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4-09-30 00:00刘琴
南北桥 2024年18期

[摘 要]在现代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内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以提升经济利润为核心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进而对内部成本进行管控,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经济效益。以往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现代内控管理措施存在明显区别。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能够更好地分析绩效并提供可靠依据。但在信息化技术普及推广的同时,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越发严峻,要求企业不断优化内控管理策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本文将分析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与具体变化,结合具体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内控管理;市场监管;以人为本;内控管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经济快速发展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企业经营规模也逐渐扩大,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对内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企业创新变革的重要条件,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内控管理不仅在内控管理方法上实现了创新,也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企业要结合信息化时代优势,对内控管理措施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从而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内控管理的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数据一体化目标,企业经营管理呈现出现代化特征,大部分企业都认识到了内控管理在提升经济效益和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内控管理能够有效规避企业内部舞弊行为。同时,竞争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稳定发展。另外,信息化背景下的内控管理也打破了内部消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约束,信息数据能够在管理层之间高效流动,不同层级员工都可以提出独特见解,进而加强企业内部核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具体层面来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企业内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内控环境。该要素在内控管理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影响职工管控意识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企业文化塑造和形成。二是风险评估。指的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险进行判断。三是控制活动,是指能够确保企业管理层顺利开展验证和授权等活动。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岗位和管理层级,能够发挥绩效考核与部门管理等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将获取精准信息作为前提条件,在企业内部建立高效沟通渠道,使员工履行各自职责。在此基础上,内控管理中的监管工作就是选择合适员工,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评估。

2 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2.1 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内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增强财会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企业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制定精准可靠的决策,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同时,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内控管理制度还可以分配企业职责,充分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顺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除此之外,加强内控管理还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有利于管控企业资金收支和企业资源。也就是说,开展高效合理的内控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目标,最终满足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2.2 满足资本市场监管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市场相关要求。结合信息化发展形势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保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还可以使企业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是企业满足市场监管需求的重要条件。

2.3 能够维护企业切身利益

企业开展内控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对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精准识别与分析,进而对威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在此期间,企业要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活动,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从而使企业能够朝稳定盈利的方向不断发展。另外,企业内控管理主要以经济建设与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为重点,通过开展资金运作和物资采购等一系列工作,减少企业漏洞和问题,最终在顺利完成经营目标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

3 信息化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发生的变化

3.1 控制环境得到改善

内控管理环境改善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方面。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企业各项数据都可以存储在数据库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1]。同时,在信息化网络技术全面推广背景下,数据信息也在网络环境内实现了高效传递和共享,避免了数据传输延迟和丢失等问题。从整体角度来看,信息发布范围得到明显扩展,减少了企业获取数据信息的成本。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企业内控管理结构也在朝扁平化方向过渡,内控管理层级的减少也使企业内部岗位变得精简,员工日常工作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3.2 风险评估价值得到提升

企业经营发展始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信息化技术在内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升企业内部整体管控水平。目前,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各类复杂烦琐的财务数据得到有效收集和整理,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实际管理需求,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发现经营风险因素,企业内部管理者在发现预警信息之后就会制定有效措施化解风险,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风险管控能力,这也意味着风险评估价值变得更加突出。

3.3 作业流程控制效果理想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企业内控管理可以利用ERP系统实现流程化管控。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信息导入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会对业务流程造成一定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控管理模式也从以往的人工管控转变为人机系统控制,在整个业务流程开展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与业务工作者可以进行协同配合,进而共同分析企业采购与订单等流程。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投资控制、成本控制与资金控制等各项程序都能够纳入计算机系统,既提升了业务流程管理水平,也能够在企业内部创建完善的数据访问权限机制。

3.4 沟通交流更加便利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内控管理,能够促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加护解决了企业内部沟通障碍问题,沟通成本也得到明显控制。同时,企业在内控管理过程中还能够建立信息数据反馈机制,消除了信息孤岛问题,内控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明显优化。

4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企业内控管理原则

4.1 以人为本原则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控管理各项程序都能够由系统自动完成,但这个过程仍需要人员参与其中,人员信息输入也会对系统自动处理结果造成影响,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系统可操作性是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能够对计算机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促使二者相互匹配达到最理想的内控管理效果。

4.2 制衡原则

以往的企业内控管理系统设置主要在于权力制衡和岗位分离。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内控管理,需要根据预先设定要求实现业务流程和权限,从而满足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建立一个完整的反馈制衡体系。

4.3 兼容并蓄原则

企业内控管理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其主要由多个彼此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2]。而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也并不是单独系统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发挥不同子系统的重要作用,通过相互衔接和彼此融合实现目标。因此,如何满足兼容并蓄要求、发挥各子系统的优势和特点,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5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常见问题

5.1 内控管理认知不清晰

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内控管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认识到内控管理在企业全面运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同时,部分企业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与新时代发展形势不符,存在目标不明确和路径规划模糊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缺少明确指南,执行力度不足。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对内控管理认知不充分,导致内控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难度较大。

5.2 信息管理部门安全意识薄弱

在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内控管理安全水平。部分企业虽然成立了单独的内控管理部门,但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权力和资源,导致内控管理执行受到阻碍。另外,部分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意识薄弱,缺少信息化时代的安全风险防护意识,导致内控管理也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6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优化策略

6.1 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意识

企业要定期对内部员工开展内控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化技术培训,深入分析因内控漏洞引发的企业危机案例,通过开展培训使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价值,其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但能够为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开展培训活动让员工认识到内控管理可以纠正日常工作中的计划偏离情况。企业还要单独设立内控管理部门,由企业领导担任内控管理部门管理者,对企业整体内控情况进行把控,直接将情况上报给最高层级。在此基础上,内控部门要将工作内容按照业务流程划分成不同区域,在每个区域都成立单独的内控小组,进而对区域范围内的内控业务进行监管[3]。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成立内控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员工进行奖励。

6.2 构建风险管理机制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展的内控管理风险评估工作存在不足,其中以风险评估形式化表现最为突出,缺少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一问题也会导致内控管理风险评估不精准。对此,企业要聘请专业的内控风险评估人员,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是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之后,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控方法。二是精准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需要合理有效地开展监测工作才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其中,需要对财务共享模式中的潜在风险进行重点核查。三是对风险等级进行合理划分,严格管控重点风险。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企业领导者必须清楚认识到内控管理风险评估的重意义与具体特点。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内控风险管理,借助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精准传递与交流。

6.3 强化内控体系在信息传递交流中的价值

企业在经营发展期间对于制定的各项决策都要展开充分调查与分析,而这一过程则需要数据信息的支持和保障。为确保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可靠经营数据,可以成立单独的信息技术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采集企业运营需要的信息数据。在信息数据采集完成之后,还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析和甄选,将最终结果上报给相关层级,确保各层级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数据,强化企业内部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效果[4]。此外,企业还要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使各层级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进而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系统交换,及时获取各项工作开展需要的数据信息,增强信息时代企业内控管理的合理性与精准性。在信息传递期间,企业还要严格监管内控管理人员,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始终保证隐私性,规避恶意篡改的情况。

6.4 优化内控管理环境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内控环境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效果影响较大。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可以将内控管理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对此,企业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势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在互联网平台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参与文化学习,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还要对日常办公软件进行优化,使设计流程能够得到简化。另外,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也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的独立性,进而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关系,使现代企业经营思想能够实现常态化更新,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6.5 加强内控管理监督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需要开展有计划和持续性的监管工作。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内控管理制度的问题,在精准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与管理层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是企业开展内控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要聘请掌握信息化技术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确保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5]。除此之外,企业要在多方面支持内部审计工作,赋予内审部门足够的权限,提升内审部门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地位,进而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有针对性地对内控流程进行完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内审制度,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中,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7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呈现了全新的内容和管理目标,企业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精准管控。在此期间,企业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价值,树立先进的内控管理思想,进而在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为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娜.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控的创新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2023,38(29):109-111.

[2]石鹏.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内控现状与对策探究[J]. 财讯,2023(5):13-15.

[3]文超. 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 品牌研究,2023(28):67-69.

[4]张璐嫣. 流程信息化对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23(3):82-84.

[5]尤雅芬.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营销,2023(3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