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4-10-08 00:00:00杨雯
科学导报 2024年66期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回归教育的本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考试技巧和分数,忽视了阅读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材内容固定,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狭窄,难以激发阅读兴趣;教学方式单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占主导,缺乏互动和创造性,学生参与感较低;评价方式局限,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的优化策略

1.明确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多元化的阅读目标,如欣赏、思考、感悟、表达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目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智慧,探讨故事中的计谋与合作精神,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智慧与勇气的关系”。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目标,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还能从中获得更深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2.丰富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

除了课本内容,教师可以引入课外阅读材料,如经典文学、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读物,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例如,教学《林冲夜奔》时,教师除了讲解课文,还可以推荐《水浒传》原著或相关连环画,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比较与讨论,拓展学生的视野。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双减”政策下,课堂应成为学生探究和表达的场所。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思维导图等工具,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在《将相和》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古代智慧辩论赛”,由学生分别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进行一场“智慧与宽容”的辩论。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性格和文本的内涵。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阅读过程

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阅读日记、读书报告、口头表达等多样化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发展。同时,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培养反思能力。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份“阅读感悟手账”,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最喜欢的段落或对角色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的阅读深度,还能培养学生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四、结论

“双减”政策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教育回归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明确多元化目标、丰富阅读材料、创新教学方式和多元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应以“双减”为契机,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双减”政策文件.

[2]王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M].北京教育出版社,2022.

[3]李华.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21,35(4):45-48.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清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