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提出了碳中和与减排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碳排放量占据了我国社会碳排放总量的近40%,因此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筑节能减排,即绿色建筑的发展。由此,本文关注双碳目标的实施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从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建筑能效设计标准、政策与法规支持三个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对策,旨在借此为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助力我国建筑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实现气候变化应对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建筑;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建筑行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建筑行业碳排放,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越发重要。尤其是在2021年,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对长期净零碳建筑承诺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减排优先”的脱碳方法,为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及动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助力。
1 “双碳”目标背景介绍
1.1 “双碳”目标的定义与重要性
“双碳”目标是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同时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即特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碳排放量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达到碳达峰意味着该地区或国家的碳排放量不再增加,开始逐步减少;碳中和即特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净碳排放量为零或负值,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该地区或国家的所有碳排放量均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碳汇或碳捕集等方式实现了碳排放的补偿或
抵消。
“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减缓气候变化。通过控制碳排放量,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有效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及程度,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第二,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实现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双重降低,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三,保障资源安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双碳”目标,有助于保障能源资源的安全及可持续利用。
1.2 国内“双碳”目标的实施情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首先,政府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了完整的“双碳”政策体系[1]。其次,中国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完成了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历史性突破,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方向转变。第三,中国对重点行业进行了科学调控,压减粗钢产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最后,中国推动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提升,同时加大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力度。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碳达峰中和三周年的重要成果,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
2 绿色建筑概述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拆除等全生命周期中,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建筑。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低碳、绿色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建筑有三个核心特点。第一,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技术与设备,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采光设计、隔热保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回收再利用建筑废弃物等手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的环境足迹。第三,环境友好。绿色建筑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通过生态景观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等方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2.3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绿色建筑领域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趋势。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2008年正式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以来,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从2008年起,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数量及建筑面积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住建部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全国累计有超过2万个绿色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22亿平方米。其次,随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政策的发布实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并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为绿色建筑市场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最后,中国的绿色建筑领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浅层地热能等,有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3 “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
3.1 碳排放减少对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的影响
碳排放减少对建筑设计与材料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为了实现碳排放减少的目标,建筑设计师将更加注重整体设计理念的转变,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设计方案。例如,通过优化建筑结构、改善通风与采光设计、增加被动式设计元素等方式,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在选择材料时,建筑业将倾向于选择低碳、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例如,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采用木材结构等方式,减少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避免或减少使用高碳排放的传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等。
3.2 能源消耗减少对建筑能效设计的影响
“双碳”目标的实施促使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建筑师及设计师更加注重在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如优化建筑结构、改善隔热与保温性能、提高采光利用率等,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绿色建筑倾向于采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借此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实现能源消耗减少的目标。
3.3 “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认证与评价体系的影响
“双碳”目标的实施,会对绿色建筑认证与评价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推动相关标准及指标的升级,还会加强对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等指标的监管,促进绿色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相关部门与机构会对绿色建筑认证的标准进行修订,增加对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等方面的考量,以确保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更加符合“双碳”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实施将加强对绿色建筑认证和评价体系中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等指标的考核与监管。绿色建筑认证及其评价体系将加大对建筑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的监测、评估力度,对未来建筑项目的认证与评价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4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对策
4.1 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
4.1.1 引导采用低碳材料与技术
在“双碳”目标下,技术发展是驱动绿色建筑长效发展的关键,政府在引导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建筑行业采用低碳材料与技术,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建材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建材的生产及推广。通过政策或资金扶持,引导建筑行业广泛采用低碳绿色建材,如可再生能源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减少建筑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建筑设计单位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与工艺,如智能建筑控制系统、高效节能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等。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示范项目,推广低碳建筑设计方案与技术成果,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及应用能力。
4.1.2 促进设计中的碳排放考量
“双碳”目标是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承诺,建筑企业应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响应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碳排放量,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路径。首先,政府方面应建立碳排放评估标准与指南,引导建筑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碳排放评估。借此帮助企业及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不同设计方案对碳排放的影响,积极优化设计,选择更加环保、低碳的建筑方案。其次,建筑企业应积极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进行全面的碳排放分析,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建筑项目的碳排放情况,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最后,政府及相关企业均应建立碳排放减少激励机制,对采用低碳设计方案的建筑项目给予奖励或补贴。借此激励设计师在项目设计中更加重视碳排放,完成企业碳排放配额目标,提高设计方案的环保性能。
4.1.3 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
建筑企业应配合政府部门出台绿色能源应用方案,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一是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电池板集成到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或窗户等位置,以利用太阳能进行电力供应。二是在建筑物周围的空地或高楼层屋顶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进行电力供应。三是利用地下深层的地热能源进行建筑空调与供暖,大力推动地热能利用在建筑行业的普及。四是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利用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作为建筑物的热能来源,补充供暖与热水供应。五是利用建筑物屋顶、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冲洗或其他非饮用用途[2]。
4.2 提升建筑能效设计标准
4.2.1 提升建筑能效标准与要求
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脱离政府机构与建筑行业的协同管理。在政府维度精准地构建建筑能效标准与相关管理要求,完善碳治理的政策制度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的合作,针对建筑能效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及要求。涵盖建筑节能设计、供暖、通风、照明等各个方面,强化绿色建筑管理考核中健康性能源指标的设计。另一方面,建筑能效评估是确保建筑项目符合能效标准的重要手段。政府应鼓励建筑企业在项目设计前进行建筑能效评估,通过评估结果指导项目设计与施工,提高建筑的能效水平。重点引导民营建筑企业参与绿色建筑能效评估,可通过政策、税收等手段对相关企业予以引导,如对达成建筑能效标准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费用返还或资金奖励等。
4.2.2 推广高效节能建筑技术
首先,相关政府及社会机构可组织专业培训与教育活动,向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介绍高效节能建筑技术的最新发展或应用案例,提升其对高效节能建筑技术的认知及应用能力。其次,建筑行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开展高效节能建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为行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最后,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能源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借助阶梯性收费等方式,引起建筑企业对绿色能源的重视。从能源交易市场的角度营造低碳的建筑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绿色建筑的市场潜力。
4.2.3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与监测
政府应制定并落实建筑节能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及任务,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重点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监测体系,包括建筑能源消耗监测、能效评估、数据统计等内容,为建筑节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同时,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智能化手段,建立建筑节能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能效、节能措施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及监测精度[3]。
4.3 加强政策与法规支持
4.3.1 更新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应反映当前建筑技术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双碳”目标下,政府应持续性地完善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定期更新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尤其是要制定更严格的节能要求、更全面的环保标准,以及更具体的碳排放限制。其中,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更新的重心,应当放在建筑物碳排放考量。一方面,应针对建筑企业设置碳排放限额,并将达成碳排放作为企业获取绿色债券、取得融资优惠的依据;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碳排放认证,不能只是一次性评估,而是要确保全生命周期的认证评估,持续关注绿色建筑的运行情况。
4.3.2 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
政府作为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统筹协调的关键角色,应从三个方面对绿色建筑发展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一是制定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节能补贴等,以鼓励建筑企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及材料,推动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二是举办绿色建筑展览、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加强对绿色建筑政策与技术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绿色建筑贷款产品、绿色建筑信贷评级、绿色建筑债券等金融工具,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4.3.3 跨界合作的平台与机制
跨界合作是实现绿色建筑统一部署、营造绿色建筑良好生态的关键。首先,建筑业、能源行业、环保行业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与机构,应建立绿色建筑发展联盟或协会,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及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其次,政府应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平台,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能源供应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最后,政府应鼓励建筑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攻克绿色建筑技术与关键问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5 结语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建筑设计与材料选择、建筑能效设计标准提升、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等方面,探讨了“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的发展路径。旨在借此加强合作、创新科技、落实政策,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恩旋,李莉.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驱动对策分析[J]. 四川水泥,2024(1):56-58.
[2]郑东.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 散装水泥,2023(4):45-47.
[3]刘任欢. “双碳”目标下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建筑经济,2023,44 (S1):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