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青少年沉迷“网络烂梗”的生成机理和引导策略

2024-10-03 00:00:00王丹
国际公关 2024年16期

摘要:进入智媒时代,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现象持续引发人们关注。本文深入探讨 “网络烂梗”的生成机理和传播逻辑,指出其背后是社会环境、个体情感与媒介技术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环境的文化冲突、朋辈群体的模仿效应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共同推动了 “网络烂梗”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研究发现,青少年通过 “网络烂梗”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对抗,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群体模仿效应加剧了 “网络烂梗”的传播,形成自我加强的循环;而社交媒体普及和算法推荐机制则为 “网络烂梗”的快速扩散提供了技术支撑。面对这一现象,人们需从坚守媒介伦理、强化伦理规范;规范媒体用语、重构语言美感;家校联动共育、丰富精神生活三方面入手,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遏制 “网络烂梗”对青少年的侵蚀。

关键词:智媒时代;青少年;“网络烂梗”;生成机制;引导策略

在原始语境下,网络语言就像是涂鸦墙上的创意画作,是人们自由表达个性和思想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智能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深入,一些低俗、无意义甚至充满恶意的网络用语开始泛滥,我们称之为 “网络烂梗”。这些烂梗并非偶然出现,而是网络文化与社会心理交汇的产物,常常反映特定社会事件或源于 “网络亚文化”。当下,在不少青少年的用语习惯中,一些 “网络烂梗”登堂入室,一步步渗入规范用语的阵地。对此,我们必须审视: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催生了这些烂梗?它们为何能迅速传播?该如何规范网络,使其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的平台,而非 “精神垃圾场”?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深入探讨 “网络烂梗”的生成机理和传播逻辑,以期找到有效的治理方式,让网络语言成为青少年表达个性和思想的有益工具,而非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一、青少年沉迷“网络烂梗”的现象透视

(一)遗忘与重构:“网络烂梗”的演变影响

“网络烂梗”不仅是一种网络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青少年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消费的典型代表,在网络社交和信息传播过程中不断更新迭代,其流行和衰退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遗忘与重构是 “网络烂梗”从生成到流行再到淘汰的本质逻辑,当某个烂梗在一段时间内积累了足够的用户关注和社会影响力后,便会逐渐走向边缘,或被新的 “网络烂梗”所取代,或通过改编、衍生、二次创作等方式进行再次挖掘和重构。例如,“卡姿兰事件”“666”“你这个老6”等都是近年来流行的烂梗。其中,“666”最初是用来表达惊奇或赞叹的网络用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改编和衍生,变成了一种祝福语,常用于庆祝某个事件或祝福某个人。这种变化不仅使 “666”这个烂梗得以流传下来,还为其赋予了新的文化含义。

(二)刺激与浅薄:“亚文化圈层”的养分渗透

“网络烂梗”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流行已成为亚文化圈层中的独特语言和标志,不仅构成了青少年日常交流的一部分,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互联网文化的表层性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质,其实质是青少年通过烂梗的传递、模仿及再创造,构建自我与集体认同感的过程。经过戏谑化处理,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信息在经过浓缩、解构和重新建构后得以被消化和理解。[1]智能技术的 “精准推荐”产生了 “信息茧房”效应,将网民束缚在自我偏好的话语世界。[2]例如 “栓Q”“YYDS”“绝绝子”等 “网络烂梗”,因为拥有鲜明的语言特点和共享的社群规则,所以容易被识别和接受,进而成为群体内常用的沟通媒介。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不难发现,“网络烂梗”的使用频率与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活跃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些频繁使用和传播烂梗的用户,往往在社交网络中也有着较高的活跃度,不仅在微博、抖音、B站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各类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声、参与讨论,还经常引领话题、创造新的烂梗,从而成为 “亚文化圈层”中的关键人物和舆论领袖。

(三)语言与自由:“碎片阅读”时代的表达与选择

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 “碎片阅读”时代。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迅速传播,“网络烂梗”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产物,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青少年的语言与自由。“网络烂梗”如 “打工人”“凡尔赛”等,以其简洁、有趣和富有娱乐性的特点,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这些烂梗不仅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新鲜事物和娱乐性的心理需求,更成为他们展示个性和融入社交圈的重要方式。在碎片化的阅读环境中,青少年能够轻松获取并传播这些烂梗,从而与同龄人产生共鸣,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然而,这种依赖关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过度使用 “网络烂梗”会导致消极社会行为的增加,如 “栓Q”这个梗来源于一个农民的英语发音错误,原本是用于表示感谢的表达,后来却渐渐演变成讽刺或阴阳怪气的语调。盲目加以滥用和传播,很可能造成误解和伤害,尤其是在不了解其背后含义的人面前使用。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烂梗”的生成机理

青少年群体对 “网络烂梗”表现出了强烈的依恋和追捧,“网络烂梗”甚至成为其日常交流中难以割舍的一环。究其生成机理,是社会文化、个体情感与媒介技术三方力量交织的结果。社会模仿效应提供营养基质,使 “网络烂梗”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扩散,青少年群体通过模仿来快速适应群体规范与标准,以获取社交优势,“网络烂梗”正是这一模仿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技术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多样化的智媒技术为 “网络烂梗”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便捷平台。

(一)“对抗”: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表达

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对抗行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逆反,而是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与网络新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数据调查显示,微博、微信、TikTok等主流社交平台的日均访问量都不断上升,其中,青少年发布的内容中涉及 “网络烂梗”的比例很高,而社交媒体平台会通过捕捉用户的点击、分享、评论等行为数据,实时调整内容推荐策略,确保烂梗等高传播性内容优先出现在用户的信息流中。显然,“网络烂梗”的产生正在重塑传统语言的表达路径,成为一种新的社群标识,并在大数据算法推送的加持下,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观摩效应。这些烂梗大多源自网络 “亚文化圈层”,而后被青少年群体大规模采纳,构成一种新兴的语言集体行为。不同于书面语言的严谨,“网络烂梗”的随意性和趣味性满足了青少年对于语言创新和自我表达的需求,成为一种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相对抗的标志,既体现了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多元化,也折射出现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方式的无形对抗。

(二)“氛围”:群体模仿的效应与传播

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的行为源于群体模仿心理机制的萌芽和蔓延,可视为青少年心理需求与大众传播特性交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上共享 “网络烂梗”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群体同步现象,特别是当热门烂梗逐渐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群体氛围时,青少年就会通过模仿来获取群体认同和社交满足感,进而加强对烂梗的接纳和传播行为。这种群体模仿的效应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指引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相似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网络烂梗”的流行与青少年群体强烈的模仿动力相辅相成。一方面,领军人物或意见领袖发布的行为和态度会在青少年中产生模范效应;另一方面,网络社交平台的互动及反馈机制会放大群体模仿效应。对于接收到烂梗的青少年而言,积极响应并传播被视为回报和参与的一种方式,网络社交平台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模仿效应,使得 “网络烂梗”在青少年之间迅速发散和固化,形成自我加强的循环。

(三)“热点”: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推动

社交媒体如微博、抖音、B站的普及正在逐渐成为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现象背后重要的技术支撑,使得 “网络烂梗”得以快速传播和普及。“网络烂梗”在平台上的存活周期往往呈现 “短时爆发、快速衰减”的特点。据了解,很多青少年拥有至少一种社交媒体账号,他们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进行浏览与互动。社交媒体的点赞、转发等功能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使烂梗得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此外,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接入也为青少年随时随地接触并传播烂梗提供了可能。快速制作和分享烂梗视频的功能,使得原本就具有易记忆性和模仿性的烂梗效应得以继续放大,再加上视频平台普遍运用的短视频模式,更成为追求刺激快感的青少年沉迷烂梗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智媒时代社交媒体的全面普及和技术进步,无疑为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青少年沉迷“网络烂梗”的引导策略

既然网络交流的本质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自由、多样的沟通与表达,那么,如果放任 “网络烂梗”无序传播,就会侵蚀人们对有意义交流与表达的追求。为了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语言,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干预和引导,遏制 “网络烂梗”对青少年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履责赋能:坚守媒介伦理、强化伦理规范

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要 “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在网络时代,虚无主义思潮的宣传主要是通过视频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博客、客户端等网络途径进行,其侵蚀对象主要是涉世不深、缺乏辨识能力的广大青少年网民。[3]因此,媒体和社交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媒体和社交平台必须坚守媒介伦理,严格遵守内容审核机制,从源头上过滤和规范 “网络烂梗”等低俗内容,防止其传播甚至侵蚀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其次,在保证舆论内容监督的前提下,应促进对青少年有益舆情的成熟和稳定,尤其是在校园网络等关键舆论阵地,要重点建设,加强管理,强化青少年及其参与的圈子舆论引导的积极性,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交流方式,引导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文化创造者。同时,应当积极推广正能量内容,举办 “网络文化创作工作坊”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能。鼓励并支持人们创作富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以满足青少年对优质网络文化的需求;最后,加强法治教育也是关键。教育引导青少年认清网络言行的法律边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形成自我保护屏障。以上措施需要整合推进,既要依托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筛查,更要强化伦理规范和法治教育,形成长效机制。

(二)返璞归真:规范媒体用语、重构语言美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美感是纠正网络语言乱象的有力武器。青少年的语言、态度和价值观往往容易受到网络内容的影响,要从源头上重塑青少年对汉语言美的认识和感知。因此,返璞归真,规范媒体新闻用语,重构汉语之美是扭转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的关键战略之一。学校应将网络话语规范性教育纳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开展 “网络用语规范性和利弊认识”的相关讨论,引导青少年加强网络暗语优劣性甄别并认识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4]一方面,强化汉语教学,通过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如常态化开展书法、诗词朗诵、读书沙龙等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汉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美感;另一方面,规范媒体用语也是关键,我们应认真追溯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加强汉语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官方新闻媒体做起,规范化编辑流程,确保信息呈现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的正确传达,从而培养青少年的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追根溯源:家校联动共育、丰富精神生活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在文化引导方面应发挥各自优势,家校联动共同育人,共同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成长需求,共同构筑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具体而言,家庭环境的情感温度、家长的监管方式以及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习惯,而学校则可以通过重塑教学内容、丰富课外活动、引入媒介素养课程来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增加家校联系频次,加强家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动协调,也能有效引导青少年辨别网络正负面信息,减少沉迷于低俗内容的风险。同时,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引领效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优化工作思维,找准对话语境,促进情感共鸣。[5]通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思政课程的紧密衔接,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构建一个连贯、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在不同阶段都能接受到恰当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从而有效遏制 “网络烂梗”的侵蚀,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文化创造者。

四、结束语

进入智媒时代,青少年沉迷 “网络烂梗”的现象是社会环境、个体情感与媒介技术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为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语言,需要从媒介伦理、语言美感、家校共育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多维度的治理体系。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网络文化动态,深入研究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不断优化引导策略,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徐娜娜.流量时代 “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66-74.

[2] 严丹.智媒时代网络暴力主义话语的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04):70-77.

[3] 朱大鹏,梁巧.网络低俗文化对时代新人培育的影响及其应对[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10(05):70-74.

[4] 楼小龙,蒋琤琤.“网生代”网络暗语解析与舆情管理对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21(05):42-46.

[5] 周子星.青年网络交往 “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23(07):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