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夏日,温润而清凉

2024-10-08 00:00:00宫凤华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9期

蜻蜓舞霞光

燠热夏日,荷风轻抚,读元代王振鹏《自题蜻蜓画卷》诗:“露凉芳草晓风吹,纱翼轻明水影欹。莫便临平山下去,眼睛双眩碧琉璃。”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彻悟。窗外栀子飘香,蜻蜓旋舞霞光里,蝉鸣和蛙声如悠远的笛声,乡愁汹涌而至。

老屋门前池塘里荷花盛开,蜻蜓翻飞,荷叶青青,叠翠涌波,层层远去。粉白荷花追波逐浪,踏波而行,把一汪碧水,渲染得华丽而鲜亮。

蜻蜓沾清荷,点水款款飞。菰蒲凝绿,水汽氤氲,水墨蜻蜓,恍如走进齐白石清幽的画境里。工笔兼写意,真趣流泻,清凉与清欢,内心波光旖旎。

清浅时光里,脑际总是浮现出温馨的画面。踏着放晚学的袅袅钟声,沐浴着绯红的霞光,我们蝴蝶般地跳跃在乡间小路上,鲜嫩的小嘴里飞出《红蜻蜓》动听的歌声。

歌声像快活的风儿,横掠过澄澈的河水,滑进远处苍苍莽莽的苇丛中,融进远处田埂上牧童咿咿呀呀的柳笛声里。

残阳濡染,有一种即将褪去的娇羞。在西天扇状展列的云霞里,蜻蜓们在追逐、嬉戏、跳舞,像打谷场上疯闹的乡下孩童,尽情地放飞透明的快乐。

晚霞中的红蜻蜓,充满了诗意的伤感。蜻蜓小巧而清秀,透明的翅膀上布满了黑色的纹路,似桑叶的经络,似祖母饱经风霜的额头。长长的尾巴柔软而细长,如古代仕女发髻上斜插的玉簪。荷花散发着俗世的慈悲光芒。黄昏时分,天幕秾丽。蜻蜓一撞一撞地飞,利索,迅疾,莽撞。

红蜻蜓的眼睛,卤汀河水般澄亮,舞姿天使般优雅高贵。绿蜻蜓,纤细如草茎,绿色的身子,狭长的翅翼。霸王蜻蜓,眼睛鼓凸着,尾部笔直,飞起来霸气十足,像一架架呼啸而过的飞机,划过纯蓝的天空,留给我们痴痴的遐想。

在滴露的清晨或诗意的黄昏,蜻蜓们如身穿红裙的少女,如一朵娇艳的火苗,闪着绚烂的光芒,穿越在茂密的芦苇和菰蒲间,成为我们夏日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下孩童常常折一根芦秆,把顶端折成三角形,固定好,再到处寻找蜘蛛网,将蜘蛛网绕在芦秆顶端。觉得很有黏劲了,就举着芦秆四处寻找蜻蜓。蜻蜓站立在草尖上,如参禅的高僧,一动不动。蜻蜓虽然眼尖,但误撞到三角网上,纵然力气再大,无奈翅膀粘住了,怎么也飞不脱。

有时把逮来的蜻蜓放进蚊帐里。里面的蚊子被蜻蜓追得无处躲藏,乖乖地束手就擒。有蜻蜓相伴,清凉夏夜,我们睡得香甜。伴随蛙鼓虫鸣,我们的梦境如天边一抹清远的月色。

有时,蜻蜓故意戏弄孩子,你没有靠近时,它飞得又慢又低;等你蹑手蹑脚挨近,它翅膀一振,呼的一下,飞远了。那双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俏皮的光芒,逗得大家额头上汗珠直流。此种情趣,正如汪曾祺笔下所述:“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巴的穗子飞了。”

临水而居,近荷心香,荷风沁凉。荷花与蜻蜓你侬我侬,恍若天然的工笔水墨。蜻蜓仿佛翩若惊鸿的洛神,体态轻盈,娇花照水。如一片闲云,投影湖面,晕开一圈似是而非的涟漪。

霞光中飞舞的蜻蜓,激起我们飞翔的欲望和美妙的憧憬。凝望舞姿曼妙的红蜻蜓,我们内心乡情涌动,溢满温馨和感动。

清荷中翩跹的蜻蜓,是一幅色调明快的风俗画,是一首酣畅淋漓的抒情诗。守着蜻蜓过夏,如揽星月入怀,掬一捧月色洗脸,眄庭中枝柯如藻荇交横,任乡愁汩汩流淌。蜻蜓相伴,夏天漫长而清凉。

绿荫蝉鸣远

“素面、向日葵、草帽。风铃叮当声忽然打破的蝉鸣。光脚趿着拖鞋走到室外……”这是日本作家平松洋子描写夏日幽居时的情景,令人内心一片波光旖旎。

徜徉故园阡陌,此起彼伏的蝉声淹没吉祥的村庄,浸透空翠的树木。蝉声,清脆而洗练,干净而晶亮,时而流水淙淙,时而松涛阵阵,时而竹林滴露。声声蝉鸣如静女素手弄琴,弹挠着心底最优雅动人的弦。

夏日燠热势不可挡,乡下古旧小院里,填满了麻雀和鸣蝉的欢喜与喧闹,暮色清凉而欢悦。院角的皂荚树风情依旧,抚风点水,濡染残阳,气象生动。

满地绿荫扶不起,风中蝉唱,清冽悦耳,梵音洗心。苦楝和梧桐枝叶葳蕤,清荫匝地,院里流淌古意。蜻蜓旋舞霞光里,蝉鸣和蛙声如悠远的笛声,乡愁空旷无边。树荫下,荷香伴风,窈窕村姑,发髻婉约,织衣刺绣,忧伤而唯美。

蝉鸣是夏日清丽的绝句,韵律和谐,平仄有致。蝉声浸润着生命的质朴,如同我们玩乐时疯狂的呐喊和尖叫。一听到它们,让人想起旧书卷,满纸秀润,一片苍古。仿佛听到了亲切的乡音,品咂到绵醇的乡愁。

常记乡村孩童捕蝉的浪漫情节。孩子们通常会拿一根长芦竹,芦竹顶端系着网袋。竖起耳朵锁定目标,不顾荆棘尖刺,蹑手蹑脚地潜过去。最后,网袋成了蝉的禁锢。有时也在竹竿上绑上面筋,对准蝉儿一戳。粘住蝉了,树下一片欢腾。此种情形,正如汪曾祺所述:“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粘到不叫的雌蝉,往往随手一抛。那蝉儿在夕光中,俯冲,升腾,消遁于葱茏的树林里。或用一根棉线儿系住蝉的一只腿,牵着它慢慢跑。年迈的祖母蹲在朴茂的构树下剥茭白,如同轻剥一段寂寞时光。酷热的夏天在孩童透明的欢乐中渐渐退隐。

蝉是乡村的歌手,夏天的小提琴手。操一口老家的方言,用诗歌说话,谈论爱情和故乡。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平和寂寞的乡村生活平添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

只有夏天,才能让蝉儿酣畅淋漓地享受生命的快乐,才能让蝉儿如夏花般恣意绽放生命的浓烈。蝉声滴落而下,雨丝一样清灵流动,又如不慎裹挟的露珠,大珠小珠落玉盘。密集的蝉声倾泻而下,身上一片湿淋淋,内心充盈而滋润。透过蝉鸣纷纷的旋律,我们摸索到的是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乡村风情,是沉甸甸的稻穗和栀子的幽香。

夏夜蹲木桥、睡凉席、听夜蝉,颇有情趣。蝉声溅夜,露更显莹润。夜气清凉,月色清远,掬一缕萤光,歌窈窕之诗,发思古幽情。流萤发出冰蓝之光,抚慰悲悯的心灵,成为生命中一缕纯净、浪漫的清芬。

蝉是生活在我们高处的市井之人,穿着灰色棉服,用清脆的歌喉在岁月的枝条上写诗诵爱。蝉拼凑出完整的夏天后,就会结束狂欢的盛宴,黯然退场。聆听一段蝉唱,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彻悟。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身处炎夏,投身绿荫觅清凉,用心去倾听这纯净天籁。慢下来,走出喧嚣和浮躁,抵达清明与平和,让激越的蝉鸣荡涤胸中的郁结,让心灵充盈着久违的温润和感动。

流萤泻冰蓝

清少纳言说:“昆虫以铃虫、松虫、蚱蜢、蟋蟀、蝴蝶、藻虫、蜉蝣、萤火虫为佳。”栖居江边小镇,蛙鼓阵阵的夏夜,有了流萤的缀饰,沉闷和燠热随风而去,平添几分神秘、几分诗意。

流萤用冰蓝之光穿透浓墨黑夜,我的心里,总是漾满柔软与温情。萤火虫娴静、舒缓,古典而温馨,使夏夜多了一分幽远的情韵。萤光有一丝忧郁和薄凉的美,恍若一位身姿袅娜的江南女子,身着白底蓝花的衣衫,手拈素洁栀子,明眸善睐,如一朵粉莲,一尊宋瓷。

孩提时,一到天黑,母亲就点上那盏煤油灯,捻子扭得小小的,光线昏黄黯淡。月光流淌,星空迷离,有一种邈远又幽深的空阔。篱笆小院是一只敞口器皿,盛满纯净的月光。我们躺在竹席上纳凉,哼着古老的童谣:“萤火虫,夜夜红,挑着太阳当灯笼,公公挑担卖胡葱,婆婆养蚕摇丝筒……”院里的老构树如一幅清简的素描。栀子花沐着月光,恣意安然,倚风自笑。蛙声清透磊落,我们在月光下表里澄澈,梦境香甜,空气中流淌着爱的香味。

慈祥的祖父坐在桑木凳上,额头沟壑纵横,蓄满月光,“咝啦咝啦”地抽着烟锅,抽出一番惬意,一腔豪情。他双手腾挪着编竹箩,斜睨着翻飞的流萤,讲车胤囊萤映雪的故事。我们支颐聆听,目光游移在湛蓝的夜空和葳蕤的枝叶间。夏夜小院里的那份亲切和温馨,静静地弥漫开来,如笛声一样悠远。那时,我固执地认为祖父就是一棵苍老古拙的苦楝树,浑身长满善良和悲悯的叶片。

汪曾祺说他小时候,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夏夜寂寞而漫长,我们喜欢奔走于墙脚、菜畦、草丛,捕捉几只流萤,然后装进一只瓶子里。睡觉时,挂在帐子上,再现“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的美妙意境。

月儿如盘如碾如磙,莹莹汪汪,要滴下玉液来。河边芦苇丛中成群的流萤,忽明忽暗,是圣诞树上装饰的彩灯,是银河里晶亮的星星。有时突然飞动,像刮起一阵小小的旋风,旋转一圈,又飞回原地。常见河两边菖蒲丛中的流萤聚集在一起,再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璀璨和壮观。

流萤在夜空中飞翔,提着吉祥的灯笼,寻寻觅觅。那美妙的形象和光影把深邃的夜色点缀得瑰丽而神奇,给诗性夏夜带来火热的生命激情和动感。这时会有芸娘一般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吴侬软语,轻罗小扇扑流萤,有淡淡的惆怅和寂寞。想起董小宛,腌野菜,调羹汤,熬董糖,风情摇曳,于烟火生活中平添诗情和逸趣。庸常日子纯净如一抹清远的月色。

喜欢张元幹《浣溪沙》中的句子:“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荷叶上翻滚的露珠似闪亮的流萤,散开头发,潇洒度时光,颇有晋人飘逸闲适的风度。

残月挂青桐,我总是倚着一棵刺槐树,凝望流萤划过寂寥的天空,幽幽碧光,给人以灵感和遐思。流萤用纤弱的身体指引灵魂的飞翔。它们随着风儿跑,随着风儿把梦想播撒,随着风儿把夜色照亮。

作家迟子建说:“我坐在竹林里,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房屋的灯火,看不见炊烟。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样亲切的夜晚是多么让人留恋。”这样的夜晚,我们很容易抵达内心的清明和平和。

小小流萤发出冰蓝之光,给人美的玲珑感和飘逸感。流萤用小小的一束光,抚慰一颗颗悲悯的心,成为生命中一缕最纯净、浪漫的清芬。

流萤翩跹,是一幅色调明快的风情画,是一首酣畅淋漓的抒情诗。掬一缕萤光,如揽星月入怀。眄庭中枝柯藻荇交横,倚南窗以寄傲,任乡愁汩汩流淌。青露盈耳,清风入袖,清欢萦怀,我如入古画,自在妖娆,清雅又古典。

清心听鸣蛙

常常感喟于南宋诗人舒岳祥的诗句:“清心听蛙鸣,胜于俗子语。”水色淋漓,天色靛青,菰蒲凝绿。蛙鸣,和童谣、民歌一样,清新悦耳,沁入人的内心。

麦香弥漫的季节,故园的田野阡陌间便传来潮湿的蛙鸣,如班得瑞的轻音乐,穿透我的心灵。心中便涌起一股骚动和亢奋,诗性的夏夜又有了蛙们激情洋溢的伴奏了。

蛙声如木桥、炊烟、水牛一样,与我们揖别已久。木桥有着古风般淳厚的品性,驮过夕归牧童清亮的笛声和牧牛悠远的咏叹调。在木桥上听蛙声,听欸乃的桨橹声和甜润的水乡棹歌,心里一片波光旖旎。

青蛙“呱咕——呱咕——”地鸣叫,此起彼落,如涛如梦,飘过高远的夜空,飘过岑寂的田园。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恬淡平和的乡村生活平添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声声蛙鸣如素手弄琴,弹拨着心底最优雅动人的弦。

乡民们耧犁耙耪、薅草耘田、耥渣挖墒,有蛙声盈耳,清风荡涤,感觉这相濡以沫的田园是那般温情和善意。

怀想儿时风情摇曳的夏夜,结伴捉流萤、捕青蛙的片段,心就哗啦啦地潮了一片。那盈盈灌耳的蛙鸣,激昂亢奋地聒噪着,将落寞的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夏天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皓月当空,人们聚于小木桥上纳凉。说古论今中,包裹四野蛙声,那情景便有了一种诗的韵致。清风似少女的纤纤素手,缥缈的蛙声如苏州评弹,穿过朦胧月色,袅袅娜娜,沁人肺腑。

蛙声极富节奏与韵律,如诗如歌,悦耳感人。蛙声其实就是姑娘、媳妇们口中飞出的民歌民谣,乡音土韵,田园风情。蛙们以一种原始的激情,填补农事的间歇,贯穿春种秋收。乡亲们从其旋律中,倾听稻麦分蘖、抽穗和灌浆的声音。

乡村的蛙鸣是最乡土最纯粹的天籁之音,城市短暂的蛙鸣总是心存戒备,总是被尖利的车啸淹没。蛙声为恬淡平和的乡村生活涂抹了一层暖色,在乡村的背景上奏起了土味十足的二胡曲、唢呐曲、埙曲。

蛙们是乡村快乐的精灵,是纯粹的诗人和歌手。蛙鸣时而稀疏如古刹晨钟,时而繁密如疾雨骤至,时而舒缓如小河淌水,时而激越如春江潮涌。透过蛙鸣纷纷的旋律,我们摸索到的是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乡村风情,是沉甸甸的稻穗淡淡的幽香。我们的呼吸伴随着节奏分明、起伏有致的蛙鸣,共同构成了夏夜丰富的音像图景,传达着一种莫名的幸福和快慰。

蛙鸣穿过清词丽句翩跹而来。宋人曹豳的“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令人沐浴一股清淡雅适的清风,陆游《薙庭草》的“露草烟芜与砌平,群蛙得意乱疏更”更见一份闲适与怡然,张籍《过贾岛野居》的“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让人心生回归自然的渴望。

某日,我去溱湖湿地看到木桥,心中乡愁汩汩流淌。木桥苍老,夕照凝脂,流水娇柔,牧笛轻扬,麦秸草屋,灰瓦土墙,随意穿插,一种累积千百年沉垢般的气息,扑人衣袂,宋画般苍劲古雅。

聆听蛙鸣,我总是热泪潸潸。透过飘忽的蛙鸣,我眼前浮现出母亲的白发芦花般纷扬,家乡的老屋古窑般静默,苇滩上的蒿草经幡一样飘摇。

蛙鸣是月光下的盛典,具有很强的仪式感。阵阵蛙鸣,汹涌而来,劈头盖脸,打湿蓬勃生长的乡愁。蛙鸣时节,让我们走出喧嚣和浮躁,让如水的蛙声荡涤胸中的郁结,让心灵充盈着久违的温润和感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小学经东校区)

(插图:胜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