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人有所热爱并不懈坚持才能心中有梦,眼里有光。9月4日,《科学导报》记者采访了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测试中心主任张敏,黝黑的皮肤、温暖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我告诉学生们,希望在今后的求学之路上,他们能够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凭借自己心中的热爱去谋划未来,激发探索人生无限可能的强大精神动力。”张敏说。
从2016年进入太原理工大学工作开始,张敏就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了实验教学一线。他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教学体系,以重点服务山西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立足山西、服务行业、面向全国,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总目标。
张敏积极推动“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学生为主体,以“主体教学”为核心,建立“主体教育”模式,构建以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为主体的课程体系,鼓励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组织模式。深入推进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式教学、MOOC等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增加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占比,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过程式等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并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根据课程和教学环节的类型和特点,灵活设置考核形式和计分方式。”张敏说。正是这些教学上的创新理念,让他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而他主讲的“光学金相显微技术”“金属材料专业实验A”“金属材料专业实验B”等3门本科课程及“工程伦理”1门研究生课程也受到学生热爱。工作期间,张敏还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团学指导教师”等荣誉。
打磨、抛光、浸蚀、观测……2020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1500余名大学生在试验台上尽显身手,争当“能工巧匠”。回忆起比赛时的场景,张敏感慨良多,连续带队参赛多年,终于将国赛“带”到了太原。
“金相是指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结构,即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是判断材料性能优劣的依据。”张敏说。该赛事于2012年发起,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是全国普通高校材料类专业规格最高、制度最健全、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赛事。
从2017年起,张敏作为带队老师参加金相大赛,至今已有8年了。在带队参赛的过程中,张敏不断总结金相试样制备经验,耐心指导每一届参赛选手,使得太原理工大学代表的比赛成绩显著提升,在近几届金相大赛中几乎每年都能斩获一枚个人一等奖。
第十届金相大赛中,张敏作为大赛筹备组的核心人员、赛场协调组的副组长,经过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后,在决赛开始前的那个晚上病倒了。“几乎每一届大赛我都是超负荷运行,只能见缝插针地休息,坐着都能睡着。但每场大赛的成功举办都让我觉得特别值,因为热爱,所以甘愿。”张敏笑着说道。
现在,张敏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副主任。在一张张奖牌、一个个证书、一次次成就中,张敏不断地突破自己,在每一场大赛中坚持着自己内心的那份热爱。2020年,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成为当年全国唯一线下举办的大型国家级赛事,这也是迄今为止张敏最骄傲的一件事。最终,那一届的比赛成绩不仅让张敏倍感欣慰,闭幕式上大赛委员会还向太原理工大学颁发了金相大赛“特殊贡献奖”。
回顾金相大赛的参赛之路,走的每一步都很不容易,但张敏表示,在这件事上,他挥出的每一拳都是有力量的,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从零奖牌到个人一等奖及团体二等奖,参赛选手的进步鲜明而又深刻,他们每一个脚印都是满腔热忱踏出来的。
“贴心的张老师。”“感谢张老师解惑。”“无论改成什么名字,我都会是张老师的铁杆粉丝!”
“10万+”的粉丝量,每条视频下几乎都是上百条留言,张敏对待学生、家长及热心网友的问题耐心解答,热门话题的讨论、犀利的观点让他赢得了一众网友的支持。他通过学校的各类平台、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对金相大赛及材料专业进行了积极宣传,用一个一线教师的视角为学生及家长们答疑解惑。张敏还把小学生领进金相实验室,让小学生们亲自操作显微镜,体验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处。结合幽默风趣的讲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金相的种子。
在教学和指导学生之余,张敏还深耕于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高熵合金成分设计及性能优化方面,在研究中,他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实验,只为寻找最精准的数据,保证最准确的结果。也正是他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让他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他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身为人师,言传身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敏就是这样坚守自己的初心,不断钻研科研教育的规律,不断践行着为师为学的责任。他心怀赤诚投身育人事业,奉献了青春,铸造了太原理工大学的金相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