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2024-10-09 00:00:00林玉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9期

摘 要: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应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学生落实自身责任,离不开较强的自主管理能力,而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自主管理实践。基于自主管理能力与自主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班主任需要进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着力探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希望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逐步成长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管理能力;学生主体

班级管理是影响班级建设、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课程改革注重班级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这意味着,在落实班级民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在明确自身管理地位的基础上,将管理班级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发现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发挥自身自主管理能力作用,使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管理班级。要想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班级管理目标、规则,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离不开学生的实践。班主任应当以日常的班级管理为依托,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

一、形成放管结合的管理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管结合的管理理念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导向。要想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班主任需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学生的管理地位。尤其始终坚守自己的引导地位,尊重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将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转变为放管结合的管理理念。

放,是指班主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模式、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班级管理活动。在整个引导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各种“奇特”的想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实践种种想法的机会。在学生亲身实践时,班主任要利用恰当的方式渗透自主管理理念,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管理认知,自觉承担班级管理重任。同时,班主任要把握时机,组织多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构集体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尤其感悟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分子,竭尽所能地管理班级,进一步强化班级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管,是指班主任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主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发展的需要,搭建起班级自主管理的整体框架,指明“要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促使学生明确自主管理方向,并有序地进行自主管理。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关注每名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发现他们在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建议。如此,学生可以获取切实可行的自主管理方法,认真实践,进一步提高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落实放管结合的管理理念,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管理主体作用,牢牢地将管理班级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二、实践渐进式的管理思路,落实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班级自主管理是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这表明,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要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实践渐进式的管理思路、自主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彰显自我,积极体验自主管理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例如,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新的班集体,对班集体比较陌生。在进行自主管理时,他们很容易出现拘谨、无措等情况。此阶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多沟通、多表达,拉近彼此的距离,为进行自主管理作准备。班级中不乏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性格内向的学生更细心。对此,班主任可以交给他们一些细致、复杂的工作,获得彰显自身优点的机会。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发挥其善于沟通的优势,使班级管理更顺畅。如此,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一定的发展。经过不断实践,大部分学生增强了自主管理意识,积累了自主管理经验,锻炼了自主管理能力。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时,班主任要着力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引导。引导时,班主任可以摒弃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合作探究、建构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要重新审视学生建构的班级管理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学生可以通力合作,携手完善班级管理模式,并把握日常时机,落实班级管理模式,自觉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亲身实践中,班级管理模式会更加完善,学生也会在不断运用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

三、师生合作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形成自主管理保障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中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学生可以确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减少不良行为,推动班级管理发展。在学生主动约束自我的情况下,班级管理质量将得以提高。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参与主体,承载着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重任。基于此,班主任要与学生合作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形成自主管理保障。

具体地,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后,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班级规章制度制定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的班级发展情况,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后,班主任鼓励学生依据上学期的班级发展情况和探寻的问题解决策略,按照卫生、秩序、习惯、学业、班级重要活动五大板块,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了提升班级规章制度的可行性,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提出个性化的规章制度。在个性差异的影响下,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碰撞思维,分析可行性,提取出有可行性的规章制度。在各组完成任务后,班主任可以搭建平台,引导各组轮流展示本组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选取出共同的规章制度和不同的规章制度。面对不同的规章制度,鼓励学生讨论是否可行。在学生确定有可行性的规章制度后,班主任可以将它们与共同的规章制度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并将其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集体有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生踊跃参与其中,彰显了自身的主体性,有利于增强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规章制度的作用下践行良好行为,推动班级管理发展。

四、建构全员参与的管理框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受浅薄的自主管理意识的影响,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缺乏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主动性。班级自主管理讲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明确责任的推动下,学生会投身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践行班级管理行为。要想实现这一点,班主任需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总览班级事务,建构出全员参与的管理框架(如表1 ),明确职务、职责,实现责任到人。

五、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责任

组织日常活动是学生诠释自主管理责任的途径,也是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直接方式。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获得了自主管理权利,激发了自主管理欲望。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将组织各种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彰显主体性,切实落实自主管理责任。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前,班主任可以提出活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风风雨雨,步履坚定地走到今天。回首过往,你们看到了什么?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团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作用,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班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利用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和第四节课开展活动。在此要求的指引下,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团支部书记主动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使用多种方式与其他学生沟通,搜集活动主题,认真讨论、分析,确定一项活动主题。随后,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团支部书记集思广益,确定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流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班长担任活动主持人,组织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班长依据活动方案灵活运用情境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难发展历程,使他们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活动最后,班长鼓励学生撰写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搭建平台,选取学生代表轮流登台演讲。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同学生践行不同的责任,推动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其他学生踊跃体验主题班会活动,因此建构良好的思想认知,获得一定的发展。同时,主题班会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有利于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一些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保障,也是学生成为班级管理主人的保证。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主管理实践。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在进行班级自主管理时,班主任可以在放管结合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实践渐进式的管理思路,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建构全员参与的管理框架,鼓励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确保自主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磊. 浅谈新时期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8):191-193.

[2]饶欢.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以南昌市A学校为例[D]. 南昌:南昌大学,2023.

[3]陈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教学,2022(17):8-9.

[4]任瑞雪. 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