受到一些限制,以至于学生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只留下单调、碎片化的记忆,但是通过主题性的联合赏析,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全面地构造出人物的立体形象。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关于科学家形象的作品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以“喜怒哀乐”和“夸张的脸”两课为契机,引导学生围绕“伟大科学家”这一主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科学家形象。学生可以看到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等著名科学家并非都如革命英雄那般激战沙场,但仍然以自己的能力促进了国家发展,让学生意识到他们也是值得尊敬的英雄,应当向他们学习,用自己所能为祖国贡献力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人民的优秀科学家”“艰难岁月”等主题作品,从而引导学生在多样的赏析过程中全面理解科学家精神。
总之,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核心、文化支撑和象征标志,这一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实质性的积累,成为了文化自信的关键滋养源。因此,在小学美术革命文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革命文化资源,明确努力的目标,制订全面的教学计划,优化学习策略,传递革命文化精神,让革命的优良传统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蕴,以此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郭萍. 革命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