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序曲一·缘起
一路回望,我把成长第一站定格在实习的那段时光。
那时我就读于南昌师范学院,毕业前学校安排了实习,我和娜被分配到丰城市袁渡镇的一所村小。路漫漫,车摇摇,去学校的路上,我昏昏欲睡。路旁青翠的水杉参天而立,倒是精神得很,似在欢迎我们。
学校的宿舍与我想象的还有些差距,四面灰色水泥墙,室内空无一物,空荡的回响惊醒了我路上的倦梦。娜比我坚强得多,一边四处找床板、桌椅、风扇等,一边宽慰我:既来之,则安之。我擦了两把泪,和娜拼好了一张简易的床。
简单的劳作,刚平复了不安的情绪,教务主任的一句话,又在我内心重新荡起涟漪。我原以为实习应该先观察、学习一段时间,现在却要求我立马上任,直接任五年级语文老师兼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节奏跳跃太大,我紧张、迷茫、欲哭无泪!课怎么上?班怎么管?毫无经验,我只能靠回忆自己曾经的老师,照猫画虎!
班上的孩子也没让我的预想落空:打架、骂人、课上吵闹、不做作业……记忆最深的还是一次课堂上,当时讲解一道近义词辨析题,我分析有误,一个孩子大声说:“就你还来教书?”这个场面是我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我跑回办公室,在娜怀里号啕大哭,羞愧、懊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我一次次怀疑自己,一次次否定自己。我当着娜的面发誓:毕业后,我死也不教书!
娜淡定回答:你会教书的。
虽然问题此起彼伏,但青春的气息总会支撑我前行。懊恼是可以的,退缩是不可能的。不会教?那就学!学高方可为师,不善于学,如何为人之师呢?我借助教参,搜集资料,勤看教学视频,依葫芦画瓢。除了教,还要管。我奖惩分明,奖糖果、巧克力,这是孩子的最爱。惩的方式那就更多种多样了。我恩威并施,课上为老师,严肃纪律,一丝不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很有老师的样;课下为学生的朋友,带学生跳绳、摘桂花、去镇上赶集、蹲田里挖马蹄(荸荠)……
课余的互动,成了我走进孩子心灵的桥梁。
秋冬之交,是马蹄成熟的季节。学校所在的村子是马蹄种植基地,四周成片成片的马蹄等待收获。村民们一字排开,齐刷刷用铲子挖掘、翻捡的农忙景象,是我记忆里的一道风景线。
学生常常在放学后、周末时,带着小铲子来找我们一起去田里寻宝。“那个田埂边马蹄最多!”孩子们分享着他们的宝贵经验,也常常因谁挖的马蹄最大而争个脸红……
曾经有个极调皮的小男孩原先不服管教,某次他写了一篇作文,怀念已故的父亲,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让我泪流满面。我给了满分,并在全班对他进行了诚挚的赞美与表扬,他小黑脸难得一红。此后,他总是跟在我们身后,一起去找马蹄。
时光总是留不住的,开始想逃离的地方,却成了不舍的故乡。轻柔的目光,在这里守望。
离别的车轮即将启动,我们结束了实习的美好时光。孩子们的号啕大哭,仿佛是五味杂陈的交响乐。班长琴抱住我不让我走,闭着肿胀的眼睛在我怀里哭泣。一个小女孩说:“老师,你看,你来的时候,树叶是绿色的,走的时候树叶黄黄的,它是舍不得你走啊!”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装饰孩子的心房,孕育芬芳。
娜说得对,我还会做老师。
成长序曲二·明晰
2017年考上教师岗位后,我被分配到了江西省莲花县神泉中小学,离家五十公里,回家一趟得转两次车。每周纵跨莲花县览胜景,也算是奔波中的一种小安慰。
学校安排我教初二语文,我又开始带着压力四处取经。可惜取来的经念不顺,只能借助教参摸索自己的教学之路。
记得教材的第一个单元是新闻。简单讲解新闻特点及要素后,凭借大学时打下的普通话功底,我在班上播报了一段新闻,秀了一段极速绕口令。孩子们“哇”声不绝,亮晶晶的眼神,可爱至极。他们的反应也给了我无限的满足感。
曾经的实习经历给了我无限的勇气,虽然又是一个新岗位,但这次我丝毫没有露怯。而我也发现,新手教师更有机会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珍惜机会。课外生活中的真切关怀,再一次帮助了我。大扫除、运动会、文艺汇演、整理图书室,都迅速增进了我与孩子们的感情。只是那时,我心里一直有一丝惭愧,怕自身成长的脚步太慢,耽误了孩子们课堂中的宝贵时光。
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正好相反,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于是,如何让孩子们期待上课铃响,成了我一生的求索。
2021年,我被调到家乡莲花县高洲乡,在严家小学任教。
学校真的很美,进了校门,拾级而上,两旁的香樟耸入云际。一棵上了年纪的香樟树的枝干横斜上空,于是我在朋友圈写下:“生命之曲的尾声轰轰烈烈地奏响,如果香樟有记忆,它会追忆自己哪段旋律?”
很多个清晨,我沉浸在鸟鸣和朝阳中,走向我亲爱的学生。很多个傍晚,我又朝着香樟掩映的橘色落日踏上回家的路。
当时我接管学校教务,接手了一个宝藏班级。感谢前任老师的智慧培养,班级学风浓郁,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在课堂上发言踊跃,很少让我操心。我因公外出时,班长锋居然能带领大家自发组织辩论赛、朗诵会、创编小品等活动,还开展得有模有样。得生如此,夫复何求!这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只有班主任才能体会到。
为了让孩子爱上语文,我将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固定给语文课堂,开展朗诵、你比我猜学词语、讲故事等活动。在一次将“‘老师很美’写具体”的即兴练习中,皓同学以夸张的手法写道:“不必说春天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不必说秋日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更不必说冬至雪花漫舞的兴奋和激动,单是老师的回眸一笑,就让我们魂牵梦萦。”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孕育的花朵,如今芳香四溢,让我沉浸在幸福的国度。
当然,班上也不乏令人头疼的小才子,涛绝对是我教育生涯里终生难忘的学生。我在上面讲高山流水觅知音,他竟执着于钟子期是怎么死的;我分析《有的人》对比手法,他在下面画画……
于是我就一直思索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宝藏”班级毕业了,我习惯了无为而治的局面,新班级带我回到了起点。乱!多数孩子不听讲、不学习,斗气打架是家常便饭;没有得力的班干部,班级管理一塌糊涂。不过,我亦不是初出茅庐之少年。李镇西、魏书生、于洁的班主任管理书籍,给了我前行的勇气。我告诉孩子: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我手把手教孩子搞卫生,一句一句教他们自我介绍,一篇一篇写“下水文”——写景就去徒步看景,写事就先做做事,写人就来观察人。班级纪律差,我就与孩子一条一条共定班规、共同遵守;不会写阅读笔记,我带着他们一段一段地写。孩子打架骂人,我和家长一起了解孩子的内心……
再乱的麻绳,只要有耐心,总会一点点解开。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但是面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似乎还徘徊在门外。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小夏交的复习笔记不合格,我将其作业的照片发到家长群,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小夏。突然,一声哭吼传来,哭声越来越大,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循声望去,小轩泣不成声,他为小夏打抱不平:“你太可恶了!你这是对他进行双重伤害,你不知道吗?”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手足无措,思绪翻涌。这一声呐喊,仿佛在我的心湖投下巨石,千层浪起,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情绪化地处理学生的作业问题,确实没有仔细考虑过学生的感受。我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让学生有任何积极的转变,甚至把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让他从此更加厌学。而事实也是如此,小夏在反感语文。
我由此悟到:教育,先是关怀人的艺术。
教学生涯里,小轩是我遇到的真正的勇士。他敢怒敢言,怀有一颗真诚的心,永远说真实的话,不盲从,不妥协,坚硬如铁,像极了揭穿皇帝新衣真相的小孩。这样的孩子,我有点敬佩,有点心疼。
诸多与众不同的可爱孩子,给了我很多欢欣和喜悦,也让我心灵上因此而成长。
恩师的勉励与关照,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动力。严南是我的小学老师,一个富有童心、耐心、爱心且才华横溢的老师,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端正美观的书写、声情并茂的诵读、纯正善良的品格……十多年过去,我至今记得。我的语文启蒙,其实都与他有关。
一直觉得很幸运,很幸运在学习生涯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所以工作重逢,令我格外惊喜。聆听老师的公开课,重返老师的课堂,犹如在云端,既梦幻又真切,仿佛让我回到了儿时。与老师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昔日的师生变成了同事,我们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
除了我爸爸之外,第一次有人提醒我规划未来、明确方向。老师的谆谆教诲、真切关心,令我格外感动。
请永远相信榜样的力量。因为我的老师曾把整颗心献给我们,所以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把整颗心献给孩子。
成长序曲三·坚定
迎难而上,不会成功,也会成长。
我其实一直有畏难情绪,害怕迈出第一步。即便如此,仍勇敢前行。这一路走来,走得很慢,但坚定!
莲花县芳洲教促会在高洲全力推进全民阅读时,我感觉困惑迷茫。但它倒逼我行动时,我才静下心来思索,如何将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校长将我拉进教促会宣传部学写活动报道,我虽百般不愿,但坚持下来确确实实在写作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当看到阅读素养大赛的比赛通告时,我本不想凑热闹,但因为有领导的鼓励与前辈的指导,我转念又逼自己全力以赴。就像此时此刻,我写下这篇教育文章,从拒绝到完成,经历了难产煎熬,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我们遇见的一切,都是惊喜。拨开重重迷雾,终会发现脚下的路。感谢芳洲教促会对孩子的帮助、对我的历练,感谢学校领导及同事、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感谢所有家长的配合与包容,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如今,我在城厢小学继续书写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故事未完,待续……
未来某一天,我再来讲给你听。
(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城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