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

2024-10-02 00:00:00王绍阳
辽宁经济 2024年7期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路径。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定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原则,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共同富裕问题作出重要论断,“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仅从共同富裕出现的次数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八处提到,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加了两处。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共同富裕问题作出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是不多见的,表明党的二十大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不只是概念重复次数多少的问题,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问题的进一步强调,表明我们党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深化,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的愿景始终伴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才能完全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探索。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有一句精准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扶贫工作时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体现出党的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阐述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共同富裕坚不可摧的政治基础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视角可以清晰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开拓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开创者、构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以上重要论断,使我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未知的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既定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践证明,党的政治领导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组织领导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组织保证;党的思想领导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精神动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实现共同富裕坚不可摧的政治基础。

三、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因此,党的理论都要以人民为基础,以造福人民为出发点,急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关切人民愿望、集中人民智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要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焦点问题上持续用力,实现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设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民主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经验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义、原则遵循、路径方法和关键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些论断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及时回应人民诉求,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新时代共同富裕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共同富裕重要理论原则。

一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原则。既要突出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主体作用,还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良性发展。在法制框架内致富、靠合法渠道致富,而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要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通过勤劳创新致富的原则。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不是“等靠要”来的,而是依靠勤劳智慧创新创造。三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对其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要有充分考量,要抓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结合实际探索出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铺开;四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二是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更需要我们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保障民生建设,不能做兑现不了的承诺。

上述原则是基于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要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渐进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要扎实推进、一步步向前迈进。

五、新时代共同富裕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大步前行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要依据共同富裕的理论原则,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物质基础。

(一)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几千年来始终追寻的奋斗目标,本质是实现人的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向更高层次阶段发展。高层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是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二者缺一不可,物质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条件,其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只重视物质富裕,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富裕,二者需要齐抓共建、相互促进、同向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二)共同富裕是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渐进富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共同富裕作出了阶段性规划和要求,“到202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规划已经十分清晰,但实践过程要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规律,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脚踏实地,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规划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在每一个时期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基础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中国革命历程、国家建设以及改革实践视角来看,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民至上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而是生动、具体的实践,需要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党增进民生福祉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环节中,力争做到人民群众关心和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推进什么,切实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这一重要决策,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传承接力,也有力彰显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问题得到了稳步的、很大程度的改善,毋庸置疑,民生问题依然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围绕共同富裕是什么,新时代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内容主要包括,“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对共同富裕在今后时期的重要性作出了精准定位,更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指引。

新时代,站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持续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