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适应“三新”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能够将高中数学教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文章首先对“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原则进行了论述,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在“三新”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学习、结构性学习,以此促进他们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三新”;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引 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转型,朝着更具创新和互动性的方向发展.教师们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融入教学实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力营造一个多元、互动性强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且深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进行了精心优化,不仅确保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巧妙融合了多元知识,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理解.与此同时,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逻辑思辨和信息处理能力方面.随着题量的增加和速度要求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这一变革,教师需要深入剖析“三新”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起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的重构和整合,精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整体性、层次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大单元教学原则,将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大单元教学,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和巩固数学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将更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充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改良传统课型,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提升数学学习效果而言,点燃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型的局限,将数学课型重新规划为:预习展示课、深化提升课和实践应用课.这些改良的课型设计旨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在预习展示课中,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知识.在深化提升课中,教师会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在实践应用课中,学生则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型改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在参与和展示中逐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将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彰显学生主体,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使教师成功将创新的课型设计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巧妙设计预习展示课、提升深化课和巩固应用课三种课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教师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转变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构建扎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导高阶学习,提高核心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深化,加强了师生间的教与学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了数学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更加强了他们的计算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大单元教学具有整合性、迁移性和贯通性特点,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和有序化,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确保了每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通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更加乐于探索和挑战高阶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为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突显学生主体,引导自主学习
在“三新”背景下,教师需更加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层次差异、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兴趣爱好.在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和智囊,以恰当的时机给予点拨和引导,点燃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要确保他们高质量地完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细致分析知识点间的逻辑链条,理解不同单元间的内在联系和启发性,确保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探索,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对新课标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关键途径,更好地落实“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二)基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方案
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整体性原则是关键,它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为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无缝对接,让学生自然融入数学领域,教师需要紧扣“三新”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新要求,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梳理和系统整合.
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划分为若干紧密相连且逻辑清晰的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定明确的单元主题.在教学流程中,教师需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和进程,保持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得以逐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体现整体性.根据整体知识结构的逻辑框架,教师应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策划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单元学习任务.这些任务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还需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认知结构.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其发展规律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细致整合和分析教学内容,确保大单元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认知需求相契合,从而优化教学效果,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
(三)开展层次教学,引导递进学习
大单元教学相较于传统单向教学模式,更强调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深入剖析知识结构和数学逻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单元内容都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和递进关系.
在层次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深刻洞察并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认知起点,利用层次鲜明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促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进步.通过有条不紊的递进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揭开数学知识的层层面纱,理解其深层的逻辑联系,从而实现高效、深入的学习.
三、“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根据“三新”要求,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在“三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构建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课堂的首要环节是确立清晰、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需深刻领会“三新”精神,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细的剖析,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状态,制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注重实践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将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导,确保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例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深入剖析教学内容与重点.该单元聚焦于指数对数的计算方法与性质、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探讨,以及实际应用的拓展,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因此,在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确保目标的进阶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1.熟练掌握指数与对数的计算规则及其性质,深入领会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核心概念,并能够准确识别它们的图像特征及其所体现的数学性质.
2.能独立地绘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并运用这些函数的特性来解答数学问题.同时,学生需要意识到这些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旨在通过实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3.通过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对比分析,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对整个单元数学知识的整合与理解.
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构建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数量变化规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基于素养导向,甄选单元教学内容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挑选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广泛搜集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大单元教学提供坚实支撑.在整合跨单元内容时,教师应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单元间内容的有机衔接,使学生能够在连贯的知识体系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三角函数”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调整课时安排,以深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并系统介绍其诱导公式,为学生筑牢知识基础.其次,以“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为纽带,深入剖析三角函数的性质,揭示其图像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其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应用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三角函数内涵及其应用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特别关注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教师应及时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和迁移.
(三)基于学生本位,设计单元教学路径
在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后,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单元教学路径,确保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大单元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选择和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节奏,进行深度学习.在创新教学方式时,教师应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尊重每名学生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呈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更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函数概念与性质”这一单元涵盖的知识面广泛,涉及函数的基础定义、多样化的表示方法、其核心性质,以及幂函数的实际应用等多个关键点.鉴于函数知识的抽象和复杂特性,部分学生可能在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这些内容时遭遇困难.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挑战,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掌握的“反比例函数”内容,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这些函数所共有的基本特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这些性质呢?”面对这一问题,可能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想到通过观察函数图像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性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具体的函数例子,如f(x)=x2(如图所示).教师可以解释当x大于0时,函数单调递增;而当x小于0时,函数单调递减.同时,这个函数在x=0处取得最小值0,而没有最大值.
以上教学案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其本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在“三新”背景下,设计过程虽繁复却至关重要.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精心挑选单元内容,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从而构建出高效的大单元教学方案.通过精准把握考查要点,明确教学方向,确保能够实施精准教学,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英.“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12):17-19.
[2]陆肖凤.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3(6):87-90.
[3]王胜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1):6-8.
[4]刘慧.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新教材单元教学实施路径分析[J].读写算,2022(3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