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诸多动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驱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是由改革源动力、政党领导力、人民推动力、目标导向力、制度执行力、实践创新力等多种动力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改革源动力是指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政党领导力是指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人民推动力是指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目标导向力是指实现强国复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制度执行力是指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实践创新力是指推动实践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这些动力要素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在协同耦合中形成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这一作用过程不仅从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微观层面系统揭示了六维动力要素的各自运作逻辑,更在宏观层面上彰显了多种动力要素共同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机理与效果。中国式现代化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加强对众多动力要素的系统集成,提升各动力要素的关联性、互动性、协同性、系统性,形成各动力要素同向发力、高效运转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建设;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5-0104-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既指明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关键时期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又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系统且全面的重大部署。《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然成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主题。为达成这一历史使命,亟需深入剖析并梳理总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动力要素,通过有效激发各动力要素之nPBoBYA0FIZUqrR8DmAZIm/4U81PcxxDWANxnlLOFiU=间的协同效能,构建系统、全面的动力机制,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构成多元、系统全面、运行有序的复杂综合系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推动力。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制的研究现状发现,既有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现代化发展的某一具体方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动力展开研究。此类观点认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激发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多元动力[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强大保障力[4],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自身领导能力的强劲动力[5],以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凝聚统一战线的广泛动力[6]等。二是从动力机制的系统构成角度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动力展开研究。此类观点认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持续获得历史性进展,不单是社会发展中某一具体层面的动力所致,更在于其拥有构成多元、系统全面、运行有序的动力机制支撑。具体而言,学者们坚持以系统思维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要素,基于各动力要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作用,将之分为内源驱动型、效能驱动型、价值驱动型等三类驱动力[7];分为奠基层、运行层和保障层三层动力要件[8];分为根基性、过程性和保障性三层动力结构[9];分为内源型动力因素和外源型动力因素[10]等。三是从动力机制的运行逻辑和作用机理角度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动力展开研究。此类观点认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其动力机制内部诸要素的有效运行和协同配合。学者们基于对机制本身的运行机理分析,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激发机制划分为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11],或分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主导性动力机制、人民群众积极创造的主体性动力机制、党和人民互动配合的协同性动力机制[12]等。
概言之,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动力要素、系统构成、机制运行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动力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内容丰富、详实有据的数据支撑,但缺乏结合时代要求和基本国情对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制的内容细化研究和运行逻辑分析。鉴于此,本文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从改革源动力、政党领导力、人民推动力、目标导向力、制度执行力、实践创新力六个方面,系统阐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要素,并以此为内容支撑,探索该动力机制的运行逻辑和作用机理。
二、改革源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制约因素的内在要求,是正确处理重大关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逻辑必然。
(一)党依靠深化改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依靠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3]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方针政策的历史出场与现实提出,在新时期成功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接续奋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化改革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功在新时代推进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如《决定》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4]坚持深化改革,是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二)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制约因素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代,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制约因素内在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展现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现代化进程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化发展过程,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要求。日益多元化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矛盾随之显现出来。为有效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因素,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5]其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作为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内在要求,是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的关键举措。《决定》首次以“七个聚焦”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反映了党对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为有效破解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应当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不断增强各发展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改革源动力。
(三)正确处理重大关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正确处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关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逻辑必然。关于如何深刻认识、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16],并列举阐明了六对关系及其处理方针。这一系统论断,为我们精准把握、有效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关系与难点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多目标达成、多主体参与、多路径实施的复杂系统集成,其内部的动力结构错综复杂,各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差异化、多元化的动力机制。其中,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实践探索的灵活性如何有机统一,总体全局的战略考量与具体领域的战略布局如何相辅相成,深化改革过程中新旧目标如何有效衔接,都是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关系问题[17]。因此,深化改革不仅是正确处理重大关系的“金钥匙”,更是激发潜能动力的“催化剂”。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打破束缚现代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对其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优化,并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有效衔接,从而汇聚起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强大合力。
三、政党领导力: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并非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以高度历史自觉、坚定不移探索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体现。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主动创新、锐意进取,展现了主动创造力;更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熔铸自觉引领力,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与强大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力量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中,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政党的坚强领导。一个政党若能在其领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主导力与执行力,必将为这一历史进程提供根本保障。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坚持带领中国人民主动探索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又契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相继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了制度保障;提出了改革开放与深化改革的战略构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思考与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深刻教训与宝贵经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主动创新、锐意进取,打破了各种限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机制障碍,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事实表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主动发挥其政党领导力,中国式现代化就无法取得显著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不仅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更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主动创造力
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领导力和执政力,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充分发挥了主动创造力,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19]。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执着坚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接受并践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深刻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与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有机融合[20]。在此进程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拥有的领导能力和统战思维,才能有效激发中国人民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进而以统一战线的方式将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21]。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主动创造力,以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协调发展,创造了一个既符合现代化建设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三)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熔铸自觉引领力
近代以降,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囿于制度落后、认知偏差、经验局限等多重因素制约,在选择现代化道路时,只能围绕西方式现代化发展模式艰难抉择。这一抉择历程充满了挑战,间接导致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道路举步维艰、屡受挫败。究其根本,正是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自觉背负起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成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强大主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刻阐明“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22]。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中国共产党便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奋斗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熔铸了自觉引领力。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以意识形态引领力夯实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强大的政党领导力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四、人民推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其意义深远,在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动力源泉,在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性力量;其根本目的,在于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具有丰富的理论表现,就其本质而言,“人的现代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立场的中心内容和意义呈现。所谓人的现代化,是指作为社会存在的现实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社会关系、价值判断等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马克思提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现实的人”,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23]。相应地,作为“人的现代化”进程中主体的“现实的人”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是前者创造推动了后者,而后者是前者内在规定和主体能力的现实走向和实践确证。因而,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中心内容和意义呈现,实现人的现代化彰显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4],并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5]。这一科学论断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确立了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人民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是依靠人民即以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为手段的现代化,是造福人民即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的价值为归宿的现代化。换言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得以真正彰显的必然进路。
(二)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是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25]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作为立党之本和力量之源,不仅继承了唯物史观中人民是历史创造主体和社会发展力量的核心观点,还成功地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探索出一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团结群众、塑造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新的政权架构,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政治条件,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学”[2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依靠人民力量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改变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发展面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动力源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明确提出要“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27]的重要论断。这体现了党对人民主体力量的重要地位与关键作用的认识更新和路径深化。综上,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超越以资本驱动社会发展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力量。
(三)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4]。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发展逻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转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明确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在保持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28]。新时代以来,我国已经迈进了一个由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把人民摆在社会发展的最高方位,将增进民生福祉确立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创造意愿,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最后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进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五、目标导向力:实现强国复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强国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使命任务,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目标明确方向,实践确证目标。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复兴充盈了持久生命力、淬炼了强大推动力,现实确证了其目标导向力。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向强国复兴的康庄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9]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目标使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引领。一方面,强国建设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引领。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现代化,使中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得到显著提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强国复兴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践[30],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方面,民族复兴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引领。民族复兴的使命目标,就是中华民族通过不懈努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实现全面发展,进而在国际上重新赢得尊严和地位。在民族复兴使命目标的引领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推动着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强国复兴充盈持久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思想精髓作为内容支撑,为实现强国复兴充盈持久生命力。从演进历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深植于近代中华民族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愿景与理想追求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辉煌成果。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日新、常变的思想精髓,扬弃和超越以资本驱动社会发展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这一实践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因素和底层逻辑,不断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生动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现代性深度融通的必然产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复兴,就是以其兼具恒常与革新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实现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充盈持久生命力,不断使其内涵本质和表现形态得到赋能更新,进一步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的目标导向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强国复兴淬炼强大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全面现代化转型,既需要物质基础提供的根本保障,又需要精神力量的内在驱动。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要素。毛泽东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32]任何单方面强调物质基础而忽视精神动力,或是强调精神追求而脱离物质基础的支撑,都将导致现代化事业受阻或偏离。近代以降,列强的侵略战争彻底打破了当时封建统治者所沉浸的“天朝上国”迷梦。在此时代境遇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百余年的接续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探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使命,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拼搏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基因。这个精神力量和物质保障形成合力,共同成为实现强国复兴伟大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六、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加强制度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核心要义,又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以制度建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续航力。
(一)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任何一种现代化模式都需要立足于一定的制度基础与社会体制之上,这是确保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33]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条件,决定了我国选择并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随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转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成效实际为客观依据,服务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34]。进入新时代,日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等背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也亟需进一步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具体而言,制度优势是发挥治理效能的现实基础与先决条件,治理效能是制度优势转化成效的检验标准。制度执行力作为执行主体完成既定制度建设目标的实际效能,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35]。一方面,制度优势作为一种蕴藏在制度内部的制度性能,只有借助执行主体的能动力量,才能发挥应有的实际效能。在此过程中,制度性能的发挥程度,既依赖于制度本身的完善情况,也取决于制度执行力。制度的有效执行能够确保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效能作为国家将治理目标转化为治理成果的能力及其所取得的治理效果,是检验制度优势转化成效的重要依据。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越高,证明制度执行力越强。可见,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将其内蕴的制度性能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要充分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制度的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更要加强和巩固制度的执行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总之,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执行力这一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
(三)以制度执行力激活制度效能
制度效能的激发与释放离不开制度执行力的动力支撑。制度执行力是连接制度设计与治理实践的桥梁纽带,是检验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依据,更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4],并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14]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这表明,制度建设的目标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制度建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制度执行力的动力支撑。具体而言,这表现在“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14]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综合作用中发挥强大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发挥、治理效能能否显著提升。因此,我们必须以制度执行力为抓手,通过完善执行机制、提升执行主体能力、加强社会协同等措施,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全面落实。
七、实践创新力:实践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它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更向全世界展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范式。在这一进程中,实践创新作为不竭的能量场,其力量发挥是释放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源的关键所在。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前进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在社会关系、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上存在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当前,尽管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成功踏上并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但其发展模式却无法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照搬套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36]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伟创举,它摒弃了西方现代化以对外扩张为手段、以资本积累为目标的现代化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既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基本国情、植根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以资本逻辑驱动社会发展、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发展机制,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主张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宣告“现代化=西方化”狭隘论调的彻底失败,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解释权和话语霸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拓宽了探索现代化的多元路径,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现代化新路径。可以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不仅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方案。
(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与改革实践的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5]22这一历史进程深刻诠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命题,彰显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伟大精神。一方面,实践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动力源泉。面对国内国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复杂挑战,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在实践中寻找新思路、破解新难题。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先导,每一次实践创新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实践创新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展现了中国实践的理论底蕴。
(三)从总体部署和具体举措来保障创新路径
实践创新是持续释放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动力源。实践创新有助于充分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潜力。《决定》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4]创新作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首先,就总体部署而言,要以守正创新为引领,紧密围绕实践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推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形成协同发展的创新思维。其次,就具体举措而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实践创新引领;优化营商政策环境,激发实践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实践创新成果;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实践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社会治理,提升实践创新服务效能等。未来,应秉持更为明确的目标导向、更为具体的实践举措、更为开放的国际视野,坚定不移地推进实践创新,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八、结语
从动力发生学的角度探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既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动力成因上的理性回答,也是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实践课题的科学探索。从动力机制的要素构成和作用机理上看,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处于最深层次的内源性力量,起着扫除障碍、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奠基性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处于最高层次的政治领导力量,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决定性力量,起着促进团结奋斗、凝聚磅礴伟力的作用;实现强国复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处于引领地位的牵引性力量,起着引领助推、导向激励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处于“主线”地位的主轴性力量,起着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推动实践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是处于基础地位的创新性力量,起着推动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的作用。这些动力要素各有内涵、自成系统,又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支撑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加强对众多动力要素的系统集成,提升各动力的关联性、互动性、协同性、系统性,形成各动力要素同向发力、高效运转的动力机制。唯有构建要素齐全、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动力机制,我们才能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包心鉴.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根本动力[J].山东社会科学,2024(7):5-16.
[2] 张林.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J].经济学家,2024(3):15-24.
[3] 刘海春,张力一翔.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源、思想动力与价值超越[J].求实,2023(6):4-16+107.
[4] 范晓慧.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及其文明史意义[J].湖湘论坛,2023(6):88-100.
[5] 张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与推进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2-20.
[6] 谭敏,吴阳松.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理论谱系与实践进路[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2):82-94.
[7] 于安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论析[J].上海经济研究,2022(5):67-76.
[8] 胡洪彬.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系统:内在结构、运行机理与整合优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0-18.
[9] 郑志康.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动力密码[J].求实,2023(3):4-17+109.
[10] 邹升平,程琳.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源、生成模式与优化路径[J].求实,2023(4):4-16+109.
[11] 韩喜平,刘一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激发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24(1):11-17.
[12] 胡洪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生发逻辑、内在机理与成功密码[J].学术界,2021(10):94-104.
[13]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1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1).
[1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7.
[16]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2023(19):4-8.
[17] 蒲清平,马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0.
[18]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
[19]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5.
[20] 臧秀玲,李政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独特优势与基本经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9+159.
[21] 张献生.统战思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4):13-21.
[22]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J].求是,2023(11):4-7.
[2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24] 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58.
[25]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J].求是,2024(7):4-13.
[26] 汪仕凯.将人民带回中国政治研究[J].政治学研究,2023(2):129-139+172.
[27]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N].人民日报,2021-02-26(2).
[28] 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03.
[29]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02.
[30] 李应瑞.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国复兴的团结底色[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5):22-34.
[31] 罗安宪.诗经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9.
[3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1.
[3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86.
[34] 马雪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学阐释[J].理论与改革,2022(2):123-134.
[35] 秦舒展.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制度执行力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24(7):41-47.
[3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责任编辑:龚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