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科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适时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抓手作用。文章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趋势、顶层框架、技术方法、设计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有序揭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展背景与现状,着重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框架与构想、审计目标与原则、审计法规与政策等顶层设计要素,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离任审计方法创新、离任审计程序设计、离任审计监测评估等业务流程。同时,结合审计工作特点,尝试从国际合作方式、审计人才培养以及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提出研究展望,进而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顶层设计提供系统性对策建议,以期创新提升离任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科技项目“党内监督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协调联动机制研究”(编号:113-9900045605)。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发展理念下,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有机融合,科学构筑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格局,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顶层设计,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科学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生态-资源”协同发展[1-6]。作为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关键举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12]。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系统性、全局性、长远性等工作原则,统筹兼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关工作部署与实践需要,适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顶层设计[13-18]。基于系统思维与整体布局,从探讨离任审计发展背景与现状、搭建审计框架与构想、明确审计目标和原则、完善审计法规与政策、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强调离任审计方法创新、设计与执行审计程序、开展审计跟踪和监督等方面,探索提出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进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指导[19-23]。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展趋势
(一)发展背景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快速扩张、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强行扰动,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系列问题,引发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关注。加之,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向引导,社会公众对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新质发展认知水平不断加强,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绩效的考评方式,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运而生。综上,为完善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基于资源集约节约、环境保护利用、新质发展理念、社会公众关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适时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综合研究,探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顶层设计,旨在为监督评估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径,进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二)发展现状
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进步、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发展,可促进自然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开发管理。从国际层面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涉及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机构,通过开展相关资源项目合作,构筑自然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从国内层面看,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国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制度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创新推进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通过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精准监测和评估,逐步实现对资源有效保护利用;同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信息透明公开与社会参与机制,促使公众广泛地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增加离任审计的公正性、科学性、合规性。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顶层框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调资源管理的责任和透明度,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离任审计顶层设计,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体系,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一)构建离任审计框架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系统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框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框架,按照调查、评估、监测、评价等基本业务流程,重点涵盖生态环境安全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品种多样性等关键要素,将离任审计有机融入至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系。通过收集整理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资源整体情况,综合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监测体系,定期定点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监测,系统评估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评价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实践、生态修复影响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而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抓手,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安全性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物品种多样性维护等多元目标。所以,科学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框架,不仅可以厘清自然资源基本现状,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自然资源监督管理,还可以查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情况,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促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从而实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二)明确离任审计原则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在于评估资源管理者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社会减排增效的贡献程度。离任审计范围根据审计目标、审计成本确定,涵盖审计时间段、资源类型和地理范围等。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过程中,秉持公正性、透明性、科学性、可追溯性等原则,提高离任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客观性与可信度。公正性原则即保障审计过程、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确保离任审计免受外部因素干扰,实现对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评估;透明性原则即适度公开离任审计过程和结果,确保利益相关者拥有知情权,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环境管理;科学性原则即基于可靠数据与证据基础,采用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评估模型等技术工具,合理评估环境指标,为自然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可追溯性原则即明确审计过程中数据来源、分析方法、评估过程、结论成果等溯源路径,实现对审计结果有效验证与复核,提高审计可信度、可靠性。所以,遵循离任审计基本原则,保障审计独立性、连续性,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质量,增强利益相关者对审计工作的信任,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离任审计政策
离任审计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统筹考虑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因素,依据审计政策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框架,确保离任审计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离任审计政策涉及审计制度设计、法律框架建设、审计方法创新、审计标准制定等方面,通过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管理绩效、财务状况、业务合规等目标,科学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保护措施、实施效果、资产效益、法律合规等情况,及时发现管理漏洞,防范环境风险隐患,维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合法性、稳定性。强化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的标准体系建立,保障审计工作在不同阶段均有规范要求,提高审计工作客观性、规范性。同时,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准确、迅速地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挖掘,智能识别数据之间关联性、风险点,提升审计工作科学性、高效性。加强审计监管与执法力度,清晰划分审计机构责任与权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调整审计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维护审计工作严肃性、权威性。总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有利于保障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增强审计过程中的透明度、公正性,预防、解决管理问题,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管理效能。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技术方法
通过借助技术手段对环境质量、资源存量、资产数量进行准确测算与全面评估,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审计方法不仅强调科学性,更注重综合性,助力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进而为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提供科学指导。
(一)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基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环境差异情况,科学遴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审计侧重于评估土地耕种情况、土壤质量、农业水源利用等方面;而对于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区域,则注重评估资源开采、储量、开发、利用等情况。针对多种类型自然资源核算,综合考虑当地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技术水平等因素,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分析、信息库等现代核算方法,获取自然资源资产存量数据,提高资源核算客观性、准确性、有效性,为合理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自然资源再生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社会经济价值等,采用收益贴现、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等模型,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计量,全面评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效果。同时,借助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方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专业意见,形成多元化评估观点,提高审计工作社会共识与认可。总之,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基础数据的可靠来源,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协同融合,还可以为离任审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二)离任审计方法创新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审计方法的引入和应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情况全面、准确评估,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审计方法,实时获取、处理、分析大量关于资源利用、财务收支、环境监测等信息数据,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智能化工具,自动识别数据异常情况,发现数据隐藏规律和趋势,构建系统预测模型,为审计决策提供可靠参考。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开展自然资源多维度评估,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专家评估等手段,全方位把握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同时,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制作可视化报告,直观展示审计结果,提高审计报告的可理解性。此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资源空间分布的远程访问、精准监测,及时获取审计对象信息。审计方法创新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重点关注市场波动、政策变化、技术创新等内外部风险因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自然资源管理风险发生。总之,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域,审计方法创新结合审计对象、审计环境,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设计流程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设计流程精妙之处在于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通过科学监测、全面评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并提供实质性决策依据。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生态理念融入审计,助力实现资源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协同发展。
(一)离任审计程序设计
构筑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程序,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根本原则,审计流程架构着重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影响。作为保障审计工作精准度、全面性及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活动可能对水资源、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审计工作全面覆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情况,推动资源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通过对自然治理项目实地考察,深入剖析资源采集、开发、利用、保护等环节,准确收集必要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从而实现审计程序的务实性、缜密性、可执行性。在审计报告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审计核算与评估结果的专业解读,采用易于理解的报告语言,清晰、准确地呈现审计整体流程,真实反馈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根据报告内容客观地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为相关利益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总之,审计程序与报告的严谨策划、科学制定,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促进利益双方之间有效沟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实现生态环境长期保护。
(二)离任审计监测评估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实施动态监控与精准评估,揭示资源利用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识别潜在环境问题,制定有效治理方案,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审计活动借助系统性数据采集与监控机制,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卫星影像等现代化工具,实时监测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提前响应、治理潜在生态破坏问题。通过构建资源利用数据库,深入分析审计数据,综合评估审计对象在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情况,审计机构能够及时掌握自然资源采伐、开发、利用等环节信息,科学合理地策划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维护生态平衡。在审计评估资源开发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求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深刻理解相关政策与法规,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贡献与影响,提出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改进建议,促使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之间良性互动。总之,通过审计监测与评估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全面地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构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整体布局规划、系统性思维应用、顶层设计研究,将成为提升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实践,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共享审计最佳实践,势必能够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水平。此外,深化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将进一步促进离任审计领域的专业化、标准化与制度化发展。在探索绿色金融与审计整合过程中,重视绿色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相互促进作用,是推动资本向绿色及高质量发展领域转移的关键。综合而言,通过全球化视角、系统性思维、标准化制度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不断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为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一个健康、均衡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贡献着重要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新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学科体系[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4(01):4-19.
[2]杨红,柴铎,刘鸿.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的功能定位与编制思路[J].中国土地,2024(01):40-44.
[3]叶珊珊,杨文,王建等.刍议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综合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23(20):54-58.
[4]杨雪,叶珊珊,赵心怡等.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进展述评[J].国际商务财会,2023(17):62-66.
[5]谢萍.林地分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为例[J].自然资源信息化,2023(05):46-51.
[6]张帆,宣鑫,李晨晨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初探——机制解析、模式总结与考核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10):35-44.
[7]蔡为民,孙晓兵,林国斌等.基于“三维两级”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土地,2023(08):33-35.
[8]沈娟,李萍,刘婷等.自然资源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思考与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7):54-61.
[9]曹宇,祁瑞祥,茶娜.全民所有矿产资源资产损害发现机制的优化 [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10):28-34,58.
[10]叶珊珊,张进德,潘莉等.基于“绿色矿山”的矿区生态环境成本核算——以华北平原某矿区为例[J].金属矿山,2019(04)MLCicYaXlq2K0TrARlJVk4yGHKM/ndbDI7C/h1WST44=:168-174.
[11]侯金武,余洋.试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23,50(06):1-6,15.
[12]宦吉娥,谢亚恬,王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制度逻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7):44-53,68.
[13]孟婕,曹英志,邓跃等.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关系研究[J].自然资源情报,2023(07):17-22.
[14]霍子文,周玉,周岱霖等.实施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使用规划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8):50-57.
[15]周玉,丁晶,林强等.推进自然资源综合整备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5):42-49.
[16]李娜,任泸安.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工作路径探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3):50-57.
[17]秦静,王曦,吴桐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存在困难与政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3):10-15.
[18]王光耀,刘伯恩,张世良等.新时期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自然资源情报,2023(05):8-13.
[19]苏学武,成王玉,张朋杰等.市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建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03):74-82.
[20]李政,王静怡,王孝德.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庆探索[J].中国土地,2023(02):21-23.
[21]高宇,李方舟,王楠等.土地资源行业配置效益和效率分析——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自然资源情报,2023(01):50-57.
[22]赵心怡,林高基,杨雪等.科学计量:“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进展——基于2013-2021年CNKI期刊文献统计[J].国际商务财会,2022(19):80-86.
[23]于辉胜,叶珊珊,刘莉萍等.数字经济时代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刍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07):56-60.
责编: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