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创作于1845年。在这篇不足1500字的文章中,马克思先后提及“实践”一词累计14次,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条。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忽视社会实践的根本缺点,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第二部分是第3~10条。首先,分析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人对环境的积极的能动性;其次,指出了旧哲学理念未能处理好人与教育的关系,错误区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最后,说明了旧哲学虽然批判了宗教,但是没有从根源上粉碎宗教,也没有认清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更没有说明如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第三部分是第11条。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做出了高度总结与概括,深刻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强调以前的一切哲学理论的最大缺陷是,脱离实践。
过往提及实践观点的哲学家们,虽然其观点具有局限性,思想仍然片面,对“实践”的定义界别依然模糊,但不可否定的是,前人的思想体系为后来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是对康德的理性主义实践观的扬弃。康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将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划分成为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形成了“实践理性”观点,他认为实践是由理性规定着的意志,是道德精神的实践,是意识内部的活动。而康德的理论缺陷在于彻底地脱离具体实践,也就是说,康德的“理性主义实践观”仍然停留在唯心层面。而马克思在对康德实践观的批判继承中,一方面汲取了康德对实践的相关定义,肯定了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摒弃了康德将自由作为实践观核心的错误思想,最终将康德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主体化实践概念,转化为科学唯物主义概念下,实践是主客体相统一的观念,进而创立了科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其次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的超越。黑格尔将“实践”作为自身辩证法和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认为实践拥有自己的目的、手段以及结果,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环节。虽然在康德实践观的基础上,黑格尔将实践视作人的绝对精神外化为现实世界的必经之路,并细化了劳动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实现了主体目的与客观现实的辩证统一。但是,黑格尔的实践观点始终盘桓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去思考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哲学问题。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观进行了辩证否定与合理超越,认为实践的本源并非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所认为的“绝对精神”。同时,黑格尔将劳动引入实践范围之内,实现了在实践概念上对康德的完全超越,这对于马克思认识实践的目的、基本形式以及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最后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实践观的批判。费尔巴哈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同,他将实践概念从唯心主义拉回了唯物主义范围之内,主张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拥有意识和精神属性,大大提高了人本主义的地位。在宗教与神学领域,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爱的宗教”来替代过往神的宗教,描绘了人本主义的哲学蓝图。但也只是将实践视为人类利己的活动,认为实践只存在于人们获取日常物质利益的行动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实践。但我们也不能彻底否定费尔巴哈关于唯物主义自然观、宗教异化、人与宗教的关系等问题的相关论述和研究,因为以上研究均为后来马克思形成自己的实践观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经验。
综上所述,《提纲》中,马克思与过往的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研究界限,以“实践”观点为基础自觉构建了新的哲学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从科学的角度对以往的旧实践观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实践观进行扬弃,揭示了实践的实质与地位。在十一条中,马克思从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出发,深度分析了费尔巴哈所提出的“宗教异化”理论,总结概括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在《提纲》最后提出,我们应实现“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重大转变。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观点,支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源于现实、归于现实。始终强调在现实生活面前,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要高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实际、勇于实践。这一观念不仅同当时的一切旧哲学彻底划清了界限,还正式确立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点,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昭示了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开创了现代哲学思想的崭新转向,具有深刻的价值意义。而且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直至今天,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仍然彰显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写道,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