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赶紧给我走开!你没长眼睛吗?没看见我过来了吗?”
“滚!我想在哪儿就在哪儿,关你什么事?”
听到这番刺耳的对话,我转头一看,原来是班上的小龙和小然,他俩瞪着大眼睛对视着。上课铃声即将响起,我怕他俩发生争执,喊他们赶紧进教室,顺便说了一句:“话要好好说!”不料,两人都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不耐烦地走进了教室。
坐在办公室里,我一直回想着小龙和小然的对话。他们的对话充满了火药味,稍不留神,两人就会发生“战争”。班上“不会说话”的学生还不止他们两个,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召开一个微班会,教学生如何说话呢?我迅速把小龙和小然的对话输入课件中,等待着中午的来临。
午间整理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说话”两个字。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什么药。
“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这个问题一抛出,班上的学生哈哈大笑。
“老师,我们又不是聋哑人,怎么不会说话呢?”心直口快的小张站起来说。“我们天天都说话,当然会说话!”小军一脸笃定。
“你们真的会说话吗?”我一脸严肃。
学生们见我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声音渐渐小了起来。等他们安静下来,我接着说:“我们都会说话,可你们知道如何说话才能让人听得舒服呢?”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舒服”两个字。
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看到他们思考得认真,我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是蜗牛开始的!》。”
有一天,蜗牛遇见一只猪。蜗牛说:“天啊!你好肥哦,想不到你的腿竟然没有被压垮!”猪说:“我就是喜欢又圆又胖啊!”猪一边说,一边很满意地看着水坑里的倒影。猪又说:“我的身材刚刚好,可以在泥巴地里滚来滚去。而且,平时我也吃得很开心。我很高兴我长这样!”猪一边说,一边迈着优美的舞步离开了。但是,猪一想起蜗牛的批评,就觉得很烦。所以当她看见一只躲在树林里的兔子时,她就说:“喂!你真是个胆小鬼。小心哦!你每天都会过得怕怕的。”“哼!你乱讲!”兔子不服气地说,“我当然要小心,这样狐狸追我,我才不会被他抓到啊。”说着说着,兔子就躲进树洞里去了。后来,兔子一想起猪的批评,就觉得很烦……
学生们认真地听着我的讲述,教室里越来越安静。讲到最后,学生们都沉思起来。
“同学们,为什么每个动物都不高兴了?是什么使动物们受到了伤害?”我问道。
“因为动物们不会说话!”
“为什么动物们不会说话呢?”我又问。
“因为有些小动物说的话不好听,别人听了不舒服。”
“哦,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不舒服的感受呢?”我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场景。
“我的作业写得慢,同学说我是慢蜗牛,我很不高兴。”小红撇了撇嘴。
“班上有同学说脏话的时候。”
“妈妈总是用反问的方式问我话的时候。”
“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有不少类似的感受。那要怎样才能把话说得让人舒服呢?”说完,我指了指黑板上“舒服”两个字。
“我觉得首先不能否定别人。故事中猪说兔子是胆小鬼可不太好。”小军说。
我对小军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他认真思考,把“不要负面评价”几个字写在黑板上。我故意看向小龙和小然,微笑着问他们两个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龙摸了摸头,小声地说:“说话的时候要有礼貌。”
我对小龙点了点头,把“说话有礼貌”写在黑板上,接着又望向小然。
小然低着头说:“不要用反问的方式说话。”我点了点头,把“不用反问句式”写在黑板上。
道理学生都懂了,可没有切身的体验,学生的感触肯定没那么深。接着,我打开准备好的课件:“同学们,我今天在走廊上听到这样的对话,谁来演一演呢?”学生一见这对话,叽里呱啦地开始讨论起来。小军和小张把手举得最高,我就让他俩来演。
只见小军斜着眼,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大声喊:“喂!赶紧给我走开!你没长眼睛吗?没看见我过来了吗?”小军刚演完,同学们都倒吸了一口气。
小张则气呼呼地说:“滚!我想在哪儿就在哪儿,关你什么事?”
小军和小张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还进行了创意改编,我表扬了小军和小张的表现。接着,我又让全班学生说说,看完小军和小张的表演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起劲。我看看小龙和小然,两人都一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我知道,同学们的话,他俩都听进去了。有了这番体验,他俩肯定会有所改变的。
“同学们,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好听的话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舒服。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说话的技巧,你们来读一读。”
“不要负面评价,说话有礼貌,不用反问句式。”在学生们的大声朗读中,我知道他们肯定学会了如何把话说得让人舒服的方法。身处教育现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巧用微班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实际的体验,学生肯定能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