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纺织手工业关系到人类穿衣的根本问题,中国纺织手工业最先发生于淮河下游地区,这里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纺织工具。原始的纺织手工业产生之后,最先传播至长江下游地区,而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织布机;后又向西进行扩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集中生产模式。北方地区纺织手工业的出现虽然相对较晚,但纺织业的发展较为普遍,也是我国纺织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纺织业;手工业;纺织工具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4)03-0013-05
On the Origin and Early Spread of China’s Textile Handicraft Industry
LIU Xiaoyan
(History and Social Work Colleg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The textile handicraft industry is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human clothing.China’s textile handicraft industry first occurr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where the earliest textile tools in China were unearthed.After the original textile handicraft industry came into being,it first spread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and then continued to develop,and the earliest weaving machine appeared in China.Later,it expanded westward and the production scale continued to expand,resulting in a centralized production model.Although the emergence of textile handicraft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was relatively late,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s relatively common and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textile history.
Key words: China textile industry;handicraft industry;textile tool
中国的纺织手工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18000年前,山顶洞人已经懂得利用工具来缝制兽皮。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的石制和陶制的纺轮、骨锥、骨针等原始纺织工具来看,中国的原始纺织手工业经历了从初步产生、发展传播、逐渐成熟的过程。
目前,学界有部分学者对于中国早期纺织手工业,做了一些研究。李友谋根据考古发现的纺轮等生产工具以及布纹遗痕,论述了中国原始社会纺织业的初步发展,并推测原始社会晚期我国已经发明缫丝业[1]。祝慈寿根据考古研究所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并且从大量陶纺轮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的长江流域纺织比较发达[2]。王晓探讨了我国纺织手工业的3个阶段:编织阶段、纺的阶段、织布阶段。论述了我国原始社会的纺织技术是由编织和对植物纤维的加工利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3]。
综合来看,目前有不少学者对中国早期纺织手工业进行过探讨,成果颇丰。并且注重考古学实物证据及文献资料相结合,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很有价值。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尚待继续探讨。首先,作为中国原始手工业中极为重要的纺织业部门,从目前的学界研究状况来看,很少有学者将原始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单独提出来进行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是与整个中国原始社会的各种手工业为整体来进行的。其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考古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有一些近些年来新出土的关于早期纺织手工业的纺织工具的考古证据未能及时运用到,因而未能指出可能的最早的起源地以及向外传播的途径。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继续进行,有充足的证据可证明纺织业最早发端于江淮下游地区。因此,本文对考古所见史前中国早期纺织手工业的起源地及其早期传播作出梳理与总结。
1 中国最早的纺织业可能出现在淮河下游地区
田野考古资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段时间,中国的原始先民已经懂得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制陶、矿冶、建筑、纺织、竹木漆器等原始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中,纺织生产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纺织生产的国家之一,自农业诞生之初原始先民就已经开始了纺织作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简单的编织技术为纺织手工业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最新的考古学成果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纺织工具是位于江苏省泗洪县的顺山集遗址第二期所出土的29件纺轮和93件纺锤[4]。纺轮,也称纺专,是最早的纺纱工具。由拈杆和纺轮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拈杆一般为木质,很难保存,所以遗址中出土的多是纺轮[5]。操作纺轮的基本原理是当转动纺轮时,产生的力量会沿着拈杆向上传递,纤维被牵伸加捻。当转力耗尽时纺轮停止转动,而且会回转,这样会将纺好的纱缠绕在拈杆上,然后继续用外力转动纺轮,继续纺纱[6]。顺山集遗址第二期的绝对年代为距今8300~8000年,出土的纺织器具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归纳总结上述纺轮和纺锤的形态,可见,顺山集遗址出土的原始纺织工具数量较多,材质、形态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顺山集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是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纺纱工具,与距今7400年左右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距今7200年左右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的纺轮相比早了将近1000年。距今8300~8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的先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纺纱能力。
经过顺山集遗址出土纺轮和纺锤的研究可以看出,此时期的纺轮的最大直径可以达到9.7 厘米,最大孔径为1厘米,厚度可以达到5.1 厘米,以稍晚时期所出土的纺轮尺寸相对比,此时期的纺轮尺寸偏大。纺锤的种类大小也不一,做工粗糙,并且在之后的长江下游遗址中很少出现过大量纺锤,可能是因为不适合纺织业的生产而逐渐被淘汰。
一般来说,纺轮的形状、大小、质量和转动惯性不同,与纺轮所纺的纱的粗细有着密切联系[7]。纺轮越大,所纺出的纱线越粗疏,纺轮越小,所放出的纱线越细密。同时,纺轮器型差异较大,而且多不规整。顺山集遗址所出土的纺轮尺寸较大,形制各异,可以看出当时的纺织业生产刚刚起步,还未达到专业化的生产阶段,原始的纺织手工业在中国大地上初见雏形。
2 纺织业可能最先传播至长江下游
继顺山集遗址发现纺织工具之后,距今约8200~7000年的长江下游跨湖桥遗址也出土了较多纺纱工具,陶纺轮103件,陶线轮32件。[8]其中,大部分的纺轮和线轮出自距今约7700-7300的跨湖桥遗址第二期,纺轮大多数都是陶片改制而成的,形状呈不规则状的圆形或方形,边缘经过轻微的打磨而成。而且并非所有的纺轮和线轮都有中心孔,钻孔的约占70.0%,未钻孔的占21.0%,钻孔却未穿透的占9.0%。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纺轮均为陶片打制而成,形状多为不规则的饼状,显示了其原始的形态。同时钻孔也常常偏离纺轮的中心,缺乏科学的设计,这也体现出了该时期我国的纺织手工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而纺轮的直径在7.0~2.5厘米之间,孔径在0.8~0.3厘米之间,厚度在0.8~0.3厘米之间[9]。虽然纺轮的尺寸不算小巧,但是整体大小都小于顺山集遗址出土的纺轮,根据纺轮的特性来说,纺轮尺寸变小,所纺出的纱也更加细密,这也是我国早期纺织手工业逐渐发展、进步的表现。
跨湖桥遗址还发现了13枚骨针,可分为两类。A形骨针共10枚,器形较小,长度在7.6~14厘米之间,径在0.2~0.6厘米之间,孔径在0.1~0.35厘米之间,小型的骨针可能是用于衣物的缝制。B型骨针共3枚,器形偏大长度在17.5~20厘米之间,径在0.8~1厘米之间,孔径在0.2~0.8厘米之间,这种大型的骨针可能用于缝制厚重的兽皮[10]。跨湖桥遗址还发现了一件木制的棒杆形器B型,两头反刻有凹槽,长为21.6厘米,径2.4厘米,也有可能是纺织工具。
在距今约7000~5800年的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共计391件纺轮,其材质有陶、石、木3种,主要为陶制,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呈梯形状,直径在8~2.5厘米之间,厚度在3.9厘~0.8厘米之间。还出土了77枚骨针、44件管形针,都是禽类的肢骨制成。还有2件木针,出土时两件连在一起,如同现今编织粗毛衣用的针一般[11]。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轮全部为手制而成,没有发现打制纺轮,更加精细,形状较多。而且从数量上来看,河姆渡遗址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都大于在这之前的顺山集和跨湖桥遗址,也可以看出,河姆渡文化时期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纺织工具在先民劳动生产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纺织手工业在该时期不断地发展。
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一些疑似织机部件的骨锥、骨匕、梭形器、木棍、卷布棍、锯形器等。宋兆麟、牟永抗与彝族的原始腰机对比研究之后,认为河姆渡出土的这些织机部件很有可能就是一架非常完整的原始织机[12]。赵丰通过研究,认为真正能确定为织机部件的只有卷轴、分经杆、打纬刀和另一类骨匕或木匕状的开口刀,经轴则可能是一种地桩[13]。目前学界已经初步认定经杆、机刀、梭子和布轴为重要的织机部件,还有的部件的用途还不太确定,例如骨匕。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河姆渡文化时期已有织布机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有争议,但是有一个共识,即此时期我国的织布机已经出现。这显示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进入原始机械纺织阶段,此时纺织技术已经十分先进。
在距今6300~6000左右的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3块碳化了的葛纺织物残片,经鉴定纤维原料可能是野生葛,花纹为山形斜纹和棱形斜纹。葛布的密度是经线每平方厘米10根,纬线每平方厘米罗纹部为26~18根,地部为13~14根[14]。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是中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这表明在该时期,虽然没有织布机的出土,葛布在此时却已有生产,很有可能是此时的织机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保存下来,但纺织手段和纺织技术已经是相当高超了。
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中国纺织手工业早期的传播地带,与淮河下游的顺山集遗址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纺轮形制逐渐变小,形状多样,可见人类对所纺出的纱的要求更加精细、多样化。而且出土纺轮的数量翻倍增长,可以看出纺织业在当时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占据的比重不断上升。织机部件和葛布残片的出现,说明长江下游的纺织手工业在距今7000~5800年已经可以利用机械进行纺织作业,是纺织业发展史上巨大的进步。
3 纺织业向西的扩张
在汤家岗文化之前长江中游地区很少见到纺轮。最早发现的纺轮是在距今约9000~7500年左右的城背溪遗址,仅发现1件,形状呈圆形,中有一小圆孔,材质为夹砂红褐陶。这一时期也仅发现了骨针和骨锥各一枚[15]。这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首次出现纺织工具。
在距今6300~5500年的大溪文化时期,纺轮开始大量发现。三元宫遗址早、中、晚期共发现8件纺轮,材质分为红陶、灰陶和黑陶,直径在5~2.4厘米之间[16]。城头山遗址共发现纺轮168件,绝大多数比较完整,样式众多。城头山大溪文化还发现了5块黑色麻布,形状不规整,均为平纹织物,纤维粗细和密度不太均匀,粗线直径为0.5~0.7毫米,细线的直径为0.2~0.3毫米,麻布的密度为每平方厘米9~24根[17]。关庙山遗址出土的陶纺轮也是丰富多彩,可以分为大小两种,都是泥质红陶,大型纺轮直径5.3厘米,厚1.4厘米,扁圆形,周边内凹。小型纺轮直径3.2厘米,厚1.7厘米,扁圆形,器身厚,周边平齐[18]。
大溪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纺织业有了很大的提升,纺轮的大量发现,说明此时的纺织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城头山遗址还出现了原料可能为麻纤维的布,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纺织品遗物,结合纺轮与出土纺织品的特点,此时期的纺轮已经能纺织出直径为0.2~0.7毫米的纱线,可见这一时期的纺织技术和纺织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和先进。
长江中游地区的纺织文明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大量纺轮和其他纺织工具的发掘表明该地区的古人已经学会纺织,纺轮的大量发现,说明纺织手工业已经开始了集中生产、规模较大。根据纺轮的发掘数量和地域分布特点也可以判断出当时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4 风格迥异的北方早期纺织工具与纺织业
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发现的纺织工具是距今约7400年左右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19件纺轮,均为陶片加工而成,同时也发现大量骨锥、骨针、角锥、牙锥等纺织器具[19]。这一时期出土的纺轮,直径在5~6厘米之间,从形制上来看,均为陶片制成,近似圆形,穿孔不在圆心,纺轮的加工也比较粗糙。陶片磨制而成的纺轮,显示了纺轮的原始形态,直观反映了磁山文化时期我国北方原始的纺织业水平。
距今约7200年左右的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内发现的4件陶纺轮,皆系夹砂陶片磨制而成,加工粗糙[20]。裴李岗遗址发现2件纺轮,直径为3.6厘米,都是用陶片改制而成,同时也发现了骨针1件,骨锥5件[21]。虽然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较少,但也体现出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纺织技术已经开始出现。
北方地区比较有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纺轮52枚,其中,石纺轮2件,用石灰岩做成,通身磨光,中间穿一孔,孔由两面错成。陶纺轮52件大部分用细泥陶片打制或磨制而成,小部分用陶土做成,中间穿孔。陶纺轮可分为圆饼式和圆锥式两型,直径在3.5~6厘米之间,厚度为0.5~1.5厘米[22]。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大多都为细泥烧制而成,有一些属于陶土烧制。从大小来看,纺轮的直径和厚度大部分属于大型纺轮。
半坡遗址还发现了布纹痕迹,经检测当时纺制的纱线直径都在1.0毫米以上,是比较粗的纱线[23]。陕西姜寨遗址发掘出的少数陶器底部也残存有席纹、布纹痕迹。临潼县发现的陶钵,底部带有平纹印痕,痕迹较为清晰,经检测,纱线的直径为3.5毫米[24]。可见距今6700~6200年时期,半坡人已经开始了真正的纺纱织布,大量纺轮的发掘和织物残留痕迹可以看出,此时人类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距今7400~6100年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滕县北辛文化出土了经过磨制的36件骨针、45件骨锥和11件网坠。还在陶器底部发现了编织席纹,其织造方法是1经1纬类似人字形的编织法,还有3经3纬和多经多纬的人字形编织法,席篾宽0.25~0.4厘米[25]。山东地区在此阶段发现较多经过磨制的骨针、骨锥以及编织席纹,说明此时海岱地区的缝纫和编织技术都有了初步的发展。
通过对南北方地区主要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的对比可以看出,首先,北方地区纺织出现的时间要晚于南方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纺轮,在淮河流域的顺山集遗址,而北方地区最早的纺织器具的出现比南方地区晚了将近1000年。其次,北方地区的纺轮主要为陶片打制或磨制而成,做工较为粗糙,个别遗址还出现了石制纺轮。南方地区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出土的纺轮均为手制而成,没有发现打制纺轮,可以看出,南方地区此时的纺织工具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制作工艺更加精细。最后,北方地区使用的纺轮中,大型纺轮所占比重较多,而南方地区纺轮的使用从中大型向小型纺轮转变。
4 结语
中国最早的纺织手工业可能发源于江淮流域,此时的纺织业处于原始阶段。顺山集遗址的纺织业产生之后,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大批做工更加精细的纺轮可以说明,纺织业可能最先传播到了长江下游,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纺织水平不断提升。长江中游地区的早期纺织业规模WJarZ9hI1ensUWYJfzFuhLfaw7F/jqYqijE3aJIgVpM=较大,已经开始了集中生产,纺织水平不断提高。北方地区的纺织业的产生虽然较晚,但是纺织业发展比较普遍,很多遗址中都有纺织工具的出土和布纹痕迹。可见,在原始社会产生之初,我国智慧的原始先民已经学会并且掌握了纺纱纺线的技术,早期的纺织手工业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
致谢:本文写作得到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俊男教授的指导,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友谋.我国的原始手工业[J].史学月刊,1983(01):06-12.
[2]祝慈寿.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财经研究,1985(05):47-51.
[3]王晓.浅谈我国原始社会纺织手工业的起源与发展[J].中原文物,1987(02):96-101.
[4]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顺山集――泗洪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78-198.
[5]赵丰,金琳.纺织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6]宋兆麟.从民族学资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00):03-09.
[7]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42.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47-152.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01-149.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3.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01-393.
[21]宋兆麟,牟永抗.我国远古时期的织机:河姆渡文化的纺织技术[A]//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编委公编.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第11集[C].北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所,1982.
[13]赵丰,金琳.纺织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5.
[14]张之恒.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3-114.
[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6(04):13-14.
[16]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J].考古学报,1979(04):463-464.
[1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461-466,495.
[18]王杰;陈超;朱乃诚.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1(04):292.
[1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03):312-314,320,335 .
[20]河南省博物馆,密县文化馆.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中原文物,1979(03):40.
[21]任万明,王吉怀,郑乃武.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01):36-38.
[22]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81.
[23]曾抗.《中国纺织史话》[M].合肥:黄山出版社,1997:50.
[24]西安半坡博物馆,临潼县文化馆.1972年春临潼姜寨遺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3(03):134-145.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