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必要。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不难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的是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也有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实施: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师资力量,建设课程体系,丰富内容形式。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课程体系
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中外合作办学得到蓬勃发展。其办学机制逐步完善,办学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独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即中国教育机构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高校;另一种是中国大学与境外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文讨论的主体是前者,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与创新化。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注意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内的文化冲突[1]与文化安全问题[2]日益凸显。究其原因,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场域,自身具有特殊性[3],如外方教师比例高、和外籍同学共同上课、教材往往使用国外版本、教学语言主要为英文[4]等,使得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环境中。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建设期,因此,他们更加需要正确、坚定的价值观引领。
在这种背景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文化安全,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强化文化认同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尤为必要。
一、 实施概况
总体而言,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不难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的是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也有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例如举办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国际中文日活动、非遗文化活动以及开办国学社团等。本文重点对国内现阶段主要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所开设的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和活动等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发现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概况如下:
A高校: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中国文化与国情”必修课,主要在暑假进行教学,教学时间为1个月,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国情课(思政课)合并,考核易通过。面向国际生开设“国际中文教育”必修课,沿用“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
B高校: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中国文化”,属于必修课程体系,学分要求高。学生需修满至少40个学分,课程持续时间为一学年。具体课程中既有关于中国的思想观念、历史等传统文化内容,也包含安全教育、素质拓展、竞赛等非传统文化类内容。面向国际生开设“中国概况”课,属于选修课程。
C高校:面向中国内地(大陆)本科生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属于必修课程,2.5学分;面向中国港澳台学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必修课,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5学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选修课,无学分。
D高校: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3学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历史与文明”通识课程,选修课,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3学分。
E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华文化传承”通识选修课,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3学分。
F高校:面向国内本科生所开设的“公民教育课”中会涉及少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属于必修课程,但主体部分是思政课内容,整门“公民教育课”的教学时间仅1周。
G高校: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国情课”系列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其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与今”“文化传承与国际化”这两门课都是2学分,教学时间均为1个学期。
H高校:作为理工科领域的高校,未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必修课程。
M高校:未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面向国际学生开设“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与修养”通识必修课以及“中国书法”“中国剪纸艺术”“中国古典诗词”等选修课,前者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后者教学时间不定。
N高校:未开设此类相关必修课,但在校内教学机构——思政与国情教育中心的官网,设置了专属页面,展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纪录片供师生观看。
根据以上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主要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均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别以必修课、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展开。在一些设置人文社科专业的高校,例如B高校、C高校、D高校,相关专业院系中也开设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哲学”“儒家思想”等课程,只是这些课程仅作为面向该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且用英文授课,授课教师为外籍教师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师。有些学校举办“非遗进校园”之类的文化活动,存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等。
二、 实施策略
虽然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以多种形式展开,但是,在受重视程度、师资力量、学科体系建设、课程种类、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 提高重视程度
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与学分、课时量、考核约束、是否和学生毕业条件挂钩息息相关。本文所调查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学生若要拿到本科文凭,需要修满130—160个学分不等,而其中传统文化通识课程通常仅占2—3学分,甚至不占学分。不同于国内传统公办高校往往设置丰富的带学分的人文历史类选修课,且必须要在大类中修满一定学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通常以理、工、商科作为强势学科,且专业课学业压力大、学分要求高,因此,这类高校几乎不额外提供多余的带学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再加上课时量、教学时间不多,只有少数高校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教学,大部分高校的此类课程教学时间仅1周或1个月,个别高校甚至在此方面是空白。课程重要性方面,仅有个别高校将此类课程与学生的学位、文凭、毕业条件挂钩,即便如此,课程的考核要求也不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就难以投入足够精力进行学习,课程的影响力也就十分有限。
若要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这一国际化、多元文化发生碰撞的教育场域中,维护文化安全、消除文化偏见,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播,首先要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撑,将其作为思政课的必要拓展和延伸,保证其课时量、学分要求并将其与学生毕业条件挂钩。这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引导高校内部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推动师资团队建设的作用。
(二) 完善师资力量
上述分析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开设相应必修课程的高校中,相关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往往是以个位数计的教师,承担数千人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任务,面对大量的学生,教师难以进行全过程深入的教学。此外,具有博士学位、高职称的教师比例极低;有些高校甚至未配备专职教师,只是以流动性高的讲座教师替代,难以形成教学的连贯性。
对此,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可与政府协调,牵头组织相关传统文化专家进校园,例如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进入此类高校担任文化导师、开设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魅力。
(三) 建设课程体系
从不同高校的横向维度比较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缺乏成形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在侧重面、学分要求、覆盖学生群体等方面参差不齐。例如,大部分高校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之间是割裂的,要么是不被重视的必修课,要么是仅面向极少数学生的专业课,要么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另外,绝大多数高校仅设计了针对本科生的课程,忽视了对硕、博课程的开发。
这就需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积极建设课程体系,从课程性质、学分要求、教学对象等方面系统规划,有机处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大课程的覆盖面,同时开发编写通用的教材,让课程体系走向完善与成熟。
(四) 丰富内容形式
分析发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学生提供的传统文化课程及活动数量偏少,难以满足学生求学需要。例如,C高校连续5年对4000余名上过“必修文化课程”的学生所进行的满意度调研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课程内容,有67%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传统文化相关话题,但是校内的课程或活动太少。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在协调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学生需要安排相应的课程或活动。内容设计上,可以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增加比较研究的视角,增进学生对于中外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打破其对于某些文化议题或是文化群体的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坚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还应鼓励并支持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主动传播。
三、 结语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多元文化、价值观不断碰撞。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国际化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更应高度重视校内的文化安全问题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问题。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育人实践中,尤其需要加强并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发挥文化的柔性、韧性力量,将其作为现今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2-74.
[2] 李政,艾兵有,谭劲松.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以东南沿海地区Y大学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6):15-25.
[3] 况广收.风险与应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研究[J].大学,2024(10):30-33.
[4] 秦晓华,武耀廷.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01-108.
(陈晓菡,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文化教学中心讲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