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4-10-03 00:00:00赵秋涛
国际公关 2024年16期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重大变革。本文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给其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阐明了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如何深刻地改变着人力资源的运作模式。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技术、组织和管理层面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技术投入与创新、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培育专业人才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为其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信息化建设不只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革新。在全球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缩减开支,同时还能增强员工幸福感、激发组织创造力。

一、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及特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各项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和创新的过程。其特点包括全面性与系统性、智能化与高效性、集成化与互联互通,以及持续性与创新性。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只局限于信息技术系统,还涉及管理、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化,呈现了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发展格局。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使管理流程变得更智能化,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确度。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的联动与共享,极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技术的迭代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和优化调整。

(二)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借助自动化与智能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得以精简优化,从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大幅提升管理效率。第二,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企业能够更深入地把握并利用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服务体验,进而提高其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第四,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决策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和数据,助力管理层通过数据分析,增强决策过程的理智性和精确度。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三)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既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也面临着种种挑战。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不得不持续跟进,更新硬件和软件,这直接导致了技术投资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其次,在信息化的浪潮下,企业也面临着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考验,亟须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防御能力;最后,要想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企业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同样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发展良机。第一,信息化建设推动了管理边界的延伸,使管理得以跨越地域和时区的限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管理范围。第二,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信息化的加固和提升。通过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的制高点。第三,信息化建设激发了业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途径,能够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2]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普遍程度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效率、优化配置资源、改善服务质量和加强决策支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众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囊括招聘、培训、业绩考核、薪酬福利等多个环节。信息化系统不仅优化了管理流程,还实现了信息的整合与互动,极大地提升了管理的整体效能。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及传统行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未能与时俱进,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数据错乱等问题。[3]

(二)不同行业、规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差异

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也展现出显著的差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由于对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应用力,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前沿和成熟。在尖端技术的加持和丰沛资本的注入下,这些企业通常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业务范围的全方位覆盖。相比之下,传统行业如制造业与服务业,受技术及资本等条件的制约,信息化建设进程稍显缓慢,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企业甚至还未开始信息化建设。总体来看,大型企业因规模庞大、资源富足,较易推进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而中小型企业受到资源和资本的限制,往往只能实现部分功能的信息化,从而形成了信息化程度上的差异。

(三)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是资源投入。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涵盖购买软硬件设施、培养专业人才以及系统的日常保养等多方面,其多寡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效果。二是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涵盖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的高低与稳定程度,也会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三是人才储备。企业必须具备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分析师、网络工程师等,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成员人数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及顺畅运作的关键。四是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管理思维的前瞻性,以及架构运作的灵活性,都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结果。五是外部环境。政府方针、市场竞争格局、行业规范等因素,均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进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全方位权衡以上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规划,主动采取措施,力保信息化建设过程顺畅并实现最佳成效。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技术领域,系统集成方面提出了重大考验。企业通常使用多个不同的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数据表达形式各异,互相之间难以沟通,这往往会造成信息流动受阻,交流不畅。对企业而言,确保数据不受损害和保护用户隐私是两大棘手挑战。鉴于人力资源管理涉密程度高,比如个人身份信息、薪酬等,一旦数据外泄或被黑客侵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来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此外,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旧有的技术设备及软件系统可能已经过时,这就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及时更新换代,从而不断适应新的商业需求。总之,在技术层面,企业只有不断解决系统集合、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迭代等问题,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稳定运行。[4]

(二)组织层面的问题

组织层面的首要问题是组织文化的转型。在某些体制内,沿袭已久的团队精神和行事风格或许跟追求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出入,例如,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流通的壁垒和管理层对信息化转型的抵触情绪等。企业应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引导员工逐步认可并融入信息化建设,打造正向的组织文化环境。人才储备和培养同样是当务之急。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IT人才与人力资源的配合,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往往并不匹配,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强大团队。此外,团队协作与沟通同样是组织层面的巨大挑战。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岗位的团队合作工程,但在实际操作中,信息流通与共享往往受限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为此,企业必须打造高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促进信息流转无阻和团队合作顺畅。因此,在组织层面,企业必须应对文化转型、人才储备与培训、组织协作与沟通等多重挑战,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平稳铺开并有效执行。

(三)管理层面的问题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管理决策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管理者需依托数据作出科学决策。然而,某些情况下,管理者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这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非理性或偏差。项目管理是另一个突出问题。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和岗位需要紧密协作,这离不开周密的规划、高效的组织和科学的行政管理。若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和预算超支等严重后果。变革管理无疑也是一个问题。信息化建设往往会带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管理层需要适时展现引导团队适应变化的领导力,否则组织内部就可能出现反对或抵制的声音。所以,从管理角度出发,企业必须克服在决策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变革管理方面的挑战,保障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执行和落实。[5]

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技术投入与创新

企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加大对技术的投入与创新力度。[6]首先,企业需要加大在IT领域的投资,涵盖从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到软件应用,再到引进和培养技术精英,这能够确保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稳固信息化建设的根基和层次;其次,企业必须积极促进技术革新,不断探索并引入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精确度;最后,激励员工提出新颖的意见和构思,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革新,适应市场的波动与成长。

(二)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第一,企业需明确信息化在全体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布局蓝图及执行细则。这有利于保障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同步,防止盲目效仿及资源的无效消耗。第二,对于企业而言,一套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框架不可或缺,它应涵盖项目监管、风险控制以及变更流程的管理等关键环节。通过这些管理机制,企业能高效监督并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迅速识别并解决问题,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运行。第三,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化的监管力度,完善效果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以便为未来的决策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企业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步。[7]

(三)培养专业人才与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人才的精心培育和员工技能的持续提升。首先,企业需重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企业可以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吸引顶尖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建立完备的人才储备计划和培训机制;其次,企业应加大对员工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力度,提升其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管理技巧。定期开设培训班、组织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竞争力;最后,企业可以建立员工技能认证制度,针对每位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绩表现,施行相应的肯定和奖赏,促进员工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因此,企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有所作为,不仅需要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对员工的持续培训也不可或缺。这样不仅提升了管理的效率,还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8]

五、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激发组织创新活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未来,企业需持续关注技术革新与管理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不断调整并升级信息化建设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战略发展的深度融合,打造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共赢的局面,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 刘会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探讨[J].中国产经,2023(17):179-181.

[2] 张江,马秦.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其优化措施[J].中外企业家,2020(13):102.

[3] 张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师,2023(09):256-257.

[4] 张凯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与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6):101-102.

[5] 侯秋娜.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22(21):69-71.

[6] 杨丽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1,28(09):188+190.

[7] 袁庆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1(17):72-74.

[8] 刘赪.多举措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 2023(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