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主张学子不应拘于一隅,而应“出四方游学一遭”。研学旅行这堂开设在壮丽天地间的必修课,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增长学识的大好机会。
从春秋时期孔子携众弟子周游列国,到明代徐霞客壮游祖国山川十万里;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到19世纪夏令营开始在欧美国家盛行;从生态主题研学、传统文化主题研学,到科技主题研学、红色主题研学……通过研学旅行获取知识、提升素养是古今中外的一贯共识。
所谓研学旅行,是指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研学旅行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然而,研学旅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管理混乱、流于形式、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和质疑。
需要强调的是,研学旅行应是“教育+”,而非“旅游+”。中小学生到名胜古迹、山川湖海、田园农场、科研基地等地研学游,一边快乐玩耍,一边学习知识,可以开启心智、培养爱好、播种理想、陶冶情操。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研学变成一味玩乐。
文化兴,则游学盛。如今,学生渴望更多元的学习形式、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在文化繁荣的时代,研学旅行的重要性也需要被重新认识。那么研学旅行和普通旅游有何区别?如何避免游而不学、学而不研?怎样在行走中达到“研+学”的效果?“书与路”的完美融合如何实现?在本期专题文章中,你或许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