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信的策略探究

2024-10-09 00:00:00高志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9期

摘 要:职校学生缺乏数学学习自信缘于其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差、缺乏提问意识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经分析、研究,提出了“低起点教学,夯实知识基础;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变评价标准,扫清交流障碍;重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策略,以增强职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信。

关键词:职校数学;学习自信;教学策略

增强职校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积累理论知识的渠道,还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关键。因此,对职校学生而言,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在面对难题时充满自信,有助于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然而,职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缺乏自信,这如同一道隐形的屏障,阻碍了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知识,逐渐形成“数学很难”“我不擅长数学”的观念,面对难题时习惯性逃避或放弃,限制了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增强职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信的策略。

一、职校学生缺乏数学学习自信的原因

1. 基础知识薄弱

职校学生大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充分、不深入,对数学公式记忆有误,计算能力弱,计算速度慢且准确率低,空间想象力不足等。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若未完全掌握已学知识,则难以深入理解新知识,久而久之,便会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

2. 学习兴趣不足

职校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不遵守课堂纪律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用处不大,甚至会在数学课上学习其他科目。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未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数学成绩不理想,打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 学习积极性差

职校学生虽然经历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并未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大多数学生在课前不预习,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与同学缺乏交流。课后,有些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出现抄袭现象,不注重课后复习,影响了后续学习。考试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未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推导过程,临时抱佛脚,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直接导致其学习效果不佳,数学学习自信心不足。

4. 缺乏提问意识

笔者通过访谈得知,部分职校学生自小学阶段就存在很多数学知识漏洞。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遇到数学问题时也曾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或因受到批评和嘲笑,或因胆怯和自卑,或因问题太多,逐渐不再提问了。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有问题不提问的习惯,开始逃避学习,在课堂上跟不上讲课节奏,在课后不做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缺乏数学学习自信。

5. 心理压力过大

一是师生关系紧张。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职校学生由于数学学习成绩不够优异或不喜欢数学教师,进而影响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畏惧学习数学,影响了数学学习自信。二是比较心理严重。职校学生看似对考试成绩不在乎,实则每次考试结束后都会与同学作比较。久而久之,他们心理压力增大,缺乏展示自我的勇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可能会保持沉默,避免发表观点或展示自己,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二、增强职校学生数学学习自信的策略

1. 低起点教学,夯实知识基础

由于职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数学课的教学起点不宜过高。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的学生早已淡忘以前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实施低起点教学,帮助学生复习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知识,夯实知识基础,再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统计与概率基础》(以下统称“教材”)中的“预备知识”章节分为“统计初步”和“概率初步”两部分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统计学介绍”和“概率的发展史”两个视频,视频结合生活实际及统计、概率的历史,以图像与声音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了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与统计表、均值与方差,概率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知识,再讲解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接受了。“低起点,小步跑”的教学方式降低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但并没有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广度,让学生可以听懂例题,做对习题,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增强了职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2.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教材“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总体概率密度曲线”相关概念时,学生感到抽象且不容易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全班学生的实际身高为依据,通过分组先画出全班学生身高的频率直方图,再把组距无限缩小,将频率直方图中的小长方形无限分割,使长方形上底边中点的连线越来越平滑,形成总体概率密度曲线。通过视频观看、音频解说及多媒体动画的播放,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总体概率密度曲线”的形成过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强数学学习自信。

3. 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对于提高职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预习,让他们明确预习的要点和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教会学生如何听讲,让他们抓重点、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让他们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关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审题到寻找解题思路,再到运用合适的方法解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教会学生利用学习软件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学法指导,能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预备知识”中的“抽样调查”内容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性作业——住宿学生的睡眠质量调查分析。作业按照统计的五个步骤“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结论”完成。由于工作量比较大,一个人的智慧远远不够,教师建议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先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推举一名学生为组长,组长根据每名学生的特长分配任务。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开始设计问卷、制作问卷、选择样本、做问卷调查、整理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召开作业汇报会。汇报作业时,可以一人上台汇报,也可以几个人同时上台汇报。“促合作,减负担”的实践性作业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

4. 变评价标准,扫清交流障碍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与交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促进积极思考。为了让学生参与交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学生无论以哪种形式发言,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讨论、研究、展示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听别人的发言”到“自己尝试发言”,从“说不对”到“对一点”再到“全说对”。渐渐地,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自信也就增强了。

例如,在第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准备班级座位表,并把自己的评价标准告诉学生:老师希望与大家平等交流,因此大家只要是围绕数学课内容展开讨论、在黑板上写题、回答问题,甚至离开座位研究都可以,采用“无错原则”,大家只要积极参与,老师就在座位表上画“√”,发言一次画一个“√”,获得“√”多的同学期末总评有特殊加分。这种“重参与,轻结果”的评价方式打消了学生的顾虑,缓解了学生的畏惧感。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主动在黑板上写解答过程。教师把评价落实到位,并且在下课前表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增强了职校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

5. 重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

(1)注重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家长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错误的教育方法,做教师的得力“助教”,帮助孩子树立数学学习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以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教育沙龙”活动。首先,介绍班级数学学习基本情况,挖掘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其次,让个别家长介绍家庭教育中有效增强孩子自信的经验,教师再介绍一些科学的做法。最后,大家围绕“增强孩子学习自信”这一话题自由发言,可以谈体会,也可以提问题。家长在讨论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与教师统一战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而努力。

(2)加强师生沟通。

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鼓励,对于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都至关重要。交流是理解的桥梁,当教师和学生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时,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加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教师的一句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教学教材“参数估计”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参数估计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发现参数估计思想可以用于买东西。以买瓜子为例,应该先尝后买,用“样本质量”估计“总体质量”。教师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或者选修课的机会与学生多沟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当然,还可以与学生多唠家常,让学生可以与教师说心里话,教师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通过交流,拉近了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爱屋及乌,喜欢学数学,努力学数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

(3)个体心理疏导。

对于心理敏感、平时喜欢与别人比较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给予个体心理疏导,并注意学生的变化。比较心理严重的学生可能有家庭的问题或特殊的成长经历,教师对待他们时要耐心、细心,并有教育的恒心。

例如,某名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总是一个人行动,不住在学校,也不在食堂吃饭。考试前夕,他总问教师数学是否能及格,过于紧张,心理压力过大。考试时,他总是反复检查,最后一个交卷。考试结束后,数学教师先批阅他的卷子,马上告诉他分数,并给他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功到自然成,不要过度紧张,要相信自己”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后,该名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由此可见,个体心理疏导对增强自信心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增强职校学生的学习自信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中国式现代化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增强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赛秦. 课堂互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信[J].新课程(中),2017(5):216.

[2]薛晓梅. 培养学习自信,助推学生数学学习力[J]. 江苏教育研究,2019(31):65-68.

[3]刘建凤.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2):93.

[4]何军花. 找回自信 激发兴趣 提高质量:对中职生学习状态的几点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2017(24):143.

[5]高志,昌璐婕,石雪. 减轻职校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12):92-93.

[6]施双溶. 职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与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8(5):147.

[7]伊恩华. 让职高学生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 中等职业教育,2010(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