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档案服务效能

2024-10-07 00:00:00肖海军
档案天地 2024年8期

石家庄市档案馆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以规范档案征集工作为抓手,加大档案征集开发力度,通过主题展览、档案编研、新媒体传播、创作微视频等方式,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扎实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自2019年以来,共征集各类档案资料7万余件,举办展览5次,编纂图书6部,制作音视频105集。

一、优化馆藏结构,围绕档案服务开展征集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档案征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家庄市档案馆始终围绕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开展档案征集工作。

完善征集制度,健全档案征集网络。2019年机构改革后,石家庄市档案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工作实际,成立档案征集开发科室,选齐配强档案征集工作队伍,为征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档案征集工作制度,完善《档案征集工作办法》,组建珍贵档案鉴定委员会,划定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的方式、范围,规范档案征集工作流程,使征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根据馆藏“缺点”“特点”和“重点”,定人、定岗、定目标,常态化开展档案征集工作,为进一步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征集渠道,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资源需求。征集工作是档案接收工作的重要补充形式,不能坐等档案“送上门”,需要主动“走出去”,积极挖掘资源、寻找资源。近几年,石家庄市档案馆围绕全市重点工作、重要事件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在《石家庄日报》、市电视台等媒体发布征集公告,与档案所有人直接取得联系,先后征集名人档案、重点项目档案、老字号企业档案、抗击疫情档案等数万件。2020年征集的44期《新石门日报》丰富了石家庄解放初期的档案史料,2021年市档案馆与市疫情防控办、卫健委等单位沟通对接,征集抗疫档案资料5700多件,实物档案370件,保存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挥下,全民战“疫”的历史过程。通过积极“走出去”开展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馆藏档案内容。

二、突出个性特征,围绕地域特色开展征集工作

地域特色档案是了解石家庄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近年来,石家庄市档案馆通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展红色遗址、老字号企业以及老干部口述档案资料征集工作,不断突出馆藏档案地域特色,彰显档案的地域多样性魅力。

石家庄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是作为管辖21个县(市、区)的行政区划,却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域。这一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垣密集,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石家庄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党中央曾经在西柏坡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留下的红色革命历史档案更是数不胜数。石家庄市档案馆对地域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坚持以复制原件为主,举办专题展览时向各纪念馆租借,辅以征集二次编研资料,进一步丰富馆藏。近年来,档案馆征集的二次编研资料达到80多种1400余册。其中,2022年,先后走访8家红色遗址和10家老字号企业,征集到开发利用的各类文献48部、图片1700多幅、视频文件11G。2024年征集村史村志213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视频5.3G、照片152张、实物35件、曲谱和图书资料29部。

口述档案资料是丰富馆藏档案的极好资源,通过对事件当事人或亲历者进行采访,可以弥补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无法全面展现历史事件发展变化的缺陷。2021年,石家庄市档案馆联合文旅局启动口述档案记忆工程,开展正太饭店保护口述档案整理,客观详细记录1999年3月市文旅局党员干部保护正太饭店旧址的事迹,共录制文旅局3名当事人口述视频10G。2022年,与市委老干部局联系对接,征集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口述档案《冀忆永恒》20集34.1G,通过老干部的亲身经历和口述,为记录全市各行业的发展变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档案资料。

三、讲好档案故事,围绕档案编研开展征集工作

档案征集和档案编研工作紧密相关,征集是编研的前期工作,编研是征集工作的价值体现,做好档案征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

石家庄市档案馆从打造编研队伍、高位谋划选题、建立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发力,推动档案编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作实践,选齐配强征集编研科室人员,开展经常性编研工作,遇有重要编研工作由全馆统筹精干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编研工作方法。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编研培训,定期举办编研工作座谈研讨,不断提升编研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编研人员积极主动履行档案编研职责,每年“6·9”国际档案日、重大纪念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牢牢抓住档案需求焦点,精准选好主题,开展档案宣传,讲好档案故事,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先后推出了一批档案编研成果。

2019年3月,石家庄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市档案馆征集全市文明创建单位档案资料1100多份,举办了“三城同创”档案纪实展,客观记录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绩。2021年,通过走访参与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70多家单位,征集各种工程档案资料300多万字、图片300多幅,编研的《滹沱河(石家庄段)生态修复工程资料汇编》为滹沱河石家庄段的建设管理留下了第一手工程资料。2022年,结合征集红色遗址、老字号企业档案资料,编纂《档案里的石家庄之最》,让市民走近档案、了解档案、认识档案,感受档案文化。2023年,结合征集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工业产业发展等档案资料,举办石家庄市高质量发展纪实展,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万多人观展,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